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0
分享至

原标题: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安徽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因势而谋、应势而动,第一时间研究制定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着力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

一、扩大内需取得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战略部署,以高质量投资集聚发展动能,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着力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内需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在90%以上,在消费基础作用和投资关键作用的协同拉动下,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过三个万亿元关口,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8342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5045亿元,由居全国第13位前移至第10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30697元增加到73603万元,由居全国第21位前移至第14位,实现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

居民消费提档升级。“皖美消费·乐享江淮”促消费活动成效明显,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6142.8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21518.4亿元。居住、交通等传统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32.4平方米增加到42.4平方米,民用汽车拥有量由303.1万辆增加到1129.7万辆。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2022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4%。

有效投资不断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扎实实施,2012—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6%,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引江济淮、商合杭高铁等一批人民群众多年热切期盼的重大工程由梦想变成现实,高铁“市市通”、运营里程居全国首位,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双招双引”成效明显,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批百亿级新兴产业项目竣工投产。

市场机制不断健全。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物流通道作用更加凸显,货运量连续15年居全国前2位,其中2019—2022年保持全国第1位。省级行政权力事项保持全国最少,营商环境综合评价提升至全国第8位,2022年经营主体达到729.8万户。“亩均论英雄”改革全面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现“全覆盖”。

二、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有可为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内陆腹地广阔、生态资源良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多重优势叠加彰显,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市场空间广阔。

消费升级带来巨大市场潜力。安徽拥有6100多万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人均消费支出还有不小增长空间,消费市场具有很强成长性。未来一段时期,中等收入群体还将持续扩大,居民消费能力将持续提升,消费条件继续改善,消费场景不断创新,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快速增加,市场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锻长补短催生旺盛投资需求。传统基础设施领域仍有不少短板,新型基础设施需求很大,产业转型升级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势能吸引高技术投资增长,教育、医疗、养老、托育、住房等民生领域还有很多薄弱环节,民间投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未来一段时期,重点领域有效投资空间将持续拓展,投资效率进一步提高。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拓宽市场空间。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唯一链接点,又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有利于安徽放大区域“十字”功能、发挥纽带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流动交融,也将释放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必将推动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激发经济活力。随着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健全,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持续完善,统一大市场加快建成,将为内需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同时,安徽经济外向度还有很大成长空间,科技、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加快形成全球高端要素引力场,将有力促进内需市场建设。

三、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着力重点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注重加强需求侧管理,加快培育高效内需体系,进一步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循环畅通,为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推动内需持续健康发展。全面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发展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强化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推深做实“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深入推进新兴产业百亿项目攻坚,精准扩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

持续提高供给体系适配性。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精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拓展工业互联网运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完善激发内需潜力的体制机制。实施创业安徽行动,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构建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积极参与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发挥对外开放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加快释放区域城乡需求潜能。全面促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进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奋力推动皖北地区全面振兴,推动长江沿岸城市、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来源:安徽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5370文章数 110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