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确实很厉害。他们不需要靠近某个星球来推测它的内部结构。前不久,我们刚刚介绍了天文学家推导出火星的核心结构。近日,另一组科学家再创佳绩,研究了更遥远的行星——土星,获得了对其核心的最新认识。
土星是距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与地球的距离超过10亿公里。当然,了解行星内部结构的难度不仅仅在于距离。就连我们脚下的地球,它的内部构造究竟如何,依然充满着未知。
当然,对于地球或火星这样的岩石行星,有一个非常关键和有效的方法来了解它的内部结构,那就是地震波。在地震期间,内部地震波将传播到地表。在繁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内部结构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这是科学家借机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
科学家甚至可以找到研究恒星内部结构的方法。它内部的波动会以亮度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我们可以察觉到的。
但像木星、土星这样的气态行星,除了距离远导致探测器数量相对较少外,也无法以地震波的形式探测到内部结构。同时,它们本身并不发光,这让科学家们感到很棘手。
好在科学家们很聪明。他们总能找到各种方法来完成那些常人几乎不可能回答的科学探索。科学难题。
近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利用土星周围巨大的土星环,实现了对其行星核心的解析。
有意思,为什么土星的外部结构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它的内核?
其实他们使用的原理类似于岩石行星的地震波。加州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吉姆富勒解释说:“我们已经将土星环等同于一个巨大的地震仪来探测行星的内部。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研究气态行星的内部结构。地震探测,结果非常令人震惊。”
对于这种研究,科学家们有一个专门的名字——kronoseismology(环震学)。
我们知道,土星环是土星最大的特征。乍看之下,土星的光环很大,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其实是一个整体结构,由多个环之间被许多环缝隔开,最里面的环被称为C环。
科学家对土星环的形成提出了许多理论。一个被更广泛接受的理论是,一颗行星闯入土星的洛氏极限并被撕裂形成土星环。
不过,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认为,经过观察,土星的C环不太可能是由卫星形成的,而是由土星内部结构的振动形成的。鉴于此,他们认为C环是研究土星内部振动的绝佳观测对象,进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星的内部结构。
在分析C环时,研究人员发现其振动频率不符合之前土星的内部模型。低得多,促使他们重新考虑土星的内部。
通过从新分析中限制土星的核心,研究人员重新描述了这颗气态巨行星的核心结构。此前,科学家们认为土星的核心和外层结构层次分明,重元素集中在核心。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土星的核心是一个弥散结构,体积比想象的大得多,因此密度更小,这意味着土星核心的成分比之前认为的铁和镍要轻得多。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认为土星核心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中混杂着冰和岩石。土星的整个核心向外扩散,研究人员将其核心描述为“一团淤泥”。
我们通常形容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鸡蛋,最外面的壳是薄壳,中间的蛋清是地幔,最里面的蛋黄是核心。地幔和地核之间的界限就像鸡蛋的蛋黄和蛋清一样清晰。
以前科学家们认为土星的内部结构也是这样的,但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它更像是一个蛋黄松散的鸡蛋:最里面是蛋黄,外面是蛋黄是蛋黄和蛋清的混合物,最外面的蛋黄比例越低,越是蛋清。
从数据来看,土星核心的范围从中心一直延伸到土星半径的60%,也就是说,土星核心的半径约为36000公里——几乎是地球的6倍!它的质量也很大,大约是地球的55倍,其中冰和岩石的质量是地球的17倍,约占整个土星核心的1/3。
除了这些惊人的数字,更关键的问题是:土星的这个内部结构对以往的行星形成模型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科学家认为,在原始星云中,一些粒子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结合,造成引力不平衡。结合在一起的粒子会产生比较强的引力,吸引自己周围更多的碎片,于是引力越来越强,吸引越来越多的物质,最后形成行星。
按照这个理论,在木星和土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的形成过程中,较重的物质会逐渐下沉,相对较轻的物质会浮到顶部。之所以大家认为土星的内部结构和地球一样清晰,也是有根据的。
那么,如果土星是这样形成的,为什么它的行星核心会形成今天这样的弥漫结构呢?
研究团队推测,或许是土星内部发生了对流,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构。不过,目前一切都还只是猜测,研究团队希望继续观察其他土星环,以更好地了解土星的内部结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