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在圣诞节前半个月,随着日本人的战机轰炸了美国海上军事基地珍珠港,第2次世界大战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篇章,同盟国迎来了一个强大的伙伴,美国终于参加战斗了,然而在太平洋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日本人却压制住了工业力量更加强大的美国人,他们在短时间内夺取了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两个属于英国和美国的殖民地,并且在国内狂热的战争气氛中全歼了四国海上联军,这也让日本人的心态极其膨胀。
可是双方工业上的差距并不是用几场战争就能够弥补的,随着美军逐渐适应在太平洋海战,再加上美国军队的源源不断补给,美国的优势显现出来了,其中日本人的膨胀让他们不断地发起进攻,最终在中途岛吃了大亏,这场海战堪称斯大林格勒战役,一举扭转了太平洋战场上的攻防,这场海战宣告着日本有生海军力量的消灭,大量的驱逐舰和航空母舰被摧毁,自此之后日本人再也没有办法在海上和美国人扳手腕了。
而随着同盟国对于日本的不断压缩,再加上当时日本盟国德国的惨淡下场,这让日本人深受刺激,他们当时在盟军的疯狂进攻中提出了一个疯狂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官方名称叫做决号作战计划,而我们中国人习惯的称之为1亿玉碎计划,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就是日本全民皆兵,战斗到最后一刻,战斗到最后一人,根据日本计划中提出的作战方案,他们在国内1000多万的后备力量至少可以消灭进入日本的百万盟军,他们要给美国人最沉痛的打击。
一:美国人的反攻
中途岛海战扭转了美国人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劣势,在随后的莱特海战之中,日本投入了所有的海军空军和大量的陆军战斗力,但是结果就是日本人损失了他们所有的海军空军,丢失了太平洋海域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导致日本本土处于美国人的轰炸范围之内,1945年1月,当时的美国人开始了东京大轰炸,在3月份,美国人丢下了2000多吨的燃烧弹,推平了东京市中心,造成了9万人死亡,看上去打击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却激发了日本人体内的凶悍精神,也让日本政府得以激励全民抵抗。
二:日本人陷入狂热的战争
当时的日本国内并不是没有明智之人,用国民的生命和所有的代价去赌日本未来代价实在太大了,而且这样的举措也无法阻碍盟军征服整个日本,只会在日本的土地上留下更多的心血和尸体,而当时的日本人出台的义勇兵役法,提出15岁以上,60岁以下男性和17岁以上,40岁之间的未婚女性都应该报效祖国,拿起枪杆子战斗,这几乎要让日本把所有的青壮年力量全部投入到战争之中。
当时的日本有大量的陆地军队被纠缠在中国地区,同时多次的太平洋战争已经让日本损失惨重,而制空权的丧失导致美国源源不断地轰炸着日本地区,当时日本国内重要的交通线路和大城市被北京全部轰炸,他们的工业产业早已被全部摧毁,而当时的日本高层已经陷入了战争的狂热状态之中,他们利用美国人的攻击,煽动日本国民的爱国热情,号召日本国民全民参战。
这与日本传统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有着明确的尊严等级,同时武士道的精神影响着日本人,无论是底层民众还是上层贵族,都有着参军牺牲报效国家的思想,并且在长年累月的战争中虽然有部分人已经厌倦,但是大量的日本人早已陷入战争的狂热氛围之中不能自拔,当年著名的神风敢死队就是最好的结果,而这种自杀式的袭击确实给盟军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
三:美国人的应对
美国人在轰炸日本本土之时就遭遇了多次神风敢死队的袭击,也就是这个时候他们体验到了日本人不怕死的精神,同时美国本土估算了攻占日本全境的代价,美国人至少要付出200万的伤亡,这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而对于整个盟军来说也是无法接受的,在这个时候原子弹走上了历史岗位,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对原子弹的计划都非常赞同,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他们决定用核打击来迫使日本屈服。
最后的结果是成功了随着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爆炸,日本人最后的心理防线被摧毁了,当时的日本不得不面临着投降的唯一道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再负隅顽抗整个日本都会消失,可以说正是原子弹的介入让日本1亿玉碎计划破灭了。
结语
从现在来看日本当时的这个计划绝对是疯狂的,如果当时的盟军没有动用核打击,而是按照原有的计划对日本实行登陆作战,即使最后攻下日本全境,日本本土也会死上1000~2000万人,而盟军也至少会损失200万以上的军队,虽然说原子弹给日本民众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但却阻止了更大的伤亡。
参考文献
《日本帝国的衰亡》
《大东亚补给记》
《大东亚战争全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