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9号央视的军事纪实中,报道了西部战区航空兵某旅某飞行大队歼16飞行员的事迹。报道称,该大队为空军的精锐部队,可谓“大神云集”,曾斩获过9顶象征“单机对抗最高荣誉”的“金头盔”。
报道中,在谈到该部飞行教员、特级飞行员李超时,称,李超“曾在巨大压力下绝地反击;一次比武对抗,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李超称,对手的机型是高于他们“一代”的一个机型,其所带的一些电子设备,是优于他们的。所以当李超他们进驻的时候,是不被看好的。但是在第一次对抗中,李超他们几乎“完胜对手”,让对手震撼了。
一些吃瓜群众看完直接一个惊呼——什么,比歼16还高一代?那是什么战机?也就歼20了吧。虽然歼16是典型的4.5代战机,但或许在飞行员眼里,划分没那么精准。但在对抗中能够“几乎完胜对手”,那应该就不是歼16能够做到的了。
或许是电子战型的歼16D?这个倒有可能,毕竟,在美方空军进行的内部对抗中,电子战型的E/A-18G,也曾在格斗对抗中,利用更优秀的电子战能力,战胜过F-22一次的。只是,歼16D在与歼20的对抗中,优势这么大吗?似乎有点不正常啊。
于是,我就仔细看了看报道中的描述——对方一些电子设备是优于李超他们的。我们知道,美方的F-35是第一种在设计之初就具备强大的电子战能力的战机,可以看做一架小型的电子战机。一般认为,歼20也具备这种能力。可是,要是跟专门用于电子战的、也更新一些的歼16D比,恐怕还谈不上在电子战设备上超越吧。比如,F-35的电子战能力,也是不如E/A-18G的。
所以,在综合其他说法,就有人提出,报道里所提到的这次对抗,应该是2011年歼11B战机参加首届金头盔对抗时,被歼11部队大比分刷下的事情。
在2017年左右,这事有公开的报道。歼11是国内组装的苏27SK;歼11B是国产化的歼11,使用了国产的航电、武器系统。按说,歼11B在航电、武器、电子战等能力上,是强于歼11不少的。
但是,由于歼11B飞行员电子战意识不强,被对方通过电子战的方式,以大比分刷下,在首轮对抗中就被团体淘汰。而淘汰歼11B的这支歼11部队,恐怕就是当时的李超他们了。
如果在网络上查找李超他们这支部队,就会发现另一位特级飞行员的大名,那就是曾获得3顶金头盔的蒋佳冀了。如今在西部战区已是大校的蒋佳冀,曾经就是那个驾驶歼11,在金头盔对抗中,以42:0大胜对方的“大神”了。
2018年左右,该部队开始列装歼16战机。5年过去了,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歼16的飞行员了——然后就造成了这次“美好的误会”。
在报道中,最让我动容的,还是这些精锐飞行员对于战争、军人职责的态度——大队长陶晨:当兵入伍打仗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真的打起仗来,肯定是我们第一拨冲在前面的;中队长袁野:战机发动机发出那些嘶吼的声音,都一直在宣告,这天上是我的地盘,不会退让于任何人;中队长刘功昭:祖国能选择我来驾驶战机,保卫我们的领空,这是我们的荣誉;教员李超:当战争来临的时候,该牺牲的时候那也得牺牲,这就是军人,但我们不会畏惧,我们时刻准备着——就算我们在上面战火纷飞,我们也要保住下面的万家灯火。
这,就是精锐的飞行员;这,就是精锐的军人。
作者:晨曦防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