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能够给印度带来好处吗?
据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美国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中国华为的所有联系,禁止包括英特尔和高通在内的美国供应商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
美方还在积极拉人入伙。在同荷兰、日本达成“神秘协议”限制对华出口芯片之后,美国又找上了印度。双方就在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展开合作达成一致。
美方将这描述为美印关系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印度也有心在上述产业有所发展。但这真的能够给印度带来好处吗?
同印度合作,美国瞄准中国
在胁迫诱拉日本荷兰入局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后,美国又有了新动作。这一次美国试图诱导入伙的对象是印度。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华盛顿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高层会议后,美国和印度官员1月31日达成一致,同意扩大两国在国防技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
这一回,美国似乎很大方。同印度官员见面会谈的,除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还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美光科技等美国企业高管以及大学校长。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图源:indianarrative
据《纽约时报》报道,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美方将努力推动印度建设先进的移动网络,并寻求在半导体生产方面的新合作,包括帮助印度加强芯片的研究和生产、解决监管障碍,以及印度人才赴美工作签证限制等。
沙利文对媒体称,继美印2016年达成核电合作协议后,此次建立技术伙伴关系将成为美印关系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当然,美国绝不会无缘无故为印度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
《纽约时报》提及拜登政府近一段时间来对中国在芯片等诸多高科技领域的限制,指出美国出于在这些领域同中国竞争的考虑,试图将某些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从中国转移至印度。“我们在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担心中国会在所有领域吃掉我们的午餐,除非我们找到合作的领域。”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理查德·M·罗索毫不掩饰地说道。
靠美国“提携”,印度或难圆梦
印度也确实从不掩饰渴望跻身全球芯片制造商行列、在诸多高科技领域谋得一席之位的野心。只是,美国是否会为印度的野心提供真正的帮助?
印度国内的批评者认为,美国只是想削弱中国在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引诱印度在这场博弈中扮演区域代理人的角色。或者说,美国同印度的“这笔交易似乎更像是一场地缘政治游戏,而不是贸易协定”。
印度孟买NMIMS大学运营与数据科学教授阿比纳夫·库马尔·沙马在接受《外交学人》杂志采访时也指出,印度目前在半导体制造业中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年来,印度半导体产业有所发展,美方也对印度表现出期待,但美方“言辞上的保证与书面上的承诺之间似乎仍然存在差距”,美印合作关系的范围和未来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而接受同美国的伙伴关系,很有可能伴随的会是华盛顿的指手画脚。更何况,美国去年出台的《芯片和科学法案》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将芯片制造业带回美国,塑造以美国为核心的全球芯片产业链。而印度不过是一枚棋子。
印度渴望在半导体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图源:techwireasia
对于印度来说,倘若真想谋得一席之地,除了野心,还需要脚踏实地。印度国大党发言人帕万·赫拉此前就表示,印度很有可能无法为像半导体这样的复杂资本密集型行业投入所需资金。打铁必须自身硬,印度想要升级本国芯片制造业,不能寄希望于美国的“提携”,而是应当首先打好产业基础。但不管怎样,其发展终究离不开亚洲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的密切合作,尤其是与制造业中心的中国的合作。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深海三文鱼
编辑 深海獭 深海猪
延伸阅读
近日,多家外媒发布消息称,美国与日本、荷兰官员在华盛顿达成协议,同意扩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措施。消息一出,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日本、荷兰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中方会如何反应?这些都事关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方向。
截止目前,这一消息尚未得到三国政府的公开证实。相关报道称,该协议是在三国高级国家安全官员会晤中达成的。拜登总统与两国领导人举行会议,并得到了日本和荷兰政府的支持。具体来看,荷兰将阻止阿斯麦向中国出售特定的浸没式光刻机,日本将对尼康设定类似的限制。
协定为何没有披露更多细节?
当前,美国单方面对华出口管制措施产生的影响与效果正在边际递减,因此只有拉拢更多的国家参与围堵,才能更大可能发挥芯片对华出口管制措施的影响力。比如荷兰的阿斯麦(ASML)公司作为全球半导体重要制造商,就是美国重点“关照”的对象。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
根据公开报道,该协定既没有披露出更多细节,也没有得到三方政府“官宣”证实,让此事增加了一些神秘感。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查阅发现,大部分外媒报道均是援引“消息人士”,其中英国《金融时报》特别提到,由于讨论的敏感性,各方决定不公开细节,美方希望给日本和荷兰空间来决定如何传达和落实管制内容。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科技与网络安全所副研究员周宁南向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指出,美国此次“保持低调”的原因有两层。一是不希望激怒对其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已有不满的欧亚盟友,二是三方还没有达成完整的协定,而达成协定的过程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具体还要看日本、荷兰内部的考虑。
此外,该协定是否能够落地以及其达到的效果还有待观察。日本与荷兰半导体设备商原先出货给中国的比重并不小。以阿斯麦来说,中国市场占阿斯麦去年营收的15%,是其第三大客户,美国要如何弥补这些厂商因出口禁令导致的损失,将是此协议能否落实及持久的重点。
周宁南指出,就算达成了协定,这也基于美国单方推动的结果,既不符合各个企业自身利益,更不符合国家利益,因此最后实施的效果不会很好。
事实上,对美国的提案荷兰内部意见不一。荷兰媒体报道称,荷兰方面并没有完全答应美国提出的条件。有分析指出,这可能是考虑到对阿斯麦本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少了中国买家会使其流失潜力巨大的市场,且禁令将促使中国更积极地寻求其他供货商并自行开发技术,为阿斯麦制造对手。
美停止批准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口大部分产品
除了拉拢盟友,美国又有进一步的遏华动作。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拜登政府已停止批准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口大部分产品和技术的许可证。
据美媒报道,消息人士指出,美国对华为公司实施的出口限制新措施,包括禁止出口4G相关技术和产品、第六代和第七代无线技术、人工智能以及高效能的计算技术和云端产品。
从2022年起,美国收紧了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包括在2022年10月宣布了一项出口禁令,禁止美国和任何采用美国相关技术的国家向中国出售高端芯片及芯片制造设备,希望以此遏制中国“将这些高端产品和技术用于军事目的”。
对此,周宁南认为本次限制措施对华为的实际影响有限。相反,中国市场对于全球半导体产业来说非常重要。
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日本某从事智能手机和汽车零部件拆解调查业务的企业对中国华为5G小型基站进行拆解,在计算出零部件总成本后发现,中国国产零部件比例超过一半,而美国零件降至1%。主要半导体采用的是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的产品,这也意味着华为的国产化率再创新高。
针对美方最新动作,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今天(1月3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回应,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底线、无理打压中国企业。
中荷两国外长通话 中国外交部:望各方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
连日来,中方多次发声,表明立场。
在昨日(1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毛宁就美日荷三国的协议表示,美国为了维护自己霸权和私利,滥用出口管制,胁迫、诱拉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也希望有关方面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审慎行事。
同日(1月30日),秦刚外长同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通电话。秦刚外长表示,中方期待同荷方携手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各层级交往,愿同荷方加强多边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开放而非分裂、有序而非混乱的国际贸易环境。
两国外长此次通话的时间点正值外界炒作美日荷三国的协议,也引起了外界对于中荷关系的揣测。在今日(1月3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中方再次表明立场,我们希望各方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
会上,有记者问道,荷兰阿斯麦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售深紫外线光刻机,这对两国的关系会有什么影响?
发言人毛宁在应询时首先提到了两国外长的通话。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在通话中表示,荷方愿推动两国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理对华经贸事宜。
毛宁随后强调,个别国家出于一己私利,不惜损友自肥,恶意封锁和打压中国企业,人为推动产业“转移”“脱钩”。有关霸凌霸道行径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也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们希望各方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自身长远利益和公平公正市场原则出发,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