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为”,合肥市政协这样做→

0
分享至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了全市上下的同频共振。而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也激发着人民政协的履职热情。

近年来,合肥市政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全市中心大局,主动担当作为,不断为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合力,添动力。

01

协商平台下凝心聚力

“高效、全面的产业集群,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6月27日,合肥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十八次常委会会议,围绕“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议题,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合肥市政协常委程卓表示,近年来,她参加了多次市政协的协商会议,见证了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履职实践。“印象最深的是2021年参加的市政协‘加快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社情民意座谈会,而今,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支持合肥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引领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人民政协工作的前瞻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风口面前,拥有良好产业基础的合肥,如何抢抓机遇,实现前瞻布局、高端引领、龙头带动、创新驱动,全链条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2021年,合肥市政协经过全面调查研究,在当年的市委社情民意座谈会上,围绕“加快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主题协商议政、建言献策。

在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后,合肥市委主要领导提出,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本着能用尽用、用就用好的原则,对意见建议消化吸收、及时采用。随后,陆续出台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等专项政策,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合肥市已培育、引进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集聚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等500多家配套企业。去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25.5万辆,同比增长133%,全产业链产值达1200亿元。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23万辆、同比增长4倍多,约占全国的7.6%,相当于平均每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

一直以来,合肥市政协锚定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逐步探索形成了“1+2+1+2+X”的协商议政格局。其中包括1次全体会议协商、2次高层次协商(市委社情民意座谈会、市政府政协委员资政会)、1次市委书记领衔督办重点提案专题协商、2次议政性常委会协商和若干次专题协商、对口协商。

在这些协商平台上,市政协就加快发展数据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种子产业、环境产业、软件产业以及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建设等议题开展重点民主协商活动12次,提出意见建议140多条,相关建言成果被合肥市“十四五”规划及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吸纳,持续助推合肥全力拼经济、实现高质量。

02

营商环境中的政协担当

在高规格协商平台的助力和见证下,合肥业已形成“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集群。而产业群能否持续迸发活力,好的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对于人民政协而言,如何发挥优势作用,持续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2022年始,安徽省政协谋划实施“一改两为”专题民主监督行动,合肥市政协积极响应。结合省政协指导和要求开展了“访企解难”活动,组成9个小组,深入县(市、区)、开发区开展接待企业、现场办公、实地调研、跟踪监督,累计走访和接待企业479家,推动解决各类诉求问题567个,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坚定发展信心。

去年3月,合肥市政协在“访企解难”活动中,了解到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正在申请国内产品注册,遇到“卡脖子”问题,希望有关部门协调推进临床试验。

市政协根据实际调研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进行跟踪督办,全力支持企业注册申报工作,推动该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及时开展临床试验。当年11月18日,相关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安徽省首个获批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销售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市政协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帮助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大难题。”公司副总经理王丽表示,合肥市生物医药产业良好的营商环境、精准的扶持政策和贴心为企服务,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注入了活力。

近年来,合肥市政协精准把握协商式监督的定位,聚焦企业所急、产业所需,精选主题,务实监督。在形式上突出协商式、联动式、集成性监督,助推政策落实、民生福祉改善,取得了积极成效。

近年来,合肥市政协创新建立协商成果建议清单及办理情况反馈机制,健全上年度重点协商议题转化为下年度监督议题工作机制,探索与市纪委监委监督联动机制,保协商成果真落地、真正用,推动政协工作由“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政协完善特邀监督员制度,2018年以来,共为18家单位选派特约监督员83名,分别组成监督小组,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法院“执行难”、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开展百余场民主监督活动,进一步扩大民主监督覆盖面,增强监督实效。

03

更广的朋友圈中持续助推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青春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多年以后我看着泪流不止……”

5月8日,合肥市蜀山区小岭南首场音乐节打破了乡村夜晚往日的寂静,歌手正在演唱《父亲写的散文诗》,击中了作为观众的市政协委员沈欣的内心。

小岭南是沈欣依托自己的企业,打造的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公司的追求是“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生活品质更像城市”。

两天后,沈欣出现在江苏苏州举行的“九城市政协共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活动”发言席上。《乘“一体化”东风,谋“升级版”乡建》——沈欣以自己的实践经历和独特视角,赢得与会者关注。

为深入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肥市政协联合发起建立九城市政协共商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六市一区”政协联席会议、长三角公共外交协会联系机制等平台,常态化开展联合调研、联动履职,打造区域政协履职共同体。

在此过程中,合肥市政协还共同发起成立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政协委员企业联盟,2家委员企业分别担任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秘书长单位,集智聚力推动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

实际上,这种扩大朋友圈助力城市发展的行动,也是合肥市政协工作特色和传统的延续。

14年前,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协发起成立合肥之友联谊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合肥之友的联谊面不断拓展,已经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政协工作品牌,也成为合肥市开展双招双引、服务公共外交的一块金字招牌。目前已有52家合作机构,遍布32个国家和地区,成员超万人,涵盖政经商学、科技文化多个领域。

作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合肥之友联谊会以“广聚天下英才,服务公共外交,助力合肥发展”为宗旨,凝聚了一批“忘不了合肥,合肥忘不了”的精英人士。特别是近年来,联谊会以加强对外人文交流为重点,主办、承办、协办各类民间跨文化交流交往活动,矢志不渝地讲好中国新故事、唱响合肥“好声音”。

“人民政协要切实担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不断发挥政协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围绕合肥产业发展绵绵发力、持续助推,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合肥市政协主席韩冰这样说。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3年08月22日 第05版)

记者:胡方玉

版面编辑:李元丽

新媒体编辑:黄喆

审核:周佳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
12232文章数 105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