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关注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着力打造休闲健康食品之都
2023年1月19日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截图
2023年1月21日《焦作日报》A02版
1月19日,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以《河南焦作:着力打造休闲健康食品之都》为题,对我市发挥区域特色,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倾力打造闲健康食品之都的典型做法进行了报道。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两岸绿茵连片,文明之城宜居宜业。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金元 摄
文章中说,近一年多来,倾力打造休闲健康食品之都的焦作,充分发挥“四大怀药”、小麦、玉米等产业优势,依托大咖国际、蒙牛乳业焦作公司、明仁药业、怀山堂等一批知名食品工业企业,培育养生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饮料、调味品等高成长性产业链,在84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的引领带动辐射下,构建了“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圈。
焦作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倾力打造休闲健康食品之都,围绕“农”字做文章,不断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探索新路径、谋求新发展,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食品加工优势,初步形成了总体布局合理、区域特色突出、优势企业集聚、产销有机衔接、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蒙牛5G智慧工厂。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耀东 摄
龙头企业群体规模不断壮大。目前,焦作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居全省第2位,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7家,居全省第8位,培育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5家。2021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达302亿元。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22个,居全省第六位。斯美特食品公司是全省第二大方便面生产企业,产销量跨入全国五强,华兴公司是河南省第二大食用酒精生产企业,生产的倍他环状糊精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居第一。怀川种业、平安种业建成了院士工作站,成为省内繁育小麦种子的行业龙头。
大咖食品有限公司高标准厂区和配套基础设施。
企业联农带农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引导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引导80%以上的龙头企业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接机制。16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达55.57万户,其中订单合同关系带动农户17.84万户。农户从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获得收入总额达69.77亿元,农民从业人员达3.57万人。
名仁苏打水生产线。
农产品精深加工持续发力。地黄提取水苏糖、玉米发酵提取饴糖、玉米芯提取木糖醇等农作物及其副产物精深提取萃取项目先后在焦作落地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以地黄中提取水苏糖项目为例,5吨鲜地黄提取1吨水苏糖,水苏糖每吨销售价达30万元,地黄附加值提高了10倍左右,该项目深受市场欢迎。
保和堂怀药生产车间。焦作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高鹏杰 摄
农业品牌竞争力显著提高。焦作绿色食品有52个,有机农产品有5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三品一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省级知名农业品牌达27个,历届“农洽会”“农交会”获奖产品达40余个。培育出“麦香”“斯美特”“栗子园”“名仁”4个中国驰名商标,涌现了菡香大米、孝敬蔬菜、铁棍山药、云台冰菊、博爱清化姜等名特优新农产品。武陟菡香稻米合作社的大米,通过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马宣寨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品牌和市场认可度较高,实现了优质优价,菡香大米成了焦作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水涛 报道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焦作日报资料图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总值班:胡培军 统 筹:王 鹏
责 编:陈 彬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贾天罡 校 对: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