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它在当时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0
分享至

人类的历史是由无数个偶然所组成的,其中气候变化这一环境因素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

尽管在有记载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地球上人类主要活动区域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为暖和的阶段,但这种温暖只是相对于冰河时期而言。

而事实上,即使在过去相对温暖的几千年里,人类也先后经历了几次大大小小的寒冷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小冰河时期”。

而对于传统的农耕社会而言,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气候变化,也会产生蝴蝶效应般剧烈的波动,尤其是对于我们脚下这片华夏大地,更是深受气候环境变迁所带来的考验与影响。

据有关专家考证,我国封建社会先后经历了四次较为明显的气候变化,前三次分别发生在殷商末期、东汉末年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而最近一次则是发生在明末清初。

这四次气候变化无不造成了数十年的兵荒马乱与朝代更迭,这绝不是毫无根据的结果论,而是有着诸多史料可循的合理推断。

尤其是对于发生在明清两朝的小冰河时期,不仅在我国留下了大量证据,甚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得到了公认。

更有学者指出,明清小冰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观点难以置信,毕竟历史课本告诉我们,明朝亡于朋党夺权,亡于宦官专政,亡于圈地祸民,亡于朱姓遍地。

甚至很多人可以接受明朝就是亡于与努尔哈赤的萨尔浒之战,也没人愿意相信崇祯皇帝亡国自缢的原因竟然是北京城太冷了?

更有无知者认为,再冷能冷到哪里去呢?难道还能冷到国家都灭亡了?

然而,事实或许就是如此,明清小冰河时期即使没有直接导致明朝灭亡,也是其社稷崩塌的加速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明清小冰期究竟有多么难熬。

全球范围的变冷

关于明清小冰河时期的确切起始时间,目前国际上尚无定论,普遍认可的时间范围是始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达到了顶峰,也就是前后持续了将近四五百年。

当然,这个时间跨度是从全球范围来讲,对于欧洲来说,其气候最冷时期主要集中在十四世纪前后,也就是欧洲中世纪时期。

而对于亚洲地区的中国而言,根据历史相关记载来看,最寒冷时期恰恰是明末清初的十七世纪,也刚好是这次小冰河时期的顶峰。

这段时期地球究竟有多寒冷呢?恐怕很难用温度这种直观的数据来体现,但是从多个国家、民族留下来的历史文献中均可略知一二。

首先对于当时的欧洲而言,这场小冰河时期直接使其人口锐减一半以上,其中除了因为饥荒、战争所导致,更为直接的原因便是那场肆虐了整个欧洲的黑死病。

这场被称作欧洲中世纪大瘟疫的流行性疾病,直接导致了欧洲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死亡,甚至超过了二战所造成的死亡人数。

而关于黑死病爆发的诱因,历史上众说纷纭,甚至不少人把其归结于蒙古族的入侵,这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直到近些年有部分专家指出,之所以黑死病能够于十四世纪在欧洲肆虐,除了因为当时人们医疗卫生环境太差的原因之外,气候变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正是因为从十四世纪开始,欧洲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小冰河期,导致农业生产力的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质量,导致许多人离家失所,进而给疾病蔓延提供了渠道。

此外,受寒冷气候影响,公共环境卫生条件日益变差,致使老鼠丛生,而黑死病正是鼠疫的一种,恶劣的生活环境跟糟糕的生活处境进入了恶性循环,最终成为鼠疫大流行的温床。

与此同时,对于明清时期的中国而言,气温下降也可以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可窥一斑。最为典型的便是曹雪芹的传世经典《红楼梦》中,就有过大段对于寒冷冬天的描写。

或许有人好奇,《红楼梦》中描写冬天,怎么就能说明清朝气候寒冷呢?

要知道《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是建立在曹雪芹对于其过往生活回忆的基础之上的,而经后人考证,曹雪芹幼年生活于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而且《红楼梦》中诸多人物背景设定也都是在苏州、南京一带,也就是说,在清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冬天,时常有银光素裹、白雪皑皑的景象,这在今天是极其罕见的。

除此之外,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虽然在今天看来是难得一遇的美景,但在明清时期却是屡见不鲜,也可侧面说明彼时杭州的冬天也较为寒冷。

那么,相对寒冷的气候条件,对当时人们的生活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呢?又是如何使明朝走向灭亡的呢?

气候变冷带来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气候变冷对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

由于寒冷期的变长,导致许多农作物尚未成熟便被冻死,直接造成了粮食的大量减产,在民以食为天的农耕社会,粮食的减产不止意味着老百姓填不饱肚子,也意味着国家的税收得不到保障。

粮食紧缺所带来的影响或许在开始几年还尚不明显,毕竟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多少都存有余粮,但是随着寒冷气候的加剧,粮食减产迫使许多农民在糊口与生存之间徘徊,最终导致流民数量的增多。

所谓流民,多是被逼无奈才流转于多地、靠乞讨为生的农民,这些人在太平年代或许还能有生存空间,但是遇到了荒年,很容易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纵观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多数都是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而当明朝末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因为气候原因而食不果腹之时,也就是新一轮动乱的开始。

当然,吃不饱饭的不只是十七世纪前后的明朝子民,对于明朝东北方向的女真族而言,其所面临的生存条件更为恶劣。

要知道,即使是在气候温暖时期,女真族所生活的东北地区一年之中也有长达五六个月的结冰期,为了解决生活物资的供给,女真族只能时常东征西讨,尤其是向明朝边境进犯。

而一旦进入气候更加寒冷的小冰河时期,女真族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之困难可想而知,为了活命,女真族只能向南迁徙,由此可见,清军入关似乎是基于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

这在我国历史上并不罕见,之所以北方游牧民族曾多次南下入侵,气候寒冷导致的生活资源紧缺是最直接的原因。

只不过当清兵南下之际,刚好赶上了明王朝内部的风雨凋敝。

小冰河时期除了气温降低这一明显变化,地质灾害频发也是其典型特征之一。

尤其是在明朝中期,各地水患泛滥成灾,我们所熟知的明朝第一清官——海瑞,就曾经在担任应天巡抚期间有过多次治理江南水患的功绩。

而在小冰河时期,除了洪水泛滥,地震灾害也是频发,最为典型的便是发生在1626年的天启大爆炸,这场很有可能由地震引发的爆炸灾害,致使万余人死于非命,对明王朝更是一记痛击。

如此多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更加剧了老百姓的生存难度,而明朝政府的国库也因此而捉襟见肘,甚至导致无粮赈灾,吃不饱饭的农民跟无家可归的流民构成了明朝末年的常态。

而紧随灾难与饥饿之后的,必定是瘟疫的暴发。

于是在崇祯年间,华北地区暴发了大规模的鼠疫,起初鼠疫只限于北方地区,但是随着李自成的起义以及清军的入关,鼠疫被带到了更多地区。

尤其是在李自成攻占北京之后,鼠疫开始在京城肆虐,据史料记载,这场后世称为明末大鼠疫的瘟疫,单就北京地区而言,就夺走了五分之一的人口。

据保守估计,从明末到清初,人口数量从一亿两千万锐减至五千多万,其中除了战争造成的死亡,更多的则是疾病与瘟疫所致。

由此可见,明朝覆灭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其统治阶级的腐败,小冰河时期的气候变化对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或许有人会反问,那么作为明王朝的接替者,清朝为何没有受气候变化影响呢?

清朝当然也受到了气候变冷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引发饥荒、流民、叛乱等连锁反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战争消灭了半数以上的人口。

这个原因听起来似乎有些冰冷无情,但这就是历史的真相,也是为何许多朝代开创之初都能够有一番欣欣向荣景象的关键原因。

战争消灭了大部分流民和生存线以下的人口,幸存下来的人得以重新获得土地分配,一旦有地可耕,谁又愿意东奔西跑呢?

与此同时,尽管清朝初期也面临着气候寒冷导致的农作物减产,但是随着源自美洲的土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成熟耕种,清朝时期的粮食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

而过了十七世纪,此轮小冰河期便逐步减弱,清朝政府自然能够劫后余生、延祚百年。

小冰河期的成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冰河期的形成,科学界至今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尽管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学者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小冰河期的成因与地球轨道的摆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因为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并不是严格遵守365天和24小时这两个周期,而且地球自转的轴心也并未完全贯穿南北极。

因此,地球的运行轨道存在着微妙的摆动,而正是这种摆动导致了今天地球上诸多特殊的气候现象。

只不过对于地球轨道摆动的规律,目前人类尚未掌握,因此也无法归纳出小冰河期的形成周期,更做不到预测。

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早在2010年左右,便有不少专家声称地球已进入一个新的小冰河期,然而如今十多年过去,地球不但没有变冷,反而还有变暖趋向。

当然,一个小冰河期的来临必然是个缓慢的过程,而且从其以往数百年的持续时间来看,对于每一位普通人,很难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感受到地球周期性的气候变化,这对于人类个体而言,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

另一方面,虽然人类当前无法预测小冰河期这样的气候周期变化,但是近几年世界各地极端天气频发这一事实却是必须承认的。

尤其是今年夏天,我国多地汛期降水量偏大,洪涝灾害风险激增,而在上半年,我国北方多地经历了近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

这些极端气候的出现或许可能是偶然,但是正如本文开篇所述,历史就是由无数个偶然所组成,倘若偶然层出不穷,那么终究一日会成为必然。

看过灾难片《2012》的观众都该知道,世界性气候灾难的开始,也不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一次席卷过境的台风,甚至仅仅是海平面温度上升了一丁点。

但是正如南美洲的蝴蝶煽动一下翅膀,便足以在地球另一端引发一场风暴一样,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只神秘莫测,还无比脆弱。

而近些年之所以世界多地自然灾害频发,其背后原因与现代社会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的破坏不无相关。

尤其是随着人类对土地、海洋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必然导致地球原有平衡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如同地球轨道的摆动一样,是人类目前无法掌握更无法预见的。

那么其所带来的影响也必然与小冰河期一样潜移默化,或许我们这代人不会为对地球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后果而买单,但是我们的后代终究会替我们偿还。

然而正如当前在世界多地频发的极端气候一样,或许我们此时此刻这在为前人买单,只是不自知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2年一贯制!刚刚,上海又一所985大学附属学校来了!

12年一贯制!刚刚,上海又一所985大学附属学校来了!

起喜电影
2024-06-14 02:41:32
金砖国家运动会静悄悄

金砖国家运动会静悄悄

诉人世间
2024-06-13 09:35:12
阿根廷央行:中国同意了

阿根廷央行:中国同意了

环球时报新闻
2024-06-14 00:05:47
查获4套军装,菲方紧急向解放军求证,同时想请中方出手帮个忙

查获4套军装,菲方紧急向解放军求证,同时想请中方出手帮个忙

文雅笔墨
2024-06-12 16:09:30
17岁女篮版姚明首度采访曝光!揭秘身高2米23:目标在亚青赛扣篮

17岁女篮版姚明首度采访曝光!揭秘身高2米23:目标在亚青赛扣篮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4-06-13 09:53:59
广东拟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为学生免费配发校服

广东拟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为学生免费配发校服

澎湃新闻
2024-06-14 09:30:26
原天津市财政局(市地方税务局)巡视员陈庆和接受审查调查

原天津市财政局(市地方税务局)巡视员陈庆和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4-06-14 11:36:14
安以轩澳门街头秀身材,整个人胖了一圈,最新生活状态曝光!

安以轩澳门街头秀身材,整个人胖了一圈,最新生活状态曝光!

花花lo先森
2024-06-13 10:45:21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达323万亩

鲁中晨报
2024-06-13 15:59:04
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为什么魔兽世界很难有新玩家了

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为什么魔兽世界很难有新玩家了

苹果牛看游戏
2024-06-13 13:28:16
男子开货车,妻子跟车当“卡嫂”,男子:我不知道她是985高材

男子开货车,妻子跟车当“卡嫂”,男子:我不知道她是985高材

好笑娱乐君每一天
2024-06-12 13:20:50
与周总理关系最好的三位元帅,一位大将,分别都是谁?

与周总理关系最好的三位元帅,一位大将,分别都是谁?

熊熊说历史
2024-06-13 19:21:20
三大消息:中朝关系突然有变?董军当场交底;普京情绪难以控制

三大消息:中朝关系突然有变?董军当场交底;普京情绪难以控制

星辰故事屋
2024-06-13 17:49:48
将近40岁满脸褶,却尬演18岁少女,是谁给了她“强行装嫩”的勇气

将近40岁满脸褶,却尬演18岁少女,是谁给了她“强行装嫩”的勇气

娱乐圈十三太保
2024-05-28 13:56:53
原来真有这么多千奇百怪的生理反应!真别太离谱!CPU都烧干了!

原来真有这么多千奇百怪的生理反应!真别太离谱!CPU都烧干了!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06-14 10:49:11
小红书被曝拒招35岁以上员工,猎头称超32岁基本没戏;浙江神秘80后欠下62亿跑路,员工称公司电脑都是租的;京东因超额大奖被罚

小红书被曝拒招35岁以上员工,猎头称超32岁基本没戏;浙江神秘80后欠下62亿跑路,员工称公司电脑都是租的;京东因超额大奖被罚

雷峰网
2024-06-14 09:26:54
丰田新型内燃机引擎将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丰田新型内燃机引擎将成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MOTO
2024-06-12 10:32:05
10年前,两位“夺刀少年”因救人错过高考,拒绝保送后如今怎样了

10年前,两位“夺刀少年”因救人错过高考,拒绝保送后如今怎样了

文史达观
2024-06-09 06:45:02
汪小菲带马筱梅爬长城,对比12年前与大s爬长城,网友:差距真大

汪小菲带马筱梅爬长城,对比12年前与大s爬长城,网友:差距真大

娱圈小愚
2024-06-14 09:44:16
法国翻脸不认人?推动欧盟制裁中国,法国酒厂商:不要牺牲我们

法国翻脸不认人?推动欧盟制裁中国,法国酒厂商:不要牺牲我们

石辰搞笑日常
2024-06-13 21:55:53
2024-06-14 12:04:49
博览历史
博览历史
了解世界历史,学之鉴之。
3633文章数 486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军要炸沉4万吨级大舰 被指想要威胁东方大国

头条要闻

美军要炸沉4万吨级大舰 被指想要威胁东方大国

体育要闻

乔丹最想单挑的男人走了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私募大佬孙强:中国为什么缺少耐心资本

科技要闻

马斯克重获信任 豪言特斯拉市值超10个苹果

汽车要闻

提供100/240kW双电机版本车型 乐道L60实车曝光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旅游
教育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大城小室 质朴自然的心灵居所

中年女人的职场穿搭模板,让你告别老气感!变身精致职场女王

旅游要闻

中国女游客在泰国遭假冒司机性侵 嫌疑人竟是惯犯

教育要闻

香港教育局宣布所有下午校今日下午停课

军事要闻

美军演习将罕见以4万吨级准航母作为靶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