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中国的开国大将,且排名第一,而且还擅长打神仙仗,并且很多战役都是以险与奇而出名,就那些很多人觉得不可能取胜的战役,也都是粟裕指挥的,而且还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可很多人都觉得粟裕打仗到底有啥牛的地方?他在打仗方面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1938年,中华大地被日军侵占,苏南地区就成为日军的首脑之地。中央在经过考虑后,这才制定了新四军计划。同年4月17日,三战区的司令官在同蒋介石联系后,就从新四军中抽调四百多人,组建先遣队而粟裕担任该队的司令。
粟裕针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觉得国军有先进武器都被日军打的抱头鼠窜,而我军在武器装备上不知道落后了多少,和日军对战压根就没有取胜的可能,而这也就导致战士们对这场战斗失去了信心。
对此粟裕就开始不断的侦察敌情,寻找与日军作战的合适机会,而后又将新四军的影响力扩大,让群众更有信心。6月11日,三战区的司令想要将南京,镇江铁路在三天内破坏掉,而这个任务就交给先遣队来负责。
粟裕在接到任务后,就带着部队冒着大雨赶往南京,6月15日在到达目的地后开始了进攻,并且在16日早上就完成了任务。之后敌人的火车在经过这一路段后,立刻发生了侧翻。这一仗使我军的军心振奋不少,于是粟裕又召开会议,来参加会议的都是年级以上的干部。而这次的作战地点是在牌岗附近,对日军进行伏击战。
17日的早晨下起了大暴雨,粟裕带着几十人来到目的地,当时因为下雨的缘故,能见度很低,可却没有影响他们的行军速度。上午8点,在日军的汽车到达这里后,粟裕就知道时机成熟了,然后就发出了进攻的信号,结果日军丢弃汽车直接逃跑,而后来又有三辆汽车经过这里,依旧被粟裕的部队拿下,并且还将不少日军都给击毙了。
战斗结束后,我军迅速撤离,就连之后来增援的日军都没有发现我军的踪迹。从那之后我军的士气大振,不仅缴获了很多的物资,还将日本的国旗也给缴获了。虽然这次作战的规模不是很大,却给我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让人看出粟裕在指挥上凸显了奇的特点。
另外在官陡门的那场奇袭战斗中,粟裕表现更出色。1938年,南京,镇江等地聚集了大量的日军,他们将所有的交通线都给封锁了,目的就是想要将我军的根据地给分成不同的小格子,这样新四军就很好对付了。
我军在知道日军的用意后,立刻就决定打压一下日军嚣张气焰,当时粟裕是在二支队当副司令,所以他就决定先去敌人内部探探情况再说。而后粟裕就对官陡门进行了分析,这里的地势属于易守难攻,伪军还在东西两岸驻守,一旦我军发起进攻他们就会提供支援。不仅如此,这里还分布着河流与湖泊,对我军来说很不利,尤其是当我军从东边发起进攻后,后路会被敌人切断。
因此,粟裕决定要在远道奔袭,这样就可以将官陡门的敌人一网打尽,而他也的确做到了,在这一战中,我军伤亡很小,可是换来的战果却是非常的大。1940年,粟裕作为战前指挥员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战斗,那就是黄桥战役。
当时新四军也不过七千多人,而韩德勤却带着三万多人来攻,由于国民反动派对新四军的忌惮,就想要趁着他们还没有发展起来将其消灭,当时陈毅在看到这种情况时都没有啥把握,可粟裕却能嗅到其中的战机,不得不说粟裕是天生的将领。除了这些战役,粟裕在解放时期打的神仙仗那可是多了去,从这些战役中也可以看出,粟裕胆大心细,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很擅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