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
又是一年毕业季
无论是升学
还是就业
即将离开校园的你
都将面临调档的问题
个人档案有啥用?
毕业后档案何去何从?
为什么档案袋不能拆?
今日
时报君与你共同学习
了解关于档案的
那些事儿
近日,一条视频登上热搜,四川省泸州市一位女生,毕业后将个人档案袋带回家保管,却被母亲无意拆开查看,女生回家发现后当场崩溃大哭。所幸,经相关部门协调,该生档案已重新封印,此事得到圆满解决。但其引发的档案问题,值得广大毕业生高度重视。
每位学生毕业之后,都会有一份个人档案,但这份档案个人是不能随意启封的,否则,档案的有效性就会丧失,对学生今后的考公务员、升学、就业等都有影响。
什么是毕业生的个人档案?
个人档案是学生在学校求学的过程中对成绩、奖惩、个人鉴定、个人信息、团党组织关系等情况进行如实记录的书面资料,主要包括高中和大学的学籍档案,学生毕业后学籍档案会迁入到就业的单位或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中心转为人事档案。
因此,学籍档案也是属于个人档案的组成部分,档案的记录、保存、传递等也需要符合国家出台的规定,由人事专职人员来完成相关工作,还要遵循档案的保密性、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
档案袋里都有什么?
★ 学籍资料:
高中阶段:高中及以前学籍材料;
本科生阶段:报到登记表、体检表、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奖惩材料;
研究生阶段: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录取登记表、硕士研究生政审意见表、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学位人事简表、成绩单、奖惩材料等;
★ 党团资料:入团志愿书;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政审材料等;
★ 其他材料:士兵档案、教师资格证、工作材料(有工作经历的)等。
档案有啥用呢?
工作:工作调动、职称评审、工龄认定、转正定级、办理退休;
考公:公务员录用审查档案,确认录用资格;
升学: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
出国:申请出国,需要由档案保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
其他:入党、社保、住房、落户、公证、婚育、考资格证、亲属关系证明等。
注意
当公务员或在事业、企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定级、调资、任免、晋升、奖惩等方面的呈报、审批材料都要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评价依据。
另外,工龄、待遇、社保受保时间等也是以个人档案的记录为依据的。如退休时需要依据档案认定个人出生时间,从而确定退休时间。需要确定个人参加工作时间,从而确定开始缴费或视同缴费的时间,以计算养老金金额等。除了养老金,其他社会保险,如领取失业金等,也与个人档案相关。
那么
既然档案如此重要
为什么还会出现在个人的手中呢?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也表示:
个人档案正常情况下是以
公对公的方式进行的
档案出现在个人手中
显然也需要解释
其实按照正常规定,个人档案是不允许个人单独存放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个人拿着自己档案的情况,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原本应该由学校将个人档案转递到可具有档案管理的机构中,比如户籍地的人才市场,或工作单位。但是有些学校不这么做,会直接将档案邮寄到学生手上,让其进行保管,或者让学生到人才中心办理档案托管。还有一部分学生,误认为档案存在自己的手里再找到工作后会很方便,从而将档案放在自己手里保管。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就算短暂的个人保管也要尽快放到人才市场进行托管。
应届生毕业后档案去向哪里?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稳妥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接收工作的通知》,提出全面落实取消就业报到证政策要求、规范档案转出手续等。
▶ 如果是去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就业的,档案会转到用人单位进行管理;
▶ 如果是去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档案可以转递到就业地或户籍地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到超大型城市就业的按其规定执行;
▶ 如果是未就业、出国留学或者创业的,档案一般转至户籍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毕业生从校园到职场,档案也要跟着变动;员工离职跳槽,也可能涉及档案转递的问题。关于档案的转递,下列事项要注意。
毕业生的档案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转递。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档案是严禁自行携带转递的。
学校会根据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转到有人事管理权限的用人单位或相应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毕业生工作单位发生变化时,要按照有关规定转递人事档案。
档案为什么不能私自拆封?
个人档案严格意义上不允许自带保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自带,绝不能因为好奇就拆封,而应及时送往相关部门保管。不能私自拆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档案是属于机密文件,只有拥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才能将档案拆开查验,以及对档案进行审核密封,没有档案保管权限的单位及个人是不允许将档案拆封的,因为拆封的档案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2.档案被拆封之后,相关单位拒收,那么档案就会变成“废”档,或 “死”档,重建档案的流程复杂、麻烦。
3.档案私自拆开后会被人才市场拒收,被人才市场拒收后,会导致考研、考公务员等受到影响。
劳动法专家表示:
档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比如要解决户口、考研、考公务员等关键环节都要进行政审,甚至要求把档案转到指定的中介或人才中心。
档案的流转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比如要通过专门的存档部门进行机要的邮寄,而不能交给个人,即便交给个人,也需要用密封封好,不能随意打开,一旦打开了,很多机构就不再接收。
不小心拆开了档案怎么办?
据档案工作从业者介绍:个人档案一般会存放在学校、人才市场或工作单位。档案转递是以公对公的方式进行的,且需要单位出具调档函。即使是自己的档案,也不允许个人持有,更不允许将档案上的封条私自拆开。当事人如果需要查询相关档案,需由档案管理人员操作进行拆、封。
如果不小心拆掉了档案袋上的封条,需要到相关单位去重贴封条并盖章,此前封条上盖的章是哪个单位的就去找那个单位。
已经撕开的档案袋重贴封条不容易,因为档案里的内容有没有更换,文件是否缺失都很难核实,工作单位或者人才市场重贴封条是有风险的。
档案一旦拆封以后,就不能确认档案里面的东西是否是材料形成机构最初形成的东西。比如有一个人的毕业生档案里面,除了他的高校毕业生登记表,还有他的奖惩材料,如果私自拆开后,无法确认其是否是原单位实际给的奖惩材料,有没有存在处分材料被抽取,或者档案里其他材料被更改的情况。由于这种情况无法确认,所以必须回原单位去核实。
档案遗失怎么办?
情况一:已经毕业多年,一直就没管过档案,完全不知道自己档案在哪里。先不要慌,你的档案这种情况应该还能找到。
如果你毕业还没超过 2 年,那么回学校问问相应的档案负责人;
如果你毕业超过了 2 年,到你生源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查询(可以拨打其电话,请工作人员帮忙查询,一般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码即可)。
情况二:档案在调档途中或者自己手里丢失。
这种情况基本就是档案丢失了,只能去补办档案。
首先,你需要在你所在单位办理一份档案遗失证明;然后,按照档案内需要的材料到学校一一补办。
人事档案具有机密性
人事档案的内容涉及个人功过等诸多方面情况,有的从侧面反映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的是个人向组织汇报而不能向他人(包括家庭成员)言及的内心隐秘,等等。因此,人事档案属于党和国家的机密,任何人不得泄露和私自保存人事档案材料,不能向社会无条件地提供服务。即使是处于档案管理机构的个人也不能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
正值毕业季
毕业生
请一定及时妥善处理档案
各位家长也请注意
看到孩子的档案
不要拆!不要拆!不要拆!
本文来源于教育时报。
长按识别加入南阳家长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