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变成红巨星,直径会大大膨胀。在《流浪地球》中,人类制造了数万台行星发动机,打算用2500年的时间将地球从太阳系推向邻近的三恒星系,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实用,因为推力不够需要更长的加速时间,或者薄的地壳无法承受行星发动机的强大推力而导致地壳破裂。人类会早日结束这种尴尬的局面!所以人类必须换个思路!
既然地球是推不开的,那么人类只能在地球上或者其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考虑解决办法!
1.太阳的红巨星会膨胀到哪里?
天空中有一颗逼真的参考星。这是欧洲南方天文台利用VLTI光学干涉法获得的一颗类日恒星的红巨星图!天鹅座的π1Gruis!下图是它的红外波段成像!
这是一颗年老的红巨星,光度不稳定。它未来的发展会是一个行星状星云,因为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5倍,却膨胀到了太阳直径的350倍!如果按照π1来计算Gruis的质量与红巨星直径的比值,那么未来太阳中的红巨星大小大约是太阳直径的233倍!即半径达到1.62亿公里,超出地球轨道约1000万公里!你肯定认为地球会被太阳吞没吗?其实也不是,不然我们也不必讨论后续的话题了!因为太阳的直径扩大,密度降低,地球会迁移到更远的轨道,但地球可以免于死刑,活罪难逃!
地表温度达到恐怖的1330℃,人类该怎么办?
2.人类有多少种方法可以逃脱太阳这颗红巨星的魔掌?
1。藏在地下深处?
可能大多数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方法,那么理论上,我们需要躲到多深的地下才能躲避1330℃的高温呢?或许很难有参考价值,但地球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标准模型!
背后数千米的山脉可以隔绝数千度高温的岩浆。所以,从理论上讲,人类没必要躲得更深,几公里外就可以了,再深入一点也无妨!但有一个问题。比如南非3000米深处的金矿,岩石温度高达40度!人类很难承受这样的高温,所以强大的温度调节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但是有个坏消息,虽然在太阳红巨星时代末期,大约有30%的物质会丢失,因为它的密度降低,体积巨大,表面逃逸速度较低,所以地球移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根据英国皇家天文学会2008年发表在月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由于与太阳的潮汐引力相互作用,地球可能会被吞没!
2。地堡工程能否熬过红巨星时代?
《地堡计划》是为避免光粒子在《三体》破坏太阳而设计的经典剧情。当木星远离太阳时,利用木星巨大的身体作为保护,在太阳被光粒子摧毁时避免炽热的太阳物质影响巨型空间站!那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假设是否合理?
理论上是非常靠谱的,因为在红巨星时代,木星和土星都会升级到新的宜居带!人类继续在地堡计划中安居乐业?但实际上我们漏掉了一个重要的环节!那是太阳离开主序星后约12亿年的第一次氦闪,未来还会有许多氦闪!
氦闪:0.8-2.2倍的恒星因为不能燃烧氦而逐渐聚集在核心。外壳的坍塌导致核心温度升高,直接引发了氦气的燃烧,而且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超级能量就像一颗超级氦弹在太阳核心爆炸,大量的太阳物质会散落到太阳系内部空间,太阳系就此终结!因为这颗炽热的恒星物质会毁灭星球上的生命!既然此时地球已经被遗弃,地堡还能保得住吗?
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第谷超新星爆发扩散的星云中探测到弓形波特征,这是超新星物质爆炸撞击恒星后形成的!因为第谷超新星是典型的Ia型超新星爆炸,即白矮星吞噬恒星物质,达到钱德拉塞卡极限所引起的爆炸。在这个模式下,大部分都有伴星,有的被摧毁,有的幸存!第谷超新星的伴星幸免于难!
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太阳的氦闪光能量比超新星爆炸的能量要小得多。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微型超新星”爆炸。空间站应该能活下来!
3.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太阳进入红巨星时代?
事实上,即使逃过了太阳的红巨星时代,未来的白矮星时代也将是红巨星时代的反面。太阳缩小,变成一颗靠引力坍缩能和角动量继续生存的恒星!人类已经不能再待在太阳系中,搬到新的家园成为必然的选择!既然地球推不开,那么飞船推开哪里合适呢?
天苍五号,距离太阳12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0.75-0.78倍。它是一颗没有氦闪、表面活动非常稳定的恒星。这是人类最理想的宜居星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