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活了二十多年, 你突然告诉我,昨天、今天、明天的我不是同一个人?

0
分享至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作品《三体》获雨果奖,创造了中国科幻文学的一个记录,掀起了中国科幻文学的热潮。继刘慈欣之后,也有一批优秀的作者出现,今天,小画君为大家带来5本优秀的科幻文学作品,其中,也有刘慈欣点赞推荐过的作者作品哦,快来吧。

《时空订制》

“星云奖”合集

科幻先锋·思辨之作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时空订制》是第十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奖作品集,精选了中、短篇获奖小说共八篇。

入选作品聚合了新一代科幻先锋作家的审美与思辨,展望着——

在几乎触手可及的近未来中,我们可以自由地订制时空;

在严酷的气候变迁里,人类同时成为蝼蚁与神明;

在机器人觉醒了自主意识以后,判定个体为“人类”的依据,应该是“人性之光”,还是血肉之躯?

试读(上下滑动)

《2181序曲》再版导言

顾适

2088年7月,我刚从冬眠中苏醒不久,就收到了这本《2181序曲》。我当时以为它是本科幻小说,便没有翻阅,只一门心思去适应这个新世界——它才渡过黄石火山喷发的大灾,全世界人口仅余十亿,而我所生活的城市,我的小家,也遭受了灭顶之灾。后来等城市恢复秩序,多数人都有了果腹的食物和遮阴的居所,我才知道:全世界三十九座冬眠城中,已有十五座毁于大灾引起的核反应堆故障;另有二十座则在灾后的大乱中,被暴徒拆毁、炸碎。我所在的长安地下城,是最后幸存的四个冬眠城之一。这些日子,我常常夜不能寐,总会想起早先同我一起签下“冬眠合约”的人,我们曾约定在未来相见,如今却永久地失散了。

大约会有人说:你们把自己冰冻,陷入无知无觉的冬眠,自然是要冒这样的风险的,然而醒着的人,也未必能想到会有火山爆发,灰霾遮天蔽日,多年不散。

这看起来是诡辩,可我还是要多说两句:在那个时候,跨越时间的确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但算不上十分冒险。在这本《2181序曲》的前言中,就详细介绍了它的起源:起初,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冰冻和苏醒了小鼠和猴子;五年后,瑞士就允许绝症病人用冬眠的方式等待新药研发,许多人在苏醒后成功获救;由此,冬眠开始成为安乐死的替代品,进而逐渐演变为富豪竞相追逐的时尚墓葬,吸引了投资人去建设第一座伯尔尼地下城,当城中批量建设的冬眠舱开始售卖时,又降低了售价,引发大众的购买热潮;最终,人们开始视冬眠为一种交通工具,认为时间和空间一样,只是一段可以跨越的距离——我们可以从北京飞到巴黎,自然也可以从现在冬眠到十年之后。彼时与彼方的差别,只是在于前者不可知,而后者可知,故而冬眠就比移民多了一点点“风险”,同时又多了一点点“机会”,用几乎同样的钱购买哪种服务,就要看个人的选择了。

这次改变人类生死观和时间观的革命,只用了三十多年就完成了,现在想来真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其间当然会有种种议论的声音,反对者、甚至是以恐怖行径来威胁的人,亦为数不少。尤其是当冬眠技术不再是一个问题,其安全性也不再令人怀疑之后,反对的声浪却愈演愈烈,几乎上升到宗教和哲学层面。当然如今回头去看,这些争论不过是言人人殊罢了,To be or not to be ,这是一个问题,却永远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本书最为可贵之处,就在于作者采用了中立、客观的立场,在对“冬眠”这一议题进行了长期追踪后,她找出了那些最关键的、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和最特殊的、让人深入思考的案例,再平和地向读者展示出来。

这些内容构成了本书的正文,并按照采访和写作的时间顺序展开。本书的第一章写于二零三三年,正是最早的绝症病人“夏娃”苏醒后不久,那时一些人开始想要突破法律的界限,让健康人去冬眠。这当然会引起质问——“健康人为什么要冬眠?”这篇《自由意志的边界》,便记录了第一位预约伯尔尼地下城舱位的健康人李子萱,与《冬眠法》立法调研组成员的郑一诺之间的数次对话。其中很多问答在今天看来,依然颇有趣味。

在本文之前,所有采访李子萱的文章,都会提到她的祖母因癌症去世的事儿。李子萱的父母在国外工作,她由祖父母抚养长大,是一名留守儿童。二零二四年,她的祖母不幸罹患鼻咽癌,还在读中学的子萱听闻动物冬眠实验成功的消息,便想到为祖母申请冬眠试验。然而当时冬眠在中国尚不合法,李子萱便写了一封很长的公开信,发表在微博上向公众求助。这封信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更多的还是讽刺和辱骂,终究没能挽留祖母的生命。九年后,她卖掉深圳的房子,去伯尔尼支付了地下城舱位的定金。很多人认为,她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赌气。然而本书作者并没有给出这样的评判,她选择了李子萱的另一段话来阐释:

大家总想要给我找一个冬眠的“理由”,就好像我还一直沉溺在奶奶去世的悲伤里,就好像我还是个情绪激动的孩子。我当然不会说我选择冬眠和奶奶没有关系,但我认为那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启发”。她的病让我意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技术,原来人还有这样一种选择——原来我们可以冬眠。

为此,我选择了冬眠医学专业。在瑞士实习的时候,我亲眼见证了“夏娃”的苏醒和治愈。如果那种程度的重病患者都可以安全醒来,那么我这样的健康人更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去伯尔尼订地下城舱位时,他们要搞清楚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是理智的,冷静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而媒体和舆论最可笑的地方,就是他们不肯相信我是一个正常人。他们不相信科学,不相信心理医生的判断,他们只相信自己的“想法”,并且由此出发,一定要帮我找一个“理由”。

好吧,那就让他们觉得我有一个理由吧。不过你们等着瞧,再过三十年,甚至只要十年,这都不再会是一个问题。我只是比他们更早看清楚这条路而已。生而为人,就有自由去选择生活在哪里,也有自由去选择活在哪个时代。

《天地大冲撞》

当人类文明因被人工智能背叛,

对科技失去信心,

面对巨大灾难将何去何从。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天地大冲撞》为萧星寒个人科幻小说集,收录《癌变蟠桃》《红土地》等获奖作品。作品多讲述科技对人性的考验,带入读者深入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卵击石” 人类进入保卫地球新时代!约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划破大气层撞向地球,引起全球性海啸与地震,让恐龙最终走向灭绝。而今天,又有一颗更加危险的小行星飞向地球,当人类文明因被人工智能背叛,对科技失去信心时,他驾驶着老旧飞船义无反顾的驶入深空。仰望苍穹,当小行星被摧毁只在天空燃起微弱星光,却为人类点燃了希望之火……

试读(上下滑动)

天地大冲撞

作者:萧星寒

1

同地球同步轨道上另外200多座太空城一样,119号太空城也是计划中的“地球同步轨道环”的一部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三分之二的结构用来关押罪犯。简单的说,这是一座太空中的监狱,大家都叫它“天狱”。

“天狱”里关押着近10万名犯人,各种罪名都有。而现在,父亲也成了其中一员。想到这里,萧菁不由得轻声叹息。此刻,她坐在摆渡飞船里,透过智能玻璃,看到119号太空城越来越庞大的灰色身影,心情十分复杂。

在过渡舱等待消毒的时候,萧菁再一次清理了纷乱的思绪。她反复对自己说:一定不要和父亲争吵,我只是来询问毁神星事件的真相的。

两个太空军士兵在过渡舱门边等她。“萧菁上尉吗?”其中一个问,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说:“萧司令已经等了你30分钟了。请跟我来。”

父亲一向遵守时间,但凡与人有约,他都会提前几分钟去。“总会有意外的。凡事有提前,才会有充足的时间解决意外。”他总是这样说,“时间很宝贵的。”

跟在带路的士兵后边,穿过略显狭窄的甬道,萧菁的思绪又一次混乱起来。

士兵们还是叫父亲萧司令,丝毫不管他现在已经是个阶下囚的事实。一个月前,火星上的铁族与人类殖民者一起宣布脱离地球同盟的统治,建立火星同盟,萧司令奉命率领地球太空远征军前去平叛,结果在途中就中了铁族的埋伏,全军覆没。萧菁脑海里闪过远征军出发时的场景:五艘五十万吨级航天母舰“珠穆朗玛”号、“乞力马扎罗”号、“麦金利”号、“阿空加瓜”号和“厄尔布鲁士”号,以及它们搭载的近千多架各种型号与类型的空天战机,光是著名的“廓尔喀弯刀”式空天战机就多达678架;四艘三十万吨级太空战列巡洋舰“马丘比丘”号、“赫拉克勒斯”号、“库库尔坎”号和“赫维德奥佐”号,六艘十万吨级太空驱逐舰“芝加哥”号、“天津”号、“开普敦”号、“悉尼”号、“雅加达”号、“雅典”号……然而这一切,这所有的战舰,连同上边的数万名士兵,如今都化为数以亿万计的碎片,漂浮在寂静而寒冷的太空中——他们可能要在那里漂浮数千年!

而这一切都是父亲的错误指挥造成的,所以他现在在天狱里待着,罪有应得。远征军出发时时有多荣耀,现在就有多耻辱……萧菁再次咬紧了牙齿,提醒自己:我不是来审判父亲的,我只是来询问毁神星事件的真相的,我需要真相;千万不要生气!

但见到父亲的那一刻,萧菁还是差一点儿就尖叫起来了。

父亲坐在“天狱”会客室的板凳上,整个人蜷缩着,似乎没有长骨头一般。他穿的不是囚服,而是太空军的灰色便装,这显然是“天狱”方面的照顾。但服装并不能掩饰父亲的苍老与沮丧。刚过60岁的他头发全白了,尽管刻意梳理过,依然显得凌乱。他眼窝骷髅一般深陷着,好像一口干涸的井,没有丝毫的生气。

“菁菁!”看见女儿进来,萧瀛洲忙不迭地起身。

“别这样叫我。”萧菁看着颓丧的父亲,心中涌起一阵厌烦,继而冷冷地说,“我现在是地球太空防卫军上尉,目前担任038号太空堡垒404团副指挥官。”

萧瀛洲如遭重击,大张着嘴,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坐下,头耷拉着,不敢抬头看女儿。两人沉默良久,最后是萧瀛洲打破了沉默。“这么说,是太空军方面派你来的?”他问。

“不是。”

萧瀛洲的嘴唇嗫嚅着,努力寻找新的话题:“你妈妈还好吧?”

这几乎不算是一个疑问,但萧菁还是回答了。“她很好,”她站直了身体,说,“住在堪萨斯的老家。和过去6年一样,每天不是教堂祈祷,就是去走街串巷,发放福音书,劝人加入天主教欧米茄学派。”

“安柏·希尔娜还是那样虔诚。”

“关于我母亲的宗教信仰问题,我不想在这里讨论。”父亲和母亲就是因为在宗教信仰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才离的婚,一个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一个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两者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母亲甚至认为,与父亲相识并结婚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我来,是我自己要来的。”萧菁说,“目的只有一个,我想知道毁神星事件的真相。”

“为什么?”

“别问我为什么。我只想知道答案,知道真相,知道事实的全部。”

“真相通常都是很残酷的。”

萧菁咬牙切齿地说,“你可以选择。你要说,我就坐下;不说,我立刻离开。”

萧瀛洲深深地叹了口气。“你坐下,”他说,“我会说出全部的事实。”

2

萧菁坐到了父亲的对面。

以前,父亲很少谈及他当年的英雄的事迹。即使萧菁很刻意地问起,父亲也不会正面回答。心情好的时候,他会笑嘻嘻地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心情不好时,他会板着脸说:“去看电影吧,里面什么都有。”

父亲说的裸眼3D电影名叫《天地大冲撞》,描写了2036年一颗名叫“毁神”的小行星即将撞向地球时,一个人类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电影开头就告诉观众:这是根据超级大英雄萧瀛洲的真实事迹改编的。是的,“里面什么都有”:毁神星来之前人们生活得无忧无虑,好像生活在传说中的极乐净土;毁神星的消息一传开,顿时净土变地狱,处处生离死别;最危急关头,超级大英雄萧瀛洲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了,解世界于倒悬……

小时候萧菁很喜欢看《天地大冲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她甚至觉得电影里的主人公更像她的爸爸。呵,“他”是那样阳光那样乐观那样英勇无畏!反观爸爸,倒显得普通,乃至有些阴郁。父亲并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擅长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萧菁看过很多次演讲前父亲紧张得手足无措地样子;父亲也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温柔多情,当父亲和母亲因为鸡毛蒜皮的事儿吵架时,他爆发出来的冲天怒火往往令人吃惊。最关键的是,拯救地球的时候父亲并没有结婚,结识母亲是五年之后的事情了,而在电影里,在当着全世界的面拯救了全世界的同时,“他”就为自己赢得了貌美如花的心上人。

母亲很不喜欢看《天地大冲撞》,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情节吧。长得越大,萧菁自己也越发讨厌这部电影。一开始她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只觉得莫名的讨厌。后来她听闻了许多对于毁神星事件的质疑,其中一些说法有根有据,颇有说服力。“整个毁神星事件最大的问题就是巧合太多了,”质疑者说,然后举了一大堆问题进行分析:比如时间上存在种种疑点,比如核导弹的威力根本不足以炸毁来袭的小行星,比如凤凰号的燃料根本不够飞到毁神星附近,比如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发现来袭的毁神星,比如根据一份历史研究资料,毁神星根本不会在2036年撞击地球。听得多了,萧菁心底的疑惑也日渐加深了。

萧菁也搞不清楚,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怀疑父亲的。但她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刻意回避讨论那个问题,即:为什么我们一家人都讨厌这部以父亲为人物原型表现父亲拯救世界的灾难片?答案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父亲的话只说了一半。他说:“里面什么都有”,后面半句话是:“唯独没有事实。”

如今,父亲说他要说出全部的事实,萧菁毫不奇怪。她看着父亲苍老的脸,静静地聆听着。

《同温层食堂》

异星文明、基因工程,未来航天、恐龙制造,包含当下流行科幻元素,满足你的一切科幻想象。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同温层食堂》为汪彦中个人科幻小说集,收录《造物》《夜眼》等获奖作品。汪彦中的作品着力展现人性在科幻时代的挣扎与反思,文章既着眼于科幻又关照现实,构思清奇、引人入胜,令人意犹未尽。

横亘数亿年的文明兴衰,人类的进化,离不开的不是科技,也不是思想解放,而是一个好大厨。《同温层食堂》讲述了2122年,为了让所有人能用上免费WiFi,国家的上空,正有六十多万个高空信号站在日夜运作。超过一百二十万人离开地面,就这么十几年、几十年孤独地漂浮在同温层中,他们害怕孤独,也想念亲人,但在同温层存在的食堂却能够给他们快乐......

试读(上下滑动)

同温层食堂

文/汪彦中

入职第一天,朱末在机场的公司办事处多等了一个钟头,送他上去的飞艇司机才到。对方反复致歉,表示部门里工作交接出了点小问题。

小师傅,麻烦你理解一下,这也不能怪我们。司机递给他香烟,说:今天不是换班的日子,往天上送人的事情我几年也碰不到一回,交接上出点小差错,难免的嘛。那帮人做事……

两人从办事处后门出来,司机带朱末直接穿越机场户外工作区,路线比较省事。

朱末抬头看,今天天色淡灰,也是典型的夏季天气,气温为摄氏四十度。摘掉墨镜一路走一路仰头,他始终没能望见想象中的那些信号站阵列,尽管在电视新闻的画面里那些高空信号站是那么巨大和壮观。司机解释,像今天这样的空气污染指数,从地面上根本不可能看见它们。

等会儿飞到海拔差不多一万米的时候你就能看到了。对了,就带了这点行李?他指着朱末身后的背包。

朱末点头,不说话。

人事部门交代过,公司的高空设施里所有生活设备都齐全,配发的制服从里到外加起来,够十年里换洗使用;过去还曾有新员工带了太多私人物品,临上飞艇才发现行李超重,只好现场扔东西,得不偿失。

他包里装的全是冬装。

给机场保安们检查过员工证,两人就可以登机了。进入机舱前,司机还没忘记问一句:小师傅,冬天衣服带了吧?他提醒说上面的空调有可能会故障,万一漏气,舱外温度只有零下四五十度,很危险。

朱末没回应他。

五分钟后,气囊充气完成,锁链打开,交通飞艇开始上升。

系过了安全带,朱末闲着无事,再次掏出食堂工作手册。很厚重的一本书,每页都用硬塑料膜包裹。人事部门的人说,它是按太空站上宇航员使用的标准制作的。

司机走进客舱抽烟,看见手册,拿过来用手指关节敲击书壳,笑了。又是这破玩意,他说,重得要死,浪费我的载重量,那帮人还规定不准不带。明明就是个屁用没有的东西。

朱末点头。面试那天,人事科长也说过类似的话……

面试那天的人事科长一脸疲态,因为此前已见过太多的应聘者。他问朱末为什么来应聘。朱末说自己从网络新闻里看到招聘信息。

科长重复道:我问的是你为什么要来找这份工作。

朱末答,因为自己离婚不久,积蓄空了需要钱。

人事科长不再看他。

朱先生,你还没听明白。我问的是:能赚钱的工作那么多,为什么你要来这里?你应该知道这里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为什么还想要来这里干?

朱末这才真正领会招聘者话里的意思。

食堂所在位置,距离地面二万二千五百米。运输飞艇每两个月抵达食堂补给一次,只带东西不带人。一年两次回地面休假,每次十来天,并且不是在春节、中秋节、圣诞节期间。为保证通信网络的运行安全,食堂生活舱里不通网络和电话。合同期以十年为计算单位,非紧急情况下不允许中途退职,否则要在社会保险里扣去罚金。没有女性员工。

能够接受这种工作条件的应聘者按理不会多,但人事科长这两天还是接待了三十多名应聘者。科长没有精力去详细判断他们的理由是否站得住,然而招人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朱末回答科长: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

说服力一般。人事科长又问他有几个孩子。

三个,根据政策规定。

双方的四个父母都还健在?

是的。

人事科长用电脑调阅他的社会档案。还不错,没说谎。

这时候下班铃响了。科长不想再拖延下去。他问出最后一个问题:是否自己做过饭?

得到的答案是“做过”。

朱末以为对方

还要问自己有哪些拿手菜,但对方已经起身在收拾东西了。厚重的工作手册被递到他手里。

先翻翻看吧,仅供参考,实际工作的时候基本用不到。半小时后去人事科办公室找他们签合同。

如此交待完后,人事科长撕下一张餐券,离开会客室。

选择在两万多米的高空工作,人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科长知道自己体会不到,也不会再费心去猜。他只求这人别中途闹着要辞职就好。

飞艇持续上升。感慨了一阵最近全国的空气质量后,司机还是没能忍住,隔着驾驶舱门问朱末:

小师傅,你为什么会选择去那里上班?

朱末始终没找到合适的说辞,便干脆不做声。

客舱的高度计在飞艇升至一万米、一万五千米、二万米的时候分别敲响一次。每次敲完,朱末就会朝窗外望去。

每一次朝外望,黑色背景天空中的那些红色光点就变大一些,最终,它们在他眼前变为一层漫无边际的红色大网。

同温层信号发射网以每三架永久式信号基站组成的正三角形信号阵为基本单位,全国上空有超过二十万个这样的三角信号阵,朱末今天要去的是编号为23号的信号阵。但是,与手册前几页绘制的基站原理示意图不同,此刻窗外的信号阵并非由无数个等边三角形组成,而是更像是用许多菱形网格构成。

他随即意识到,这是由于每三个基站之间都另有一个食堂的缘故。

食堂和基站一样都是永久性氦气球站,氦气囊尺寸从远处看相差不大,但因为是通信集团内部福利设施,所以在技术手册和对外资料的图上都不会标明。

飞艇继续上升,距离食堂很近了,天空也更黑。他看出食堂的舱体是球形,边缘悬浮连接着一艘黄色的小型飞艇。

将要生活超过十年以上的地方到了。

飞艇停靠并系留好之后,穿过气闸,人直接可以进入食堂二层的能源舱,空间还算开阔。司机领朱末爬梯子下到三层的厨房舱,迎面看到挂着一块黑布,把舱体隔成两半。

他们来到明亮些的那一半空间。师傅老全此刻站在工作台用电板炒菜。

老全戴着巨大的黑色日历手表,身旁墙上挂有面积惊人的电子钟,显示目前时刻为上午十点三十。朱末已经背熟了工作时间表,知道还有半小时就要开始分餐,现在正是忙的时候。

当初签完雇佣合同后,人事科长提醒过他:千万记住,在“上面”工作绝对不要忘了时间,其他的事随你怎么发挥。此刻他看到司机走过去和老全交谈,老全边谈天边忙着手里的活,工作并未被打断。

对方应该是个工作过许多年头的老员工了。

那两人聊的是上个月休假期间,临时代班工人的一些琐事,话语里尽是嘲笑挖苦。

十点五十分,所有六份饭菜装盒完毕。老全把塑料膜封好,脱下帽子借司机一根烟抽。头上白发过半,但没有秃顶,并不算太老。

老全看朱末几眼,发现对方年纪不大,问了司机后知道朱末今年三十五岁。

他问朱末为什么要来这里。朱末简单解释说自己缺钱。

老全当然不信,但也没再说话。他用水龙头冲灭烟头,扔进垃圾袋,说:走吧小伙子,这两天我带你一下。

离开时,司机留给老全一包烟,替老全带走一封信,然后穿过气闸返回飞艇。

朱末随老全穿过另一侧气闸,钻进先前看到的那艘黄色飞艇。老全把六只餐盒放入保温箱,检查完自己的安全带后再检查朱末的安全带,随后设置好导航线,打开逃生座舱的保险,控制飞艇倒车,驶离食堂。

食堂悬浮于第23号信号阵的正三角形平面中心位置,与三个信号站的距离各有约十五公里,送餐用的飞艇时速在六十公里左右,抵达第一个目的地——A站大约需要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时间里,两个人几乎没有交谈,只是在航程过半时,老全问了朱末一句:会开飞艇吧?

会。

朱末在公司培训部花一周时间学完了VR飞行科目,逃生座舱使用方法也掌握了。

二人随后便无话可说。

《神谕之城》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神谕之城》是顾备的长篇科幻小说。故事讲述了林凯达是乌拉星治安部刑侦科的科长,一次出外勤的过程中,林凯达发现父亲居然跟叛党有密切的联系,并亲手打死了父亲。最终,他发现了一个关系到全体乌拉人生存的惊天大秘密,他将何去何从?

《猫知道一切答案》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猫的科幻中、短篇集,出自多位银河奖获奖作者。包括凌晨《猫》、犬儒小姐《应许之子》、星河《妇道人家》、段子期《猫在犯罪现场》、宝树《少女与薛定谔之猫》、罗隆翔《朕是猫》、范轶伦《黑夜是绿色深瞳》、关德深《男人与猫》等篇目,其中凌晨《猫》获得第十届银河奖一等奖、犬儒小姐《应许之子》获得 27 届银河奖最佳短篇奖、《男人与猫》获得光年奖二等奖。

扫码获取更多好书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多名85后省直机关下辖事业单位“一把手”履新县领导

湖南多名85后省直机关下辖事业单位“一把手”履新县领导

澎湃新闻
2025-11-01 21:40:27
乌克兰将在未来几天内收到德国承诺的爱国者系统

乌克兰将在未来几天内收到德国承诺的爱国者系统

桂系007
2025-11-01 23:55:46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印军官:当中国武力解放台湾,印度不仅要夺取西藏,还要吞噬新疆

近史博览
2025-09-22 15:47:35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两周

日本可能与中国开战?日专家:与中国发生冲突,最长只能坚持两周

徐徐道史
2025-10-31 21:45:00
没想到,邹市明承认亏空2亿三个多月,如今竟靠着6岁儿子扬眉吐气

没想到,邹市明承认亏空2亿三个多月,如今竟靠着6岁儿子扬眉吐气

科学发掘
2025-11-01 12:43:28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嫹笔牂牂
2025-11-01 07:46:21
川普的真实受欢迎程度:媒体谎言的帷幕终于撕裂

川普的真实受欢迎程度:媒体谎言的帷幕终于撕裂

斌闻天下
2025-10-31 08:00:03
宁可向美妥协,也不求助中国?俄罗斯愿有条件妥协,到底想干啥?

宁可向美妥协,也不求助中国?俄罗斯愿有条件妥协,到底想干啥?

吃货的分享
2025-10-12 16:02:07
半决赛对阵即将出炉!WTT法国赛11月1日赛程:王艺迪迎战张本美和

半决赛对阵即将出炉!WTT法国赛11月1日赛程:王艺迪迎战张本美和

乒谈
2025-11-01 11:05:41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慕容律师
2025-11-01 23:40:49
乌克兰俘虏俄罗斯稀有凯特族士兵,全球仅存不到1200人

乌克兰俘虏俄罗斯稀有凯特族士兵,全球仅存不到1200人

桂系007
2025-11-01 02:50:24
快递员捡到30万主动上交,失主却说少了20万,快递员一句话他傻眼

快递员捡到30万主动上交,失主却说少了20万,快递员一句话他傻眼

城事录主
2025-08-29 08:10:06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青梅侃史啊
2025-08-18 16:14:26
石榴立大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石榴,或能降低2种并发症

石榴立大功!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石榴,或能降低2种并发症

小舟谈历史
2025-10-18 09:25:25
被大陆立案侦查后,顽固台独分子沈泊洋到底有没有害怕?

被大陆立案侦查后,顽固台独分子沈泊洋到底有没有害怕?

总在茶余后
2025-11-02 00:34:57
五对夫妻的工地住宿舍,每晚轮流干活,女子坦言:夫妻都很自觉!

五对夫妻的工地住宿舍,每晚轮流干活,女子坦言:夫妻都很自觉!

第7情感
2025-09-16 13:36:45
爱车送去报废:这3个东西必须拆下来,不然你亏大了!

爱车送去报废:这3个东西必须拆下来,不然你亏大了!

生活魔术专家
2025-11-01 08:26:45
广州楼市10月大盘点,广州待售二手房从148133变成了147591套

广州楼市10月大盘点,广州待售二手房从148133变成了147591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3:50
万辆MEGA紧急召回!理想汽车承认:我们可能用了“假冷却液”……

万辆MEGA紧急召回!理想汽车承认:我们可能用了“假冷却液”……

DearAuto
2025-11-01 17:00:36
对“Hi! YOUNG 广州”的批评,有点过了

对“Hi! YOUNG 广州”的批评,有点过了

雷斯林
2025-10-31 17:43:41
2025-11-02 03:39: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incentive-icons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官方自媒体平台
743文章数 19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旅游
手机
亲子
健康
公开课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亲子要闻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不去医院就可看性别,还能给胎儿“打印”一张脸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