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史迹
编辑|古史迹
磨坊,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就有磨出现,一直到现在,依然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从最早的磨坊出现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磨坊在西方国家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欧洲磨坊
在西方国家中,磨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行业,就像我们中国人一样。中国人对于磨坊的使用也是十分普遍的,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有磨坊。
不过作为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行业,西方国家中的磨坊却并没有我们中国人使用得这么广泛。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磨坊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人力磨坊的出现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磨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最早的磨坊是由人来进行的,而这种人磨坊在当时就被人们称为“畜力磨坊”。
早期的人力磨坊主要是由奴隶来进行工作。奴隶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对粮食进行碾磨和加工。而这种人力磨坊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到了农业社会。
从最早的畜力磨坊,再到人力磨坊,这中间经历了大约一千五百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人们一直都是依靠畜力磨坊来进行粮食加工。虽然这种方式简单而又方便,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比如在夏季,粮食就会在一天之中被高温所蒸发掉;再比如在冬季,粮食不仅会因为寒冷而被冻坏,甚至还会发霉变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也一直在寻找新的办法。
直到中世纪时期,人力磨坊才得以出现并得到发展。不过这种人力磨坊存在着一些弊端,具体有哪些呢?
1、受季节限制
由于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处于一个寒冷的冬季,再加上欧洲中世纪时期还没有发明出比较先进的农作物种植技术,所以人们一般都是依靠畜力磨坊来进行粮食加工。
而这种畜力磨坊的效率比较低,所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再加上当时人们在进行粮食加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室内进行。这就导致了一些粮食在加工的时候不能及时得到干燥,这也导致了粮食容易发生霉变。
另外,由于当时欧洲中世纪时期比较寒冷,所以在进行粮食加工的时候需要将粮食加热后才能进行加工,这也增加了人力的负担。
所以说,这种人力磨坊虽然可以提高粮食加工的效率,但是却存在着一些弊端。后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又开始研发出了一些更高效的机器。
比如利用水力来对粮食进行加工。这种水力磨坊不仅可以提高粮食加工的效率,还可以避免人力资源被浪费。
2、消耗太大
虽然畜力磨坊比人力磨坊要更加方便一些,但是如果长时间使用的话,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耗费太大。据相关的资料记载,如果是一个人来操作的话,每天大概要用掉500到600升的谷物。
如果是几个人一起使用,那消耗就更大了。比如在中世纪时期,英格兰有一个城市叫做萨福克郡,它就是通过人力磨坊来进行粮食加工的。
在这个城市中有一家磨坊,这个磨坊每天只加工10吨的谷物,大约需要耗费2500升的谷物。
所以如果按照一天加工20吨的话,那消耗就会达到1200升。可想而知,这个城市在一天之内的消耗是多么巨大了。
其次就是消耗太大,也就意味着利润太低。虽然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粮食加工已经成为了一门非常赚钱的生意。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人力磨坊显然是没有什么利润可言的。再加上人力磨坊很容易受到天气和季节因素的影响。
如果粮食不能够及时被加工成面粉的话,那么损失就会更大了。所以为了减少损失和增加利润,当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将粮食卖给商人来获得利润。
3、卫生条件差
除了以上几点,人力磨坊的卫生条件也比较差。在磨坊中,粮食所处的环境比较潮湿,并且还会有很多灰尘。
不仅如此,老鼠等动物也经常会出现在磨坊主的家中。因此,这些老鼠就会将谷物作为食物吃掉。
这样的卫生条件,对于人们的健康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人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卫生条件。
首先就是要保证磨坊内部的空气流通。在磨坊内要经常开窗户,这样才能让空气进入到磨坊内部,并且也能将灰尘和杂质从窗户中排出去。
如果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那么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使用水或者其他物品来冲洗谷物。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将谷物上的灰尘和杂质清洗掉。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如果不经常清洗的话,那么这些水和灰尘就会成为细菌的培养基,从而导致人们患病。
因此为了保证磨坊内部卫生条件良好,人们也会经常清洗谷物。
畜力磨坊的兴起
畜力磨坊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但是,在西方中世纪时期,畜力磨坊的出现也与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西方中世纪时期,人们在遇到重大灾难之后,往往会出现大量的食物短缺问题。这些食物短缺问题大多来源于饥荒。
但是,面对这些食物短缺问题,人们也无法自己生产这些食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便需要将自己生产出来的食物卖出去,赚取一定的钱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便想到了用牲畜来磨粉以换取金钱。于是在宗教教义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养殖牲畜来帮助人们磨面。
不过在中世纪时期,宗教势力十分强大,基督教在欧洲各国拥有极高的地位。作为基督教主要传播的国家之一,其教会对于农业生产也是十分看重的。
在基督教教义中,人们通过对上帝进行祷告来祈求自己的丰衣足食。而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接受自己所祈祷的上帝,教会便开始提倡通过对牲畜进行祭祀来获得大量财富。
在基督教教义中,人们对于牲畜也有着一定的敬畏之心。如果通过祭祀来获得更多财富的话,那人们将会得到神灵更多地保佑。
在基督教教义中也多次强调:人类应当将自己祈祷到的上帝作为自己生活中最大的保护神来进行崇拜与供奉。
正是因为教会对基督教教义的大力支持以及教会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宗教影响力,在当时欧洲各国拥有极高地位的基督教成为了人们心中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而在宗教力量影响下,欧洲中世纪时期对牲畜进行祭祀这一活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公元12世纪左右,欧洲中世纪时期出现了第一个以动物为祭祀对象的节日——圣诞节。
在圣诞节时,人们会向自己所饲养的动物进行祭祀活动来祈求自己生活中最大程度地过得幸福与富足。
在圣诞节时,人们会购买大量食物来举行一个盛大聚会以庆祝圣诞节和庆祝一年中最大程度地获得幸福与富足。
在这样一个以动物为主要祭祀对象的节日中,人们自然也会通过对牲畜进行祭祀来获得更多财富。
在基督教教义影响下,欧洲中世纪时期对牲畜进行祭祀活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当时欧洲各地都出现了大量以动物为祭祀对象的节日。
水力磨坊的完善
随着水力磨坊的不断完善,它逐渐成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磨坊。因为这种水力磨坊相比于畜力、人力磨坊来说,能够更好地实现均匀的碾磨,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水力磨坊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将粮食以很快的速度碾碎。
因为它可以将粮食与水同时进行,所以在工作效率上也比其他类型的磨坊高得多。不过这种水力磨坊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缺点。
因为它使用的是水作为动力,所以在工作时,噪音也比较大。
同时这种水力磨坊是依靠水来推动的,所以一旦水位出现变化或者水发生了污染,都会直接影响到它的正常工作。
同时,水力磨坊主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也会在工作时尽量地榨取更多的粮食。这就导致了这类磨坊在生产过程中会大量地浪费粮食,使得磨坊主们的利润大大减少。
再加上当时社会上对于粮食与水资源不够重视,所以水力磨坊主们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来适应社会。
1、使用机械
水力磨坊虽然在后期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就一无是处。因为在当时社会上还有许多其他的磨坊。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磨坊中的磨盘。因为磨盘使用的是钢铁作为材料,所以在使用时能够很好地起到减震、防滑的作用。
另外,它还能很好地实现均匀的碾磨。同时,在磨盘上也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研磨孔。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粮食的种类与大小,将研磨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粮食与不同大小的研磨孔。
水力磨坊主们在生产粮食时,也会采用一些机械来代替人力、畜力和风力等动力来源。不过这类机械与其他机械相比,主要存在着一个缺点,那就是它使用的是水力作为动力。
所以如果在使用这种机械进行碾磨时,一旦水位出现问题或者水发生了污染,那么就会对粮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因此这类机械在使用时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维护与修理,以保证它能够正常地运转。
2、开发新的磨坊类型
除了水力磨坊以外,当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磨坊类型。例如,在瑞士地区,人们就修建了一种称为“风磨”的磨坊。
这种磨坊主要是使用风力来推动粮食的碾磨。因为在这种风磨中,粮食被吹到了磨盘上之后,就会被推动到碾磨的位置上,从而将粮食碾碎。
同时由于这种风磨可以带动粮食与水,所以能够提高整个碾磨过程中的效率。
随着风磨的不断发展,欧洲社会中的磨坊类型也变得越来越多。除了水力磨坊以外,还有畜力、人力和风力等各种磨坊类型。
因为在水磨中有一种特殊的装置,它可以将水吸入其中并不断地往前流动。在这个过程中,粮食与水也会被不断地碾碎。
不过由于水磨存在着噪音大和消耗水资源等缺点,所以在欧洲地区的发展并不是很理想。
风力磨坊的出现
虽然水力磨坊的效率比人力磨坊高得多,但是由于它是依靠水来推动的,所以也会对水造成污染。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没有办法解决水源问题,这就导致了这种磨坊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
而随着风力磨坊的出现,人们又找到了另外一种解决水源问题的方法。风力磨坊利用风力来推动,在工作时也不需要担心水的污染。
在工作效率上,它也要比水力磨坊高得多,所以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不过虽然风力磨坊有着很大的优点,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也有着一些缺点。
因为风力磨坊是利用风来推动的,所以它需要大量的风力资源,这就导致了它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来维持工作。
而且因为风力磨坊是依靠风来推动的,所以它在工作时会发出很大的噪音,这也导致了人们在使用这类磨坊时,经常会被吵醒。
所以从长远来看,它并不适合在一些人口稠密的地方使用。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风力磨坊也应运而生。与水力磨坊相比,风力磨坊就显得更加简单一些了。
与水力磨坊不同的是,风力磨坊就是利用风力来带动石磨进行研磨。
当时的人们将整个村落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在每个区域当中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地点。这个地点被称为磨坊,而磨坊的石磨也被称为风磨石磨。
每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地点来进行小麦和其他粮食的加工。而整个村庄所需要的粮食都是从这个固定地点运送过来。
通过风磨石磨来进行粮食加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问题。对于风力磨坊来说,它和水力磨坊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了风力来进行研磨。
水力磨坊之所以会被人们所淘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水力磨坊不够稳定。而风力磨坊则是利用了风来进行研磨,自然更加稳定一些。
虽然风力磨坊和水力磨坊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但是两者在当时都是被人们所广泛使用着的。不仅在西方国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我们中国也是十分常见。
不管是欧洲还是中国,都在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改变了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虽然磨坊业经历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但是它依然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所说到的西方磨坊业,就主要指欧洲中世纪时期磨坊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阶段后形成的格局。
作者观点:
磨坊,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经历了一段从人力到畜力再到水力和风力的过程。
最初的时候,磨坊只有人力和畜力两种工作方式,到后来,水力和风力的加入,使磨坊有了更多的工作方式。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工作方式,都不能很好地完成磨坊的工作。其中水力和风力的加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力磨坊”。
水力磨坊相对于人力和畜力来说,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它能够更加快速地将粮食研磨成粉末状。
其次它可以用来研磨小麦、燕麦和其他谷物。最后因为水力磨坊运行速度快、效率高,所以当时许多城市中都有水力磨坊的存在。
虽然水力磨坊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但是相对于风力磨坊来说,它在效率上还是要高很多的。并且当时水力磨坊还没有出现腐败的现象,这就是当时磨坊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
不过因为水力磨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以及所使用的电力问题等问题,在后来也就逐渐被风力磨坊所取代了。
直到现在,风力磨房还是以其独特而又高效的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