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失陷多多良滨谋神离世高桥统虎背景科普:火枪传入日本
在毛利元就策划下,1568年2月立花山城的城主主立花鉴载受再次反叛大友家,并将立花山城打包送给了毛利。
这里为什么说又?因为早在三年前1565年立花鉴载就割据城池反叛,最终道雪奉大友宗麟之命将立花山城攻下,并俘虏了立花鉴载。大友宗麟念“立花”乃大友家重要家族才没将其斩杀,当然这里面更多是政治考量这里不多说。总之立花鉴载依然可以管理立花山城。
上期介绍了立花山城的历史,这里介绍下“立花”这个日本姓氏的由来。在日本中世纪,九州豪门望族大友家的大友贞载建造立花山城后,从此以这座城堡的名字“立花”作为姓氏。立花家就此成为大友家的重臣,也就是说立花家算是大友家支脉。
而大家熟知的日本战国名将立花宗茂以及今天日本的立花姓氏其实是和“立花”姓原来是没啥血缘关系的,很显然是过继过去的,这些我们后面再说。
就在1568年2月,立花鉴载再次反叛后,他麾下的两个家臣因为贯彻对大友家的忠义不支持立花鉴载的背叛,所以遭其杀害。后来这两个家族的人都投靠了道雪,这两个家族分别为荐野和米多比。
4月6日,毛利家大将清水宗知率领八千余名士兵前去支援立花鉴载。这个清水宗知的弟弟就是在丰臣秀吉水淹高松城期间在船上切腹的清水宗治。
立花鉴载跟清水宗知还联合了高桥鉴种等已经反叛大友宗麟的势力,共齐聚1万多人在立花山城。
大友宗麟得知立花鉴载再次谋反消息后,他很快再次派道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于是从4月24日开始,大友军3万人对立花山城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包围战。
到了7月23日,大友军再次成功克复立花山城。城破的立花鉴载只能带着十余人逃亡,他为了不落在道雪手里便只能自裁。立花鉴载的死亡标志着当时立花家血脉已经断绝。
而原来负责支援立花鉴载的清水宗治还企图夺下立花山城,并率军继续和道雪作战。双方经过几轮交战,在8月14日清水宗知被道雪给击败,他率领残兵败将逃回毛利领地。
就在道雪这边取得作战胜利时,另一边大友军于8月19日攻陷了古处山城,城破后秋月种实再次逃亡毛利那边。
此外大友宗麟还降服了另一个反大友势力,反大友势力可谓倒的倒,降的降。
在大好形势下,大友宗麟应该集中精力对抗东边的毛利元就来犯,以防毛利势力再次渗透北九州。但这时大友宗麟却将注意投向了西边的大名——龙造寺隆信。
下面介绍下龙造寺家族。首先历史上有次蒙古入侵日本即13世纪发生的文永弘安之役。当时一个叫少贰的家族作为地方将领在九州抵御蒙古入侵。
作为九州的名门望族少贰家后来在战国时代势衰,家主少贰冬尚被其家臣龙造寺隆信所逼死。少贰家便族流浪四方。
而少贰冬尚的弟弟少贰政兴流落民间,他向肥后、筑前等地方豪族求助希望他们帮助自己从龙造寺那里光复家业,少贰冬尚还向大友宗麟求助过。
大友宗麟为了独霸九州,于是打算以帮助少贰家的名义来遏制龙造寺隆信。
1569年正月,大友宗麟便率领大军向西进攻龙造寺。大军很快包围佐贺城,佐贺城危在旦夕。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毛利元就见大友家主力出征龙造寺。于是他派两个儿子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率领4万人大军进攻大友领地,这次目标依然是立花山城。
4月15日,立花山城就深陷毛利大军的包围。就在被围城三天后,大友宗麟听取道雪建议,于是先跟龙造寺和谈,然后开始撤军回援。
因为毛利军的入侵,大友领地内又掀起一阵叛乱,过不多久,立花山城也失陷了。而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也早已在立花山城做好提防大友军反攻的准备。
这年毛利元就也已经72岁了,算是非常高龄了,就是现代社会不少人72岁能自己行走就不错了,还有甚者神志不清。此刻毛利元就仍还能指挥攻城略地。
这也说明他想在剩下光阴里再次扩大地盘。而北九州他已经和大友宗麟打了陆续十年,也是该有个结果了。
博多湾(はかたこうHakata-kō),是今日福冈市的港湾。7、8世纪时遣唐使就从博多湾出发来到中国大陆。13世纪时,镰仓幕府武士便在博多湾激战蒙古入侵者。为了抵御蒙古入侵,镰仓幕府还在博多湾一带修筑了长长的防御工事——元寇防磊。
在1569年的5月5日,大友宗麟集结3万余人大军在博多湾集合。向北进发重夺立花山城。
但大友宗麟等人发现这次再夺立花山城难上加难,先不说对手早已做好准备。这回还有一个大麻烦摆在他们面前,便是一条名叫多多良川的河。
多多良川从箱崎码头的边界注入博多湾流流往大海,流路延长17.4km。渡河不困难,但多多良川却是个潮滩。人在潮滩只能勉强维持行走,更别说进军杀敌。
所以毛利军只要在多多良川以北松原一带用弓箭或则火枪居高临下狙击,就足够把大友军永远困死在河对岸。更别说接近立花山城了。
但这毕竟是打仗,不是想简单就简单的,没得挑选余地。大友军只好硬着头皮上了,5月13日大友军开始尝试渡过多多良川向北推进。
果不其然,对岸毛利军无情地将这次行动给粉碎掉。但大友宗麟没有灰心,他又下令军队发起冲锋。
从5月13日到5月18日五天时间,大友军连续发动17次渡河进攻,但都以失败告终。除了留下遍地的武士尸体,其他一无所获。
到此为止,大友宗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道雪身上了。如果道雪没有办法,那真的别无他法。
而道雪这时候动用他800人的王牌火枪队。大家知道火枪已经是日本战国时代士兵的主流兵器了,那么道雪的王牌火枪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这里不得不先提当时火枪射击步骤。第一步是士兵先将合适份量的火药倒入枪中。这步最为重要,如果士兵倒多了会火枪就会炸膛造成自己受伤甚至死亡。但如果火药倒少了,火枪就没有威力了。
第二步便是扣动扳机,向敌军射击。
一个熟练的士兵完成这两步需要60秒,这两个步骤就考验士兵的能力。尤其第一步士兵需要在有限时间精准计算出倒入火枪的火药量。
而道雪的火枪队有个当时大多数人没有的一个零件早込(早合),这个早込的作用就是提前将预算的火药量固定好,这样可以省去计算火药量的时间,早込也算是现代子弹的雏形。
简而言之,就是有了早込,道雪的火枪队射击可以直接跳过第一步,要知道战斗中每分钟都很宝贵。
5月18日,大友军第十八次进攻开始了。这次道雪亲自投往前线战斗。虽然潮滩寸步难行,但是大友军士兵自从有了早込,火枪射击速度比以往快了不少。
再加上此战渡河的大友军运用了道雪创造的“三段式”连续火枪射击战术,可以使得士兵们保持源源不断的射击。讲到这里是听上去和织田信长开创的火枪三段击差不多。
实际上在日本最早运用三段击战术的并非织田信长,早在这次多多良滨之战道雪就已经运用,这套战术比长篠之战还早了六年。
此时镇守松原一带的正是毛利军大将小早川隆景,作为毛利元就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智谋虽不及父亲和另外两位兄长,但在那个时代也算一流智将。
但在大友军的绝对火力面前,即便在高明的战略也没法奏效。小早川隆景的部队道雪三段击给大破之。挨了顿火力后小早川隆景被迫撤退。
就这样大友军在道雪指挥下终于渡过看似不可能渡过的多多良川河,并成功占据了河北的松原。
但立花山城仍被毛利两川占据着,而且此次渡河战斗大友军也损失不少,加上这次总共连续18次进攻了。大友军可谓强弩之末,也难以继续攻打城堡,大友宗麟和道雪只能跟毛利两川对峙着。
这时候大友宗麟另一名家臣提了个建议[毛利元就策反我们领地的人闹事,我们也策反他们领地的人闹事」。
上期文章介绍到毛利元就蚕食了大内家的地盘,于是大友宗麟将大内家族的大内辉弘送到原来属于大内,现在属于毛利地盘的周防,并资助他复兴大内家,说白了就是搞事情。
但毛利元就仍然不肯放弃立花山城,估计此刻他想只要再坚持一把就能把北九州拿下来,完成十年来的夙愿。所以一时没有顾及大内辉弘暴乱。
就这样毛利军继续赖在立花山城,直到10月份。山中鹿介为首的尼子家复辟势力在毛利地盘内事情越搞越大。毛利元就总算受不了了,他终于决定放弃在九州的战果,然后撤军!
这意味着毛利元就过去十年对大友家取得战果统统都要放弃,在九州的苦心运营也化为泡影。
其实一开始毛利元就也不想撤军,尽管后方越搞越大。但是他的儿子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力谏下才选择撤军。最终毛利元就抽调吉川元春前去平定大内辉弘之乱,小早川隆景则负责殿后。
见毛利撤军,道雪决定发动追击。毛利军从撤退演变为溃退,这一过程损失了3400人。毛利军就以这样方式离开了九州。
此战是为多多良滨之战,以大友军胜利,毛利军失败告终。战后毛利不但放弃了立花山城,还放弃了先前占据北九州的所有据点。就这样毛利势力被彻底驱逐出了九州,大友家进一步奠定了在北九州的霸权。
还有人称多多良滨之战是16世纪九州最大规模的合战。多多良滨之战相对冷门,甚至在日本那边名气都不算大,毕竟人们焦点都在东国(本州岛东部)争霸那块,也就是织田信长、武田信玄等大名逐鹿。
像西国(本州岛西部、九州岛)这边,比如毛利、大友、龙造寺等大名争霸关注度实在不够。但事实上战国时代西国发生的战役同样精彩,而且战术水平相比东国甚至更高!
比如上面提到1569年时候九州地区就已经使用火枪三段击战术,比长篠之战还早了六年。这也不是奇怪的事情,毕竟九州岛最先引入火枪,所以也能把火枪玩出新花样。
这次系列文章主要背景就是日本战国时代西部大名的故事,当然主角是立花家。
多多良滨之战后,毛利元就没再领兵攻打过大友家,也没再亲自统领其他作战行动。因为身体真的老化了。而他已经将毛利家主位置传给了他的长孙毛利辉元。
毛利辉元已经18岁了,而且还有两个叔叔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辅佐处理毛利家大小事务。所以毛利元就不用操心后事。
所以多多良滨这场败仗成了毛利元就一生中最后一战,他输给了大友家,准确说是“雷神”道雪。道雪使得毛利家染指九州的霸业破碎了。
即便如此,用兵方面毛利元就,根据各种文书的统计,其一生合战次数超过200次,这在战国时代是相当少见的。(当然也有说法把他的合战次数压缩到了48场,其中赢了43场,胜率依旧是最高的),且屡出奇计。
而毛利元就的败仗也是非常少,日本人统计出来只有5场,多多良滨之战是其中一场。而无论是5/48,还是5/200,这在日本战国的失败率都是相当小的。
毛利元就与武田信玄、上杉谦信被人列为战国时代前三杰,但光从胜率而言,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加起来战绩都不及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晚年曾找京都名医曲直濑道三为他治病,1571年春天。在名医曲直濑道三的治疗下,毛利元就身体竟然奇迹般康复。为此他非常高兴,还特地举办了一次花宴,邀请各路人士参与。
但就在1571年的夏天,毛利元就身体突然再次恶化,这次一病不起。6月14日,毛利元就病逝于吉田郡山城,享年74岁。
一个时代结束了;毛利元就病故后,小早川隆景雇佣了数百名僧人为父亲举办了盛大的葬礼法会。周边大名也纷纷派人吊丧,就是远在关东的上杉谦信也派人悼念。
毛利家一开始也就统治着安艺国的其中小一片地方,经过毛利元就多年滚打兼并了十余国,使得毛利家成为西日本最强大名,甚至可以尝试统一日本。
毛利元就其一生出奇谋无数,早年甚至有在日本华人朱良范曾为毛利元就观卜面相,称赞他有唐太宗、宋太祖之相,不可小觑。
视线回到大友家这边,多多良滨之战后,毛利势力彻底退出北九州。反大友势力也陆续被扑灭,如秋月忠实向大友宗麟投降。
高桥鉴种叛乱也被大友军平息,岩屋城和宝满城也于1569年战后夺了回来。大友宗麟将高桥鉴种驱逐出了高桥家,这样高桥家就没有家主了。
但大友宗麟仍需要有一位高桥家主,他首先选择了自己的重臣吉弘鉴理(立花宗茂的爷爷)。但吉弘鉴理当时也已经病重(1571年就去世了)。而吉弘鉴理长子镇理需要继承吉弘家业,所以只能由次子吉弘镇信入高桥家族籍。
吉弘镇信从此更名为高桥绍运,并成为岩屋城和宝满城的城主。这年他21岁,上期文章说过他就是千熊丸(立花宗茂)的父亲。
处理完高桥家的事情,接下来是立花家。前面提到立花鉴载已经死亡。立花家也失去当主,大友宗麟也不希望家主空着,于是他希望得力重臣道雪入立花家族籍。
但是道雪却非常不愿意,因为立花家是叛徒,他非常不愿意享有这个姓氏。但大友宗麟毕竟是主公,在他再三恳求下,1571年道雪只能入籍立花家,从此他名为立花道雪(TachibanaDōsetsu)。道雪原来的家臣也都自然成为立花家臣。
就这样立花家和高桥家已经彻底脱胎换骨,两家依然是大友家坚定的侧翼。立花道雪和高桥绍运两个人也是大友宗麟后半辈子最为重要的两个家臣,两人合称“大友双壁”。
立花道雪成为立花家主,搬到立花山城居住后,他依然瞧不上“立花”这个姓氏,据记载他一生从未自称过“立花道雪”。
为了不被外人叫立花道雪,1575年他将立花家督位置传给自己年仅7岁的女儿立花誾千代,女城主在日本战国时代少见,如此年幼的女城主更为少见。
而立花誾千代就是立花宗茂将来的妻子。
1577年,博多湾。不打仗时候这里热闹非凡,除了大阪附近的堺外,博多湾是日本最繁华的外贸商口。这里不但可以买到来自中国、朝鲜,还可以买到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商品。
硝石这种重要商品也是通过这里和堺购买,许多大名军队其实不缺火枪,但是缺少装填弹药的那种硝石。没有硝石,火枪如同摆设。大友宗麟靠此赚了不少钱。
而岛井宗室的家族世世代代在博多经营,因为宁波之乱(指的是大内和细川两家使团在明朝内地杀人放火),明国一度断绝了和日本的贸易。而岛井宗室仍然有跟明国和朝鲜贸易的渠道。
岛井宗室由于是商人,再加上他还有茶人的身份,能经常进出京都。所以他对日本各大名的事情知道甚多。甚至对明国和西洋诸国事情也略知一二。
这日由布惟信和小野镇幸这两名立花家臣来到岛井宗室的商铺,找店长本人谈新进一批火枪的事情。谈完一阵后岛井宗室让这两个人在一旁等待。
等待过程中,店铺里走进一名身体强壮的少年。一眼看上去十余岁模样,可他只是身体长得快,届时才十岁。由布惟信认得他,他是高桥绍运的长子高桥统虎。
自从高桥绍运继承高桥家后,2岁的千熊丸也搬到宝满城居住。后来千熊丸被命名为高桥统虎。
往后在小统虎在山间接受父亲高桥绍运的各种魔鬼训练。当他6岁时,要求必须打败比自己大四岁的人,打败后,再打大六岁的,又打败后,再找大八岁的,直到打败大十五岁的才告一段落。
经过长期培训,小统虎能轻易使弓箭射落10米远的小鸟。文学方面,高桥绍运要求小统虎每看一本书便要去跟明白这本书的人反复简述其大纲,之后又进行背诵,直到能用书中的例子说服别人为止。
另外高桥统虎还被要求熟读各种兵书,并且学习火枪射击,在如此教育下,高桥统虎八岁时候便能拉开筑前这个地方所有的弓,辩论和见识也远超同龄人。
高桥统虎此番前来目也并非采购,而是他要通过岛井宗室学习茶道以及从中探知日本各大名的情势。岛井宗室和小统虎有渊源皆因为认识他的伯父。
岛井宗室在百忙之中仍愿意和高桥统虎交谈,这次他向小统虎讲述关东地区大名的事情。高桥统虎听得聚精会神,待岛井宗室讲完。高桥统虎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他说:“我在街上听人说现在上杉谦信大人病得很重,如果他去世,那么上杉家将缺少核心力量,信长包围网的力量又薄弱了些。”
由布惟信和小野镇幸听完高桥统虎发言后大吃一惊,竟然没想到此话出自十岁小孩之口。对天下大势看得竟比一些大人还透彻,不愧是将来要继承高桥家的人。
反观一些大人在这事儿上却糊涂的很,比如大友宗麟。
自从多多良滨之战后,九州九国,大友宗麟就占据了六国,当之无愧九州岛霸主。此时大友家总石高110万,大友宗麟势力在日本仅次于织田信长、上杉谦信、北条家。甚至略超武田信玄和毛利辉元。
就在1570年,大友宗麟再次对龙造寺隆信发动战争,他派弟弟大友亲贞率领六万人大军进攻。而龙造寺仅以5000人迎战,但在龙造寺家将锅岛直茂统领下竟然奇袭击败大友军,并且阵斩了大友亲贞,锅岛直茂也一战成名。
但今山之战对大友家打击只是皮毛伤,但大友宗麟也并未深刻反省自己。尤其1571年老对手毛利元就去世后,大友宗麟开始日益贪图享乐,甚至开始横征暴敛。
某日,立花道雪招来京都有名的“白拍子”至立花山城中表演并举行宴会,大友宗麟因此至立花山城参加。
就在喝酒之时,立花道雪突然以悲伤的语调恳切的对大友宗麟说:“现在我们的西边有龙造寺,南面则有岛津家;如果主公您不理会这强敌环伺的处境,继续沉迷酒色,将会辜负一众家臣对您的期望,而他们亦会离您而去。”
但大友宗麟并未听取意见,而后立花道雪经常劝谏大友宗麟,所以大友宗麟怕了,经常躲着立花道雪。
想到这里由布惟信和小野镇幸不免开始为立花道雪分忧,目前大友家依然制霸九州,大友宗麟若还不回头是岸,恐怕难以面对未来的敌人……
1543年8月25日,一艘葡萄牙船漂流到了九州南部的种子岛,船上有一百多人,其中有一位明朝的儒生,名叫五峰。船上有火枪,种子岛的岛主种子岛时尧从葡萄牙人那里购得两条火枪。
然后种子岛时尧让筱川小四郎学习了火药的制造方法。纪伊的根来寺的僧人杉坊听说此事后,来到种子岛。种子岛时尧给了杉坊一条火枪,并且传授给杉坊制造火药的方法。于是,火枪传到了京畿地区。
就在一年后1544年,又一艘葡萄牙船又来到日本,船员中有铁匠。日本人向葡萄牙船员学会了制造火枪的方法。于是,日本国内开始生产火枪。和泉有一个名叫津田的人来到种子岛,学会了火枪的制造方法后,回到了和泉,火枪、火药的制造方法传到了近畿、关西。
以此为基础,日本人开始制造大炮。另外,种子岛的商船有的漂流到伊豆国,日本船员松下五郎三郎手中拿的火枪引起了当地人的好奇心,于是火枪、火药的制造技术也传到了关东地区。
由于火枪的传播,日本人的战术水平大大提高。在此之前,日本军队都是使用弓箭。火枪传到日本后,逐渐代替了弓箭。之后,在两军开战时,首先让火枪队向敌人射击,之后才让扛着长枪、长剑的士兵进行肉搏。总而言之,火枪给日本的战争带来了重大的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