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中旬的一天,公安部刑侦局和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几位便衣民警,在四川南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精干警力的协助下,前往仪陇县新政镇,对涉嫌在北京冒充中组部领导,诈骗他人巨额钱财的仪陇籍骗子杜太平的履历展开调查。一出务工农民在京城“卖官鬻爵”的丑剧,由此惊曝在家乡人民面前。
贪官落马牵出超级骗子
四川省犍为县副县级领导王路长,本来年富力强,政绩颇佳,已在组织部门的考核提拔之列。但官迷心窍的他,为了早日擢升高位,竟专程来到北京,寻求靠山,想通过走“上层路线”来实现自己升官的梦想。2005年春天,王路长经过他人介绍,终于傍上了自称是中组部某处处长杜太平的“大树”。
这天晚上,王路长在北京一家五星级饭店宴请杜太平。年逾半百的杜太平,面色红润,大腹便便,一副位尊权重的显贵派头,但在家乡人面前,却丝毫没有“官架子”。在几位四川老乡的陪同下,乡音未改的杜太平,亲切地与王路长拉起了家常,这让将他这位“中组部要员”奉若神明的王路长,顿生受宠若惊之感。
酒至半酣,杜太平显得好生高兴,拍着王路长的肩膀说:“我恁大一把年纪了,过不了几年就要退下来,很想趁这机会帮老乡们办点事。你有啥想法,尽管向我提!”
王路长喜出望外,赶忙嗫嗫嚅嚅地说,想请“杜处长”帮忙,动一下自己的位子,到乐山市里去“发展”。
杜太平爽朗地笑起来,连声夸奖王路长“志向远大,有上进心”。但对于自己如何帮助王路长调动他却只字不提。这时,一名年轻貌美的女服务员进来上菜,杜太平两眼围着她转了好半天,一边抛出了俗不可耐的“黄段子”。
混迹官场多年的王路长对杜太平的醉翁之意心领神会,连忙叫酒店服务员找来几名风骚妖冶的“三陪”小姐,陪杜太平饮酒助兴。
美女到场,杜太平兴致高涨,连声称赞王路长“生活上不拘小节,是个适合办大事的人”。饭后,杜太平假称饮酒超量,一副东偏西倒摇摇欲坠的样子。王路长赶紧安排一位陪酒女郎上前搀扶,二人勾肩搭背进入了他预订的房间“休息”。见“杜处长”完全把他当作了“自己人”,王路长恍惚感到眼前铺展出了一条飞黄腾达的升迁之路,得意忘形地搂着一个搔首弄姿的陪酒女子,进入另外一间预订的房间,去郊仿“杜处长”的作派去了。
此后,王路长又数次进京,先后向杜太平行贿50万元,请他“多多关照”,向有关部门“打声招呼”。杜太平照单“笑纳”后,叫对方回去“静候佳音”。
事有凑巧,不久后王路长从犍为县跃居乐山市某局一把手的“肥缺”。这本来与杜太平毫不相干,但王路长深信是杜运作的结果,自认为中央有人保护的他,感到手中有了“护官符”,为了收回“买官”成本,利用一切机会肆无忌惮索贿敛财,上任仅半年时间,他那双贪得无厌的黑手,就搜刮了200多万元“飞来横财”。
王路长雁过拔毛的行为引起许多人强烈不满,举报信雪片般飞向省、市纪检部门。
2006年6月,王路长被宣布实行“双规”,随后又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身陷囹圄,为求立功以减轻刑罚,王路长向办案人员主动交代了自己曾向中组部某处处长行贿50万元的犯罪事实。乐山警方立即向中组部和中央纪委报告了这一重大案情。中纪委旋即安排人员进行调查,但中组部却根本没有杜太平其人。调查人员估计这可能是骗子的“杰作”,于是将此案移交给公安部侦办。北京警方接案后,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缜密侦查。很快冒充中组部高官行骗的仪陇农民杜太平落网,他招摇撞骗、腐化堕落的丑恶行径也浮出了水面。
落魄民工变身“中组部处长”
杜太平本是仪陇县新政镇农民。1999年夏天,他离别妻小,前往北京“淘金”。年过五旬的他,并未找到心满意足的美差,便到一些仪陇籍老板承揽的建筑工地找活干。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加之粗通文墨,杜太平在有些老板手中转包到部分零杂活,然后再分摊给民工,从中赚取几个子儿。就这样,他成了一个小包工头。两年后,杜太平手头有了点积蓄,变得不安分起来。2001年,他在一家歌厅认识了一名年方二十的伴舞女郎苏媚春,交往不久便将她包养起来。
一人挣钱两人花,何况“二奶”胃口大,杜太平很快感到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开始思量通过旁门左道来充实自己的腰包。工人们聚在一处,时常摆些地方上的官员到京城跑官闹笑话的“龙门阵”,这触动了杜太平成天围着“钱”字运转的神经,于是脑筋急转弯,打起了冒充领导干部行骗的如意算盘。他身体略微发福,面皮又很白净,稍稍打扮,还真有几分“官相”,于是摇身一变 ,“中组部要员”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2004年2月,衣着光鲜、油头粉面的杜太平带着靓丽妖娆的小蜜苏媚春,驱车来到建筑工地上,满面春风向老乡们发起了“中组部某处处长杜太平”的名片。随后,他请众人来到一家大酒店开怀畅饮。这等派头使没见过多少世面的老乡信以为真,杜太平发迹的“传奇故事"迅速传遍了工地。
为了揽到更多的“生意”,杜太平印制了大量名片,一遇到四川口音的人,便忙不迭地散发,并许愿说朋友如想调动,包在他身上。
杜太平凭空编造的“神话”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些川籍老乡的宴会上,杜太平居然成了座上贵宾,夸夸其谈地为主人撑起了门面,一通神侃海聊,什么某某省市某要员都是他考查提拔的,唬得不明真相的老乡们肃然起敬。连在北京一些重要部门任职的人,也以为杜太平来头不小,不时托他为进京跑官的亲友帮忙,杜太平从中捞取了不少好处。犍为县领导王路长,就是这样一个冤大头。
收到王路长进贡的50万元巨额贿金后,杜太平与苏媚春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早把王路长的事忘到了爪哇国去了。然而,半年后的一天,他却接到了王打来的感谢电话,说他如愿以偿到市上当起了局长。杜太平信口胡诌了一番这是自己多方运作的功劳,然后叫王好好干,今后还会继续提拔他。
杜太平成功提拔王路长当局长一事,在北京的川籍老乡中口耳相传,四川各驻京办事处纷纷与他攀起了关系,杜太平一律来者不拒。派头十足的他,有时消费完毕,还会通知某某办事处主任前来买单。
屡屡中招拷问官员心态
让杜太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知名度提高后,虽然为其行骗打开了方便之门,但也给警方迅速破案创造了契机。
2006年8月初的一天,杜太平正搂着苏媚春在豪华宾馆睡觉,忽然接到电话,对方操着亲切的四川口音:“杜处长吗?我是四川来的,想请你帮帮忙! ”又遇到大生意了!杜太平喜不自禁地爬起来,穿戴整齐后,精神抖擞地拉开了房门。然而,迎接他的是几名威严的便衣男子和一副锃亮的手铐。
杜太平的行骗手段十分低劣,他在大吹大擂时往往漏洞百出,常识性错误比比皆是,例如他一直就搞不清局司处等行政级别,但耐人寻味的是,包括一些级别不低的“京官”在内,从未有人戳穿他的谎言。
北京市公安局一位办案民警对此深有感触地说,一些行政官员面对加官进爵的诱惑,急功败智,丰富的生活积淀常常变得很苍白,因此这类人更容易受骗。
杜太平归案后的一句话更令人深思:我本来只想骗骗小人物,搞几个小钱糊口,没想到大干部都要上当,而且出手更大方,我只好照收不误。
令警方诧异的是,杜太平前后骗取了60多万元,竟没有给家人汇过一分钱,全部在外花天酒地挥霍一空。
他有3个子女,都在上学,家里一切负担均由年老的妻子承担,因入不敷出,住房拆掉后,一直无力修建新房,一家四口只好租房居住。杜太平离家整整7年,最后3年却从来没跟家人通过电话,妻子儿女还以为他早已客死他乡了。
(除杜大平外,其余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