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0日至31日,为期两天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太平节”在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马者龙村举行。
节日期间,参与人员集体吃素食,以示心诚。活动主要有隆重的游大神、拜龙神、开光、清寨扫台等仪式。同时将举行白族山歌对唱、民间花灯小调,白、壮、彝等民族民间文艺表演节目。
节日的传统寓意是“求安祈福”。旨在歌颂太平盛世,丰衣足食,欣欣向荣,天下太平之景象;借助神灵至高无上的力量,惩恶扬善,避难消灾,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福寿安康,净化人居环境和心灵。
据悉,在该村举办的白族太平节,相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明、清时期,马者龙是当时丘北的文化经济中心地,特别盛行“太平节”节日庆典活动,其节日的规模浩大,仪式肃穆而庄重。同时,还雕刻龙、虎、钟魁等吞口悬挂在门头上以镇诸鬼恶,除病消灾,祈求太平,年年如此,久而久之,逐步形成白族传统文化习俗“太平节”,延续至今。
活动吸引周边的多支民族民间文艺队前来助兴,打头的游大神队伍由礼炮队开道,手持刀、枪、剑、戟的“武士”紧随其后,唢呐队、迎神舞蹈队、清女护神队、圣水花车、吉祥鼓队等文艺分队沿街游行殿后,祈求新的一年驱魔避邪,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活动中使用的祭祀面具,传承下来的共50多种。每个面具都代表着某一位神灵,由专门的面具木雕传人雕刻,并在祭祀结束的大火中予以焚毁,因而,许多白族竹偶、木雕面具等传统文化物什尤显濒危。
盛大的祭祀和“游神”活动给全县各族群众和外来游客展示了不一样的民族风格文化民俗,献上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大餐。
来源:诗意普者黑 / 图片:朱志刚
编辑:吴小梅
校对:陈家媛
责任编辑:李敏
主编:刘飞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也尊重原创,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原刊载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或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