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甘肃、四川等9个省。黄河口镇出海。由于黄河流域位于耀淮北部,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冬季不仅雨水稀少,而且很多地区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0摄氏度以下,所以黄河会结冰。
黄河是全国第二长河,但其年均径流量在我国大江大河中明显“差强人意”,排在第16、17位左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量不是很高,而且在时间上相对集中,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从空间上看,流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之间,秦岭中部和下游靠近沿海地区可达800毫米以上,而靠近黄土高原和流经宁夏内陆、甘肃等地区。降雨量一般在150毫米以上。
从时间上看,每年6-9月的雨季黄河流域降雨量可占70%以上,而冬季12-2月仅占5%左右。众所周知,河流径流的补给无非是降水、雪山冰川融水、地下水、湖泊水库。盛夏时节,雪山冰川会给源区带来部分融水补给。入冬后,北半球的雪山和冰川都结冰了,无法提供融水。这段时间降雨很少。那么黄河在冬天是如何取水的呢?
有的朋友会说,冬天黄河的水都结冰了,不用补充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黄河的水虽然年年结冰,但一般都不是固态的冰,尤其是在中下游地区。冰只是表面的一层,冰下依然会有奔流不息的河流。公元2000年以前,由于气候变化和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增加,黄河在枯水期确实经历过几次断流。不过,近10年来,随着调水工程的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加强,即使是枯水期,黄河也从未出现断流问题。
那么,在枯水期,尤其是冬季,黄河的补水来源只能从该地区现有的水资源中寻找,也就是上述补水方式之一——补湖。在黄河流域,确实存在一些蓄水量非常大的湖泊和水库。例如,位于青海省上游龙羊峡的龙羊峡水库,总面积380平方公里,总库容240亿立方米。有190亿立方米的水。当径流较大时,起蓄水作用。当径流较小时,起泄水作用。仅龙阳峡190亿立方米的调节蓄水就占黄河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的三分之一,有这样一个天然调节池,黄河枯水期的径流将得到极大的保证。
又如位于黄河中游末端的小浪底水库,总库容125亿立方米,远期有效库容50亿立方米,水利水利泥沙调节库容11亿立方米。小浪底水库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可以获得大库容的水利枢纽工程。虽然在调水蓄水能力上远不如龙羊峡水库,但它是黄河下游,可以防止夏季集中降水的影响。它是保护下游亿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工具。
此外,黄河中上游还有很多中小型水库,如刘家峡、万家寨、石家滩、三门峡等。虽然有效存储容量小,但串联的综合调节功能还是不错的。在“老大哥”龙羊峡的统筹规划下,夏季的集中降水得以有效积蓄,枯水期再有序释放。在这些水库水位波动的循环中,黄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持续的内部补水。
所以在下游,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冬天,黄河还在结冰的情况下流淌,这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