“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
近年来
徐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鸟儿们择地而居
从 “稀客”变成了“常客”
鸬鹚[lú cí]展翅翱翔
青头潜鸭悠然浮游
濒危鸟类震旦鸦雀筑巢育雏
每一年出现的
“新面孔”和“老熟人”
都是对徐州这个“故乡”的肯定
泉山区一片藕田中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彩鹮(摄影:班宇辉)
驻足、休憩、定居
253种鸟类在这儿自在生活
诠释着这里的无限生机
如今
百鸟齐鸣、诗意栖居
已然成为徐州最耀眼的生态名片
在徐州泉山区拍到的翠鸟(摄影:徐彪)
徐州有哪些珍稀鸟类?
TA们最爱在哪些地方“现身”?
小编结合
《徐州市鸟类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和保护建议专报》
的鸟类记录频次数据
(截至2023年6月)
为你梳理了
十位“小可爱”的信息
看看有你熟悉的没
[cǎi huán]
(记录次数:1次)
体态修长
堪称鸟类中的“颜值担当”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来源:摄影爱好者)
彩鹮是湿地生态环境改善的标志性物种,主要栖息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附近,有时也会到稻田中活动活动,在我国非常稀有。
2021年5月,观鸟爱好者在铜山区柳新镇的一片藕田内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
[shuǐ zhì]
(记录次数:2次)
“腿长貌美”
号称“凌波仙子”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22年5月,摄影爱好者在徐州安国湖湿地发现三只水雉。
2022年6月,徐州市铜山区资规局 (林业局)、徐州市林业资源管理技术中心、徐州市野鸟会等工作人员在鸟类资源调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中,于铜山区柳泉、利国镇微山湖边湿地区域发现2处有水雉幼鸟10只。
[dōng fāng bái guàn]
(记录次数:6次)
“高颜值” “大长腿”
喙长而粗壮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来源:江苏省林业局官网)
2018年3月16日,徐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铜山区林业局在日常野生动物禽流感监测巡查工作时,发现铜山区下洪水库有四只东方白鹳。
八
[xiān bā sè dōng]
(记录次数:9次)
羽若彩虹
堪称童话世界中的“小精灵”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来源:观鸟爱好者)
2021年,观鸟爱好者在铜山区圣人窝发现了一只“鸟中仙女”———仙八色鸫。
仙八色鸫的外形,的确配得上这个“仙气飘飘”的大名。它喜欢单独在林、灌木丛中活动,主要以昆虫、蚯蚓等为食。
(记录次数:11次)
“长发”飘飘
有“严重洁癖”
最喜欢清澈的流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上世纪80年代末,徐州曾监测到它们的活动。
2022年1月,徐州野鸟会成员在吕梁湖观鸟时,发现中华秋沙鸭在水面畅游。
(记录次数:19次)
“鸟中大熊猫”
全球性近危物种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14年6月,最早有网友在沛县微山湖千岛湿地拍到了震旦鸦雀的身影。之后,鸟类爱好者陆续在云龙湖景区、潘安湖等地拍到震旦雅雀的珍贵画面。
《徐州市鸟类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和保护建议专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震旦鸦雀在徐的记录次数已达19次,而今年8月,又有摄影爱好者在潘安湖拍到了震旦鸦雀筑巢育雏的画面。
[hóng jiǎo sǔn]
(记录次数:19次)
视力敏锐 捕食迅速
捕食圈的佼佼者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脚隼又被称为阿穆尔隼,体长约24厘米,体重70-90克。虽然它们看起来“软萌可爱”,但其实属于猛禽,捕猎能力极强。
2019年,徐州野鸟会成员马海军等人在铜山区汉王镇发现20多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红脚隼。
(记录次数:19次)
会飞、能跑、能游又能潜水
“鸭圈儿”的运动健将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丰县大沙河湿地公园“定居”的青头潜鸭(摄影者:马海军)
2016年,丰县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首次监测到21只青头潜鸭。此后,对环境挑剔的青头潜鸭连续多年在徐“定居”。
2023年2月,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鸟类监测时,再次发现青头潜鸭的身影。
(记录次数:32次)
白色眼圈,向后延伸成眉纹,细长如画
有“林中歌手”之美称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18年,300余只画眉鸟在徐州铜山成功放飞。
画眉鸟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它常常栖息在山丘和村落附近的灌丛或竹林中,全年食物以昆虫为主。
(记录次数:39次)
自带“美瞳”
个小力气大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翅鸢分布于印度、阿尔及利亚、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及欧洲南部国家,在中国云南、广西、浙江、福建、江苏、海南、台湾、江西、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区也能看到其身影。它一般单独活动,主要以田间的鼠类、小鸟、野兔、昆虫和爬行动物等为食。
2022年1月,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功救治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翅鸢。
在大美徐州,除了这些“客人”,还住着白头鹎、山斑鸠、灰喜鹊等比较常见的“精灵”。
截至2023年6月,徐州市共记录到鸟类253种,相比于2022年6月增加了35种。这群大自然的小精灵们为我们呈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生态之美、灵动之美、清新之美。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鸟类的繁衍和活跃是自然生态平衡、栖息环境优美的象征。徐州观测鸟类种数的增加,证明了这里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鸟儿“认可”,它们用翅膀为徐州生态“点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徐州扎实推动生物多样性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治理水、大气、土壤,建设美丽乡村、林地、湿地、湖泊……在为鸟类提供温暖港湾的同时,也为市民营造宜居环境。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一系列呵护生态“颜值”的举措
在徐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前身,是煤矿塌陷地,环境污染严重,经过多次变革和修复,使贾汪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亦成为徐州的后花园。
安然山公园,曾是废弃采石宕口。如今身处其中,就像步入园林画卷。但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是一处生态被严重破坏的“城市伤疤”?
采煤塌陷地变身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废弃宕口变身美丽公园。在徐州,曾经因历史发展留下的“城市伤疤”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绿色“治愈”。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7.8%,位列全省第一。
环境保护,需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数年间,徐州以山清水秀的生态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历史人文的厚重之美,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吸引着更多人的到访,赢得了更多人的点赞。近年来,徐州荣获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荣誉称号,城市“含绿量”不断攀升。
天更蓝了
水更清了
山更绿了
生态环境更美了
成群结队的鸟儿
在碧水与蓝天间
奏响了生态交响曲
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 的绝美景色
优质的生态美景与城市脉搏同频共振
唱响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
“徐州声音”
跨过道道青山
穿越碧水蓝天
徐州的“生态名片”
仍在持续升级
……
如果您有更多
来徐珍稀鸟种的美照和线索
欢迎在评论区处留言
徐州广电记者丨李娜
编辑 | 黄雨桐
一审 | 刘楠 姚亮
二审| 尚健飞朱宸昕
三审| 张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