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对于有孩子的人而言,教育孩子是他们的头等难题,而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深深地困扰着所有的父母,那就是孩子的拖拉磨蹭。
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但是讲道理,对方也很难理解。
所以,很多家长每次遇到孩子磨蹭的时候,就摆出一副恶狠狠的样子出来,以此来震慑孩子,让他们乖乖听话。
像什么“快点,我数三个数”, 成为了每位家长对孩子说的口头禅。
但是这些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要想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对症下药。
我们得要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磨蹭,只有了解了原因,才能“药到病除”。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具体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孩子的拖拉:
第一种就是天生的慢性子,有的孩子就是天生活泼好动,有的就是喜欢安安静静地坐着,所以做事情慢一点不是因为他不想做,而是因为这就是他的节奏。
第二种就是对所要做的事情不感兴趣,比如说吃饭,穿衣服,起床,他们不想要干这些事情,所以会表现出慢吞吞的样子,这其实是一种抵抗。
第三种在现在也很常见,就是由于父母小时候得太过宠爱,什么都帮孩子包办好,这就导致了,等他们大了一些,想要让他们独立去做事的时候,根本不愿意动手。
第四种,也是最重要一种,就是缺少时间观念, 因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对时间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他们不知道五分钟是多久,也不知道三十秒是多少。
时间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家长要付出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
在了解了孩子做事拖拉的最常见的原因之后,我们就来讲讲家长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不好的行为。
一、提高孩子的兴趣
孩子对他有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慢吞吞,比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
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三催四请,直到你急得要发火了,孩子的动作才稍微快一点。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让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最好先提起他的兴趣。
比如让孩子去洗自己的小手帕,可以提出洗完手帕后你可以看动画片这类的激励措施,让孩子积极行动起来。
二、 减少抱怨,降低期待
许多家长在孩子刚开始拖拉的时候,就变现出很大的不满,他们急切的希望孩子能够懂事,能够做个乖孩子。
我能明白家长这样的心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则会让他们不知所措,于是他们默不作声或者大声哭闹,和家长进行对抗。
事实上,家长们应主动给孩子做减负工作,让其拥有足够的时间专注做好某一件事。
同时,家长们要减少唠叨,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和期待。
以免造成希望越大而失望越大,进而对孩子发脾气以及不停地催促。这样反而会让孩子心生烦躁,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上面提到,孩子拖拉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时间观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家长们可以尝试着教孩子学会看简易的钟表,并在孩子要做某一件事之前限制他必须在哪个时间点完成。
比如,“今天你要在13:00到13:30进行午休”,家长还可以在时间节点上加上更为具体的时间,比如“今天的13:00到13:30是你的午休时间,等你睡醒了刚好就是你喜欢的动画片播出的时间”。
这会让孩子对时间点有了更为形象生动地理解。
除此之外,家长们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每天的时间安排计划表。让孩子明白一天中每个时间段该做的事。
比如,睡眠时间、吃饭时间、娱乐时间、学习时间等等,并让孩子懂得做事有个先后顺序,轻重缓急。
长此以往,孩子便会慢慢掌握做事的节奏,不再拖拉。
孩子爱磨蹭不是啥毛病,找到原因很好解决。
关键是,家长们要有耐心,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