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复读十四年的唐尚珺,决定走出高考循环,要去读大学了

0
分享至

一部纪录片《高十》让大家认识了这个腼腆的广西大男孩,唐尚珺。拍摄的那年他已经27岁。从2009年开始,他已经读了15年的高三,十四次复读。

参加十五次高考是一种什么体验?

网上给他一个新名称“职业高考生”,即每年参加高考得高分,领学校大额奖励,却不去大学报到的人物。

他是高考新闻人物,一到高考季大家都会关注他的动向,今年考了多少分?被什么学校录取了,到底去没去报到?

那么唐尚珺为什么这么做,他到底追求什么?

他的十五次高考

2023年6月9日,也就是高考结束后的那一天,唐尚珺发了一条微博,要告别复读之路。

今年端午节下午两点,2023年高考可以查分了。

高考专业户唐尚珺的第十五次高考成绩要公布了,网上开始流传唐尚珺考了662,有人说645,还有说680多,很多人都在猜测他的清华梦是否在今年要实现了。

2023年6月26日,唐尚瑶告诉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网络上流传有关他的分数都是谣言。

他今年的成绩比去年的597分好了一点点,能上985院校,他准备去读大学了,打算不再执着。

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15年的高三之路。

2009年的高考唐尚珺发挥得不好,没过三本线的372分。父母沉默,显然是对这个分数不满意,他决定复读来年再战。

他所在的钦州二中,很多对分数不满意的学生,都选择了复读。

唐尚珺说:“一个班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会因为考得不理想去复读”。

全校38个高三班,其中13个是复读班,一年费用3000多,比应届学费高三倍。复读学生们教室安排在顶楼,气氛紧张,他们都很刻苦抓紧每一分钟。

2010年,第一次复读后,家里人不同意再考,让他报志愿,他填写了南宁的一所专科学校。

他独自带着家里给的学费,去南宁专科学校报到,可学校的环境让他失望,很小,和中学一样。他听说几个高中同学回钦州二中复读,他也决定去。

一年年的复读他的高考分数在不断增长,从第一次的372分,到400分,到一本线,然后是重点大学分数,到2016年他以625分的成绩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他决定结束复读去北京上大学,也希望家人原谅他的固执任性。

他的初中好友何汉立,早已大学毕业,成了广西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的编导,拍下了这个看似圆满的结局,把纪录片起名为《高十》。

但出人意料的唐尚珺是去了北京,然后又回到百色去复读了。

他在政法大学的校园里转了一圈,并不是他理想中的校园和学校。

这时他得知父亲生病了,复读可以获得学校的10万元奖金,这是一大笔钱,相当于别人一年的收入。于是大学没有报到返回百色,隐瞒家人继续复读。他的好友何汉立也无法理解他的这种行为。

2019年,唐尚珺考出了自己最高的一次成绩——645分,被985大学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在别人眼里是一个非常好OFFER,可他为什么拒绝?

关于专业的选择,至少在三四年前,唐尚珺已经有了更“现实”的考虑,作为一个农村出身、家境普通的大龄考生,唐尚珺每年高考后优先选择“实用主义”的专业。他这几年报考专业首选农业,他觉得可以帮到家里人,也适应他农村人的身份。

2022年他考了590多分,被上海交通大学的护理专业录取。不是他报考的农学专业,他放弃了。

今年他不再会挑剔了,不再坚持了。

背后的原因

任何一个考生复读十四年,都不是一个好选择。

为什么唐尚珺会做这样一个选择,坚持14年,为了一个梦想。

唐尚珺出生在防城港市上思县公安村,离越南边境只有几十公里。小山村交通不方便,村里通往外部就靠着每天一班车去县城。村子周边的山上种满了甘蔗、稻谷等农作物,整个环境闭塞,不发达。

上世纪90年代,邻村一个学生考上清华,毕业之后回来做了官,回村修了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在说,这是光宗耀祖的事。唐尚珺的头脑中模糊地将清华与光宗耀祖划上了等号。

唐尚珺身体瘦弱,不喜欢干农活,觉得没有意思,他想摆脱这种生活,出路只有读书。

唐尚珺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们都没有上过高中,家中没有钱,需要劳动力干活,他的三姐干了几年农活就外出打工了。

唐尚珺小学开始就是好学生,初中走出村里去外面读书,为了走进更广阔的社会。

去县城读书他认识了同样来自乡村的何汉立,同班、同宿舍,很多共同点让两个人成为朋友。

他们俩对世界都很好奇,喜欢看书,想从中找到世界奇妙的答案,两人在学校办了借书证。

初中他们成绩都不错,是重点班的学生,结果因为贪玩掉队了,淘汰去了非重点班。他们心里很失落,不知道初中毕业之后,未来的路在哪里?

当时网络没有这么发达,只能从熟人那里获得信息。

他们听得最多的大学就是北大、清华。这在唐尚珺的心中种下了种子,从小他的意识中清华就是荣耀的终点,于是这个孩子觉得,只要努力不放弃就能考上。

唐尚珺始终生活在自己编织的一个谎言里。“知识改变命运是不是真的”?唐尚珺复读这些年也经常怀疑这句话。

唐尚珺同班人中,吴善柳已经32岁,复读第八年,考上了清华,他又增强了信心。

唐尚珺所在的广西,复读是一个产业链。广大学生需要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命运,中国人相信勤能补拙,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

对于学校,每次放榜有多少上一本,录取率是多少,是它来年招生的招牌,这是一个双赢的生意。

今年的选择

今年6月9日,微博上一条,复读之神唐尚珺宣布结束复读之路了。

短短几句话,引起了巨大的波澜,里面参杂着各种情绪和复杂的心态。

2018年他的好友何汉立结婚生子,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一直以来家里的哥哥姐姐承担了家庭的重任,唐尚珺只管自己实现理想。

30岁唐尚珺周围人生活都进入了新阶段,可是他还像是一个学生,陷入高考的循环里,原地踏步,他陷入了泥潭,有他自己的无奈。

他无时不在关注社会新闻,他意识到35岁是个门槛,网上经常出现35岁就要失业。因为这个年龄是一个门槛,公务员和公司基层员工,35岁都是一个分界线。

虽然唐尚珺连续15年的坚持和努力,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所谓“不放弃”的力量和意义。

唐尚珺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确是多方面的,一件事情坚持15年不放弃确实不容易,当父亲生病去世,他也没有放弃。但是花这么久时间为了考清华,确实是不现实的事情。

一个在封闭环境长大的孩子,在少年时期没有得到专业的指导,做事全靠以前懵懂时的幻想。他这样的学生毕业后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他的价值是什么呢?

另一方面就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农村学生面对现实,只有高考这一次相对公平的机会去改变命运。我们需要的是社会能给每一个年轻人提供教育和发展的公平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清华大学博士全面分析姜萍这次竞赛的难度以及水准,引起热议!

清华大学博士全面分析姜萍这次竞赛的难度以及水准,引起热议!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4-06-17 14:38:57
河南叶县一冷藏货车违规带人致8死,当地:8人是同乡,在同一家企业上班

河南叶县一冷藏货车违规带人致8死,当地:8人是同乡,在同一家企业上班

潇湘晨报
2024-06-17 10:58:25
浙江36岁大龄剩女:彩礼88万称给不起彩礼的男人才是琼龟

浙江36岁大龄剩女:彩礼88万称给不起彩礼的男人才是琼龟

百晓史
2024-06-10 08:18:37
佛山楼市全军覆没,佛山楼市保利天悦跌破50000元

佛山楼市全军覆没,佛山楼市保利天悦跌破50000元

有事问彭叔
2024-06-17 16:23:56
两岸关系已谈妥?连胜文赴陆,3种收台模式出现,中国大陆一锤定音

两岸关系已谈妥?连胜文赴陆,3种收台模式出现,中国大陆一锤定音

匹夫来搞笑
2024-06-17 19:26:17
为啥身上会突然长出一两根,特别长的毛毛?

为啥身上会突然长出一两根,特别长的毛毛?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2024-06-17 16:22:04
马保国现身酒吧,当场耍起闪电五连鞭,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马保国现身酒吧,当场耍起闪电五连鞭,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左观右察
2024-06-17 23:22:36
桑尼:我爷爷的爷爷是中国人,所以我懂一点中文

桑尼:我爷爷的爷爷是中国人,所以我懂一点中文

直播吧
2024-06-17 22:10:27
江苏酒厂慰问姜萍父亲,送了俩大铁牛,网友:今世缘错失良机

江苏酒厂慰问姜萍父亲,送了俩大铁牛,网友:今世缘错失良机

娱乐帝皇丸
2024-06-17 17:39:13
风波后官方为其正名:天府新区定位为成都未来城市新中心

风波后官方为其正名:天府新区定位为成都未来城市新中心

普陀动物世界
2024-06-17 17:26:09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令人作呕的一幕出现了

天生“坏种”!被判10年的李天一出狱后,令人作呕的一幕出现了

琪琪故事记
2024-06-14 09:42:01
高级黑:毛星火称美日韩吃不起西瓜!金门传单上将统一说成瓦全

高级黑:毛星火称美日韩吃不起西瓜!金门传单上将统一说成瓦全

瑜说还休
2024-06-15 17:47:31
军阀杨森喝醉了,把干儿女当姨太太,抱着她宠幸一晚,第二天醒来

军阀杨森喝醉了,把干儿女当姨太太,抱着她宠幸一晚,第二天醒来

忠于法纪
2024-06-16 19:32:21
倒戈!男篮国手坚持参加NBA选秀 排名跌出前100 被媒体冷嘲热讽

倒戈!男篮国手坚持参加NBA选秀 排名跌出前100 被媒体冷嘲热讽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4-06-17 17:50:45
俄舰到访古巴,加拿大军舰不远处锈迹斑斑,中国13艘战舰同时生产

俄舰到访古巴,加拿大军舰不远处锈迹斑斑,中国13艘战舰同时生产

体育官已上任
2024-06-18 08:17:17
1981年,他被连队关禁闭借故爬上大树解闷,一亮光改变了他的人生

1981年,他被连队关禁闭借故爬上大树解闷,一亮光改变了他的人生

百年历史老号
2024-06-12 07:38:26
中央批准,“70后”的他跨省出任省委常委!前任已进京履新

中央批准,“70后”的他跨省出任省委常委!前任已进京履新

上观新闻
2024-06-17 16:29:28
上午10点,蔡斌做最新决定,朱婷遗憾,球迷祝福。

上午10点,蔡斌做最新决定,朱婷遗憾,球迷祝福。

阿牛体育说
2024-06-18 02:10:15
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与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

台湾问题根本不是武统与和统的问题了,而是以下这两方面问题

星辰故事屋
2024-05-24 20:01:38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湖南:小伙捧鲜花表白女技师,做足疗一见钟情,网友:长得很哇塞

百晓史
2024-06-02 09:09:36
2024-06-18 09:40:49
落水的焱燚
落水的焱燚
讲历史、文物的故事
470文章数 4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剑南春2024高考专题报道

头条要闻

牛弹琴:普京罕见访朝一箭三雕 中方回应四两拨千斤

头条要闻

牛弹琴:普京罕见访朝一箭三雕 中方回应四两拨千斤

体育要闻

24年后,他们终于又在欧洲杯赢球了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广汽也想“掀桌子”了?

科技要闻

低价“6·18”没有狂欢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能动司法尽“执”履责 ——“交叉执行”高效能

教育要闻

一道河南中考数学题,非常简单,很多同学却丢了3分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局部战术暂停"后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多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