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东北沦陷后,日本在当地扶持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伪满洲国。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很快就与这个傀儡政权签订了所谓的《日满议定书》,正式承认了这个傀儡政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与武藤信义签订《日满议定书》的人名叫郑孝胥,郑孝胥还有个职务就是担任过伪满洲国的总理,不过,今天我们说的不是郑孝胥的故事,而是郑孝胥的儿子郑禹。作为伪满洲国总理之子,郑禹的结局怎么样呢?
郑禹出生于1898年,福建福州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清政府灭亡之前,郑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905年,他前往日本东京成城学校留学,次年,郑禹在操练过程中受伤,返回国内养伤。养伤期间,郑禹还前往上海英华图书馆学习英语,1911年,郑禹考入了利物浦大学的土木科学习,不过,当时清政府已经是风雨飘摇,郑禹父亲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最终因为凑不齐学费,郑禹退学回国。
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灭亡,郑禹一家的生活也逐渐开始走下坡路。1917年,郑禹进入商务印书馆营业部,成为一名印刷营业员。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工作后,郑禹的事业并不顺利,他本来就是一个公子哥,以前的生活无忧无虑,参加工作后也比较自我,后续他也多次更换工作,但都以辞职告终。
1931年12月,郑禹接到父亲的信,在信中,郑孝胥告诉郑禹:“吾家世代荣蒙皇恩,今须代表宣统皇上与日本方面往商,需要你前来鼎力相助。”此后郑禹前往旅顺,伪满洲国成立后,郑孝胥担任了伪满洲国的总理,而郑禹则担任了总理大臣的秘书官。
郑禹在伪满洲国主要负责内务方面的事宜,从伪满洲国成立,一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郑禹都在为伪满洲国效力。客观来说,在抗日战争这种国家与民族危亡时刻,郑禹的所作所为令人不齿,他与日本人合作,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破坏抗日大业,完全是国家与民族的罪人。
举例来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军事工程,而修建这些工程需要劳工,日本侵略者在我国抓了大量劳工,甚至还屠杀这些劳工。郑禹不仅对此置若罔闻,反而继续为日本人效力。
1945年,得知苏联对日宣战之后,郑禹跟随溥仪逃到了通化,不久后,郑禹又与妻子以及女儿返回了长春。苏联红军占领长春之后,郑禹离开了长春,之后他陆续前往沈阳、天津以及北京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郑禹也知道自己在抗日战争时期犯下了严重的罪行,所以他选择隐姓埋名,并找了一份工作,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郑禹有文化,当时他进入了北京市第六建筑公司,当上了会计。
时间很快就来到1954年,这一年,郑禹的真实身份被揭穿,人们也得知了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所作所为,郑禹很快就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1954年,郑禹被处决,终年56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