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三,后天就是我们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节”。农历七月通常会被称为“鬼月”。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一,便会打开鬼门放出恶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
那这个月真的是“百鬼夜行”吗?有什么科学原理?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今天显明带大家科学认识“鬼月”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趋吉避凶”。
其实如果我们从全球的角度上来看,我们会发现还有许多国家也都有鬼节的说法。比如:11月1-2日墨西哥—亡灵节,11月1日美国—万圣节,每3年的8月初印尼鬼节,10月底-11月印度排灯节,每7年的8月-10月马达加斯加的翻尸节等等。
我们会发现在鬼节这方面,全球的习俗莫名地相似,基本都是在秋天进行的。那咱们就不得不说说这个“多事之秋”了。问个问题,关于秋天的组词或是成语,你都知道哪些呢?是不是大多会有些悲伤呢?
先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会发现全球有许多战争都是发生在秋天的,或者说是进入秋天以后才开始军事活动的。比如辛亥革命,以及教员领导的秋收起义等等都是在这个季节。诗人辛弃疾在诗词中有“沙场秋点兵”,高适在《蓟门行》中写道“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总是在秋天发生战争,简单来说是因为古时候是农耕社会,只有秋天的时候粮草才做好了准备,天气也适合士兵和战马保持良好的作战状态。有战争就意味着有伤亡,从这方面来说,秋天相对其他季节而言,增加了去世的概率和数量。
另外古人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天有四时,就是指春夏秋冬。王有四政,就是说朝廷施政也要顺应天时,春天适合庆典,夏天适合赏赐,秋天适合处罚,而冬天则适合行刑。不知道你刚刚用秋组词有没有这两个词,“秋后问斩”和“秋后算账”。秋收以后,老百姓开始清闲下来,这个时候朝廷便会忙着公开处罚犯人。于是这个季节去世的人数和概率又增加了。
刚刚说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如果只看上面所讲的原因,貌似鬼月就是个类似于祭祀缅怀去世人的节日?其实并不然,我们有许多民俗习惯都是先祖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鬼月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在《说文解字》中讲道:“鬼者,归也。”东汉王充在《论衡》里说:“鬼者,老物之精也。”
而《礼记》说的更符合古时的社会情况:“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其实“鬼”就是平民百姓对逝去亲人的统称。
农历七月,进入立秋,阴气始成,所以对应“鬼”说,但这里的“鬼”并非我们日常理解的鬼,而是对自然阴阳之气和逝去先人的称呼。农历七月还对应了《易经》里的“坤”卦,坤卦六爻全阴,寓意归藏,归即鬼,西南方为鬼门,所以,农历七月有“鬼门”大开的说法。
我们翻开数据会发现,每到了秋冬季节,尤其是夏秋交接的时候,会有许多人身体出现异常。比如头痛、咳嗽、流鼻涕、浑身无力等。而上了年纪的人,免疫力不似从前,换季时离去的概率也会比较高。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秋天是一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季节,秋天五行为金,金主变革,肃杀。在经过燥热、气血顺畅的夏季后,农历七月开始,天气由湿热转为干燥,人也变得极易倦怠、乏力,同时气温逐渐下降,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人体到了极为“敏感”的时期,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此外,这个季节还是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高发期,往往容易出现一天四季随机变换,“春捂秋冻”的理论在孟秋七月是不适用的,大家可不要盲从谚语。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好保暖和饮食,否则就容易寒气入体而生病。古时候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此不了解原理,以为是招惹到了敬畏的鬼神导致的中邪生病。
总论上述,农历七月的鬼月由来便是如此。(宗教方面的原因和上面所讲的由来是一样的,只是后来出现了些演变,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那么在这个“鬼月”,我们每个人应该注意什么呢?又有哪些禁忌呢?
相信你一定听说过在这个时期“晚上不能出门、半夜不能晾衣服、半夜路上行走有人喊不要回头、不能拍别人的肩膀、不能去河边玩耍、不办喜事”等等。
也许你会觉得显明开始辟谣说这些都是“百无禁忌”的,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大家最好的遵守,对大家都是有帮助的。这些谚语都是有依据的。
“晚上不出门”是因为昼夜温差大,孟秋七月,燥气为主,往往白天热只穿短袖,夜晚突然温度骤降,大风肆起,人体燥热时受凉特别容易生病。所以夜晚还是不要在外吹风好。
“半夜不能晾衣服”是因为夜晚温度低,早上衣服也容易受潮,如果穿了潮湿的衣服也是容易生病的。
而夜路听到呼喊不要回头和被拍肩膀,是因为这个时期心神容易受到惊吓则容易生病。说个迷信的题外话:道教认为人有无形的三把火,肩膀两把,头顶一把。如果这三把火受到损伤,轻则运气受损,重则性命攸关。千万不能被人拍灭这三把火。而且如果对方这三把火旺,贸然拍别人则自己容易被反伤,所以不可拍人肩膀。当然,拍别人肩膀也是不礼貌的。
“不去河边玩耍”是因为过去家里没有电扇空调,农历七月往往会有“秋老虎”,天气一热就容易喜欢往水里跑。但是却不晓得,这个时期水里面温度已经开始冰凉了,一下子跳进去很容易抽筋,出事的概率会很大。
而“不办喜事”则是因为这个时期烧纸祭祀或者办白事的概率会增加,碰面冲撞了会感觉比较晦气。
由此我们会发现,老一辈传下来的谚语都是有其背后的道理的。还是多遵循一些比较好,当然也不要盲从,能理解背后的原理就会有对应的解决办法。
那么,除此之外是不是就没有别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了?不是的。
秋天是生病的高发期,除了注意适当的保暖,也要注意些疾病的发生。(PS:今年的秋天健康问题是大项,我只能说到这,免得又说我危言耸听,散播谣言。)
首先是呼吸道问题,哮喘、支气管炎病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比较差,受到寒冷刺激后,易加重咳嗽和喘息等症状。
其次,别以为新冠已经完全消失了,该注意还是得注意。为了避免被人断章取义造成恐慌,我要说下,我没说新冠会大面积再次出现,我可没说啊,免得被扣帽子。我只是提醒大家注意,提醒,提醒。
再者,有风湿、老寒腿、体寒、痛经的,晚上能不出门就别出门。不然今年秋冬时节问题加重了可别说我没提醒你。
最后就是肝不好、心脑血管隐患较重的,有糖尿病的,饮食上还是多注意些吧。烟酒这个月少抽些,暂时忍忍。毕竟下个月会是个今年的高发期。
对了,还有个皮肤病和胃病的,别再吃西瓜和生冷的东西了,多喝热水,多保暖。
这个时节该如何养生呢?给大家个方法:
1、蜂蜜水是个好东西,一年四季每天早上起床都可以先喝一杯温热的蜂蜜水。在这个季节大家可以喝些蜂蜜水。方法是取一个梨,先切一小块当盖子,接着将梨核掏出,最后将梨肉挖出来,加入清水,放入冰糖3颗,枸杞5粒,用文火蒸四十五分钟即可。等出锅后再加入1勺蜂蜜即可。
2、增加晨练和广场舞,提高心肺功能。当然也可以选择八段锦、金刚功、太极拳之类的。
3、随身携带外套。平时可以不穿,但起风了记得要注意保暖。
今天的文章虽然较长,但也算是破除了大家长久以来错误的迷信认知,让许多人能知道我们的文化并不是表面上的糟粕,而是含有深意的。如果谁再吓唬你说鬼月怎样怎样,直接把这篇内容告诉他,也算是为传统文化做贡献了。另外也希望你能把这篇文章发给身边那些年长的或者身体有健康问题的朋友做个提醒,也算是积了功德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