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书推荐丨生态文明教育

0
分享至

新书推荐

《生态文明教育》

贾卫列 金佩华 杨建初 沈琪霞 著

我国实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绿色经济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日益明显、全社会绿色行为规范不断加强。

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发布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学校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生态文明社会教育。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也提出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本书的编写,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 “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思路,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恢复绿色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建设制度保障、发展生态文化、创新科学技术、构筑和谐社会等方面探讨生态文明教育。

本书的最大特点把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在“十四五”时期的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做法相结合,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各部门的专项规划、实施方案吸收进本书。全书分十章内容,前三章主要阐述生态文明的理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和考核评价;第四章专门分析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和国际社会的气候行动,以及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策略;后六章分别在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领域介绍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附录列出了2016年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

本书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目录-

第一章 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资源和生态环境危机

一、资源危机

二、生态危机

三、环境危机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兴起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内容

三、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作用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一、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

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停滞不前

三、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第二章 生态文明的含义

第一节 生态文明是文明的新时代

一、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从采猎文明到生态文明

第二节 生态文明观

一、生态文明观的含义

二、生态文明观要处理的五大关系

三、生态文明的多元价值观

四、生态文明观是治国理念的根本转变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层面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路线

六、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第三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与考核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

一、生态文明从理论到国家层面的升华

二、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导美丽中国建设

第二节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四、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

五、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六、区域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七、完善绿色发展标准化保障

八、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标准指标

第三节 绿色指标体系和核算

一、绿色GDP核算

二、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三、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

第四章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

一、气候变暖的提出

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气候变化引发巨大灾难

四、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五、气候变化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

第二节 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诞生与发展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以碳中和为目标的气候行动

一、碳达峰、碳中和

二、开启全球气候行动

三、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

四、以技术创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五、开展甲烷排控

第五章 环境持续发展

第一节 加强污染治

一、以制度建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污染治理

三、污染预防

四、农村环境整治

五、打击环境犯罪

第二节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一、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四、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五、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第三节 维护生态安全

一、生态安全的含义和地位

二、当前主要的生态安全问题

三、应对生态安全的对策

第六章 经济绿色发展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一、打造绿色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二、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定位

三、开发和保护海洋

第二节 发展绿色经济

一、绿色经济推进绿色发展

二、低碳经济改变能源结构

三、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降低投入减少排放

四、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

五、共享经济节约资源

六、生物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和谐

七、数字经济优化资源管理

第三节 发展绿色经济产业

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三、加快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步伐

第七章 政治法治发展

第一节 依法治理环境和管理资源

一、建立完善的资源环境法律体系

二、改革生态文明体制

三、运用有效的经济调节手段

四、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执法

五、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第二节 促进公众参与

一、保障公众的环境权利

二、公众依法参与生态环境事务

三、发展民间组织

第三节 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一、全球治理

二、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政治化和经济化

三、联合国推进全球环境治理

四、国际环境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国际组织的组建

第八章 文化生态发展

第一节 优秀文化的生态继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二、世界文化体系的优秀智慧

三、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二节 开启生态文化新时代

一、构建全新的生态文化

二、生态文化的特点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

第三节 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一、生态库意识

二、共生和谐意识

三、全球意识和发展意识

四、人均水平意识、国情意识和人口教育意识

五、环境资源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和环境法制意识

六、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七、公众参与意识

第九章 科技创新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及其影响

一、科学和技术及其发展的特点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对人类进步的影响

三、科学技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现代科技进步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科学技术

三、快速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技术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取向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特征

二、科学技术的重新定向

三、重建科学技术

四、重建经济秩序

五、重建工农业生态系统

第十章 社会和谐发展

第一节 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共生

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绿色社区与生态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节 完善社会治理

一、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二、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建设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四、全面推进健康社会建设

五、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六、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基本权益

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八、完善社会规范体系

九、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十、完善信息网络管理

第三节 建立绿色生活方式

一、提倡绿色生活

二、绿色生活促进产业转型

三、全民践行绿色生活

附录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

二、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排序

三、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生态文明教育》

贾卫列 金佩华 杨建初 沈琪霞 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

ISBN:978-7-5223-2296-4

定价:72.00元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投稿热线

010-88190772

在线咨询电话

010-8819164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ncentive-icons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官方账号
1355文章数 53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