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辉先生斯人已逝,去天堂找寻天作之合黄霑先生了,二老为许多tvb影视剧谱写的歌曲,可以说是我们少年时代武侠梦的缘起了
提起武侠你会想到什么?是持长剑走江湖的血雨腥风,还是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快意恩仇。每个人在年少时期好像都有一个武侠梦,那种白衣如雪刀剑如风的形象都刻在我们的脑海里了,捡一根树枝当作佩剑与玩伴们cosplay各路好汉大侠,幻想自己背负着血海深仇势要拼个你死我活,最后还是被抽的一身红印让老爹拎回家吃饭去了…
如今各种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用着各自的超能力维护世界和平,没有超能力的就用自己的“钞能力”也要为全人类的幸福生活一份贡献。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被美队的战力所折服,为钢铁侠的牺牲流泪时,我们是否还会记得我们的父辈在某一天的餐桌上也提起过他们那个年代的“超级英雄”。
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武侠片达到了鼎盛时期,TVB出品了各种经典武侠片,其中包括了像83版《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偶然跟爹妈聊起这些片子,他们的言语中毫不掩饰地表达出一种对经典的赞叹,而在我看来,更多的还是一种对于情怀,也是美好回忆的留恋。
如今的影视行业高度发达,各类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远超于那个年代的产物。对于近些年翻拍的各种经典的质量我暂且不去评判,但不得不承认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去看那些老片子了。
尤其是作为刚满16岁零86个月的我,其实更喜欢的是那些作品中的各种插曲。那些粤语老歌是翻来覆去听不腻的,说得夸张一点吧,在我看来,每一首歌都是一部电影,每一首歌都是一段恩怨情仇。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吼~哈!”只要不是被现在的华语乐坛荼毒完全残害的小朋友应该都知道下句该怎么接吧,再不济也肯定听过这歌儿吧。2016年因为星爷执导的《美人鱼》,这首歌又重回了大众视野。
而郑少秋和莫文蔚翻唱后,也给这首歌带来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乐评人,无非就是学了几年乐器,对音乐的兴趣也比较浓厚。在我看来,郑少秋和莫文蔚所演唱的版本不可谓不好,只是相较于罗文和甄妮演绎的原版,好像差了点什么。
从我的角度来看,或许是技术进步,风格元素也越来越多样化,也可能是作为电影《美人鱼》的主题曲,它在编曲上的刻意而为之,郑少秋翻唱的版本表达了更多的是历经世事后逐渐趋于平淡但却十分细腻的情感。它多了一丝烟火气,少了一些力量感。而罗文、甄妮合作演绎的原版《世间始终你好》则更多地展现了江湖儿女独有的豪迈,没有经过太多技术的处理,纯净的人声加上管弦乐的伴奏相得益彰,副歌部分穿插的鼓声恰到好处,顺畅且自然。
一首好歌是能让人产生一种画面感的,就像是看电影一样,当这首歌的前奏响起,脑海中的想象逐渐清晰,一幅江湖侠客仗剑走天涯的画面出现在眼前,直击人心底处最向往的那块净土。
像罗文、林子祥、郑少秋、张国荣…那个年代的歌手们留下了太多经典。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能够流传至今仍然被大家喜爱,除了旋律优美之外,更重要的还有那些歌词。
最近,我的脑海中又开始单曲循环一首歌,83年tvb《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罗记与甄妮珠联璧合的歌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时不时地哼唱: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见。
不止是《铁血丹心》,“笑你我枉花光心计”“沧海一声笑”“刀剑如梦恩怨随风恨不能相逢”,这些传唱至今的金曲,我如果去问问我的父母辈,他们会说这些歌曲,就是他们的童年和青春。
作为一个“复古文化”的爱好者,我也在闲暇的时候,找出那些早年tvb的武侠剧来观看,并且时不时和今天的同类电视剧对比,孰优孰劣,我在这里不作叙述,毕竟这篇文章不想引战。我只想说在上个世纪,黄霑与顾嘉辉两位老先生真的是天作之合,给华语乐坛留下了太多的传世经典,也使得金庸老爷子笔下书写的磅礴大气的江湖梦深入人心。
笔者认为,上世纪的武侠小说是展现文化与人格的集大成者(以金庸先生的为例)。要想感知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与文化,语言与文字是最好的媒介,也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比如《射雕英雄传》中时空错乱的不同人生际遇,在茫茫草原驰骋,弯弓搭箭,射落翱翔天际的雄鹰。
在春雨杏花的江南,走马掠过极富人间烟火气的小桥流水人家,选一名楼一醉方休。字里行间中,塞北江南,天涯海角的美景尽收眼底。金庸老爷子的笔触中,唐诗宋词元曲的格调跃然纸上,加上对宏观场景的描写,壮丽山河,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勾勒。
除了大好河山之外,上世纪武侠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也很值得称道,仗剑天涯,为民请命,行侠仗义,塑造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江湖梦。有一点我想说,为什么我们再看现在的小说影视剧等作品,不太能唤起我们的江湖梦了呢?
那是因为上世纪的武侠作品,都是基于现实世界所塑造的人物,虽然不乏“降龙十八掌”“轻功水上漂”等反物理的现象,但是世界观塑造没有那么复杂,在武侠的世界里,没有鲜明的阶级差异,只有满腔热血与上天入地,印证了李白诗歌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壮举,蕴含了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对于正义与自由的渴望。
即使是长大之后,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若是心中还有一个浪漫主义的侠客梦,我们似乎也能以一种洒脱的心境泰然处之,这正是江湖梦,侠客梦带给我们的。
还有一点,就是武侠世界,是一个非常大气的世界,这里还是以《射雕英雄传》为例,小时候,被各种广告误导,也曾经一度以为这部小说的主题是谈情说爱。
长大以后,再看结局,郭靖与弥留之际的成吉思汗在大漠夕阳之下对于英雄的论战,成吉思汗纵然可以凭借强大的蒙古铁骑称雄欧亚大陆,却没能在郭靖这个出身普通农户的年轻人面前占得半分便宜。
何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大概就是不畏惧强盛的武力与暴力,不以暴力欺凌,满怀赤子之心,为弱者与平民请命。回过头来再看那些武侠作品,真的能从中获得很多感悟,感知不一样的人生与境界。
作家孔明珠曾经说: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住过数不清的豪华酒店,吃过无数难以忘怀的美食。每一次长夜的睡眠,每一次味觉的体验,都是我对生命最诚意的追求和乐享。
我们的人生就是闯荡江湖,我们看过青葱的山丘、风光的海岛,也在泥泞中翻捡背囊、一身客尘;经历过儿歌般的欢愉,体验过骊歌般的痛楚,这些经历都是我们旅途中的修行。像是人类的天性,在雪路浪游、湖上碎步是不用学习的,对江湖的向往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人类的演进让每一个感官都被充分地开发,每一丝的欢愉都被利用;其实有时候我们试着去关闭一些感官的渠道,反而能够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聋人可以成为音乐家,比如贝多芬,我们以前觉得不能理解。庄子说人籁和天籁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人听见的音乐太多,反而就听不进天的音乐了。只有经历了匮乏的年代人才知道珍惜;只有走过了少有人走的坎坷的路,人才知道感恩平坦。所以说如果生活给了我们一些磨难,那其实是在帮我们造福,让我们学会“惜福”。
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是因为当一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生活跨度很大,他的格局就会很大。所以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去了哪个奇怪的地方,而是在于让人们从日常的康庄大道上抽离出来,去体验一种全新的境界来点化自己的日常,学会用心体验世上的善恶美丑。
像沉浸在武侠的随浪浮沉中,学会享受旅程,更要学会结束旅程。旅行终究是要回家的,所有的道路都有终点,那些懂得享受旅程中每一眼风景的人,往往 还拥有一种“出离心”—— 他们内心明白无论你做什么,最终你都会放弃你现在拥有的一切。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个世界变化的实在太快了,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底层代码里面镶入一行文字,就是你要学会随时随刻地放下你现在获得的一切,无论是成就还是伤害,因为很快一切都会过去。
只要我们有一个高远的初心,一个去享受每一段旅程的宏大初心,当你走过的路不再那么引人入胜,或者说去到成住坏空的坏和空那个阶段的时候,你才能够勇敢地以出离心把那些事务给抛弃掉,重新回到你的初心,继续去探索、去追寻、去体验、去关注每一片土地。这才是武侠这本难念的经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