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审原名符存,字德祥,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父 楚,本州牙将。符存“多智算”,爱好兵家之事,在唐朝末年纠 集家乡地主豪强镇压义军。
符存后来投奔唐朝光州刺史李罕之,又 为河阳小校,多次击败蔡州秦宗权军队。李罕之为部将所逼,部 下离散,符存被晋王李克用收为养子,随从征战,多立战功,任 义儿军使,赐姓名李存审。
李存审平生经历大小百余战。乾化二年(912年),卢龙节度 使刘守光在幽州被晋军围住。梁太祖朱全忠亲自北上援救,急攻 蓨县。
李存审这时任河东忻州刺史,屯戍赵州,主动向晋将史建 瑭、李嗣肱提出设奇计破敌的方略。李存审率领部分兵士深入敌 阵活捉俘虏,将其中数人放归,借以瓦解敌军的斗志。
史建瑭、李 嗣肱各将300骑兵扮成梁军,进入后梁军队阵地,弓矢乱发,左 右冲杀。朱全忠误以为是晋王李存勖大军赶到,慌忙退走。这是 李存审出奇兵发动突然袭击而以少胜多的重要战例。
李存审因战 功显赫,调任邢州团练使。 贞明元年(915年),晋王李存勖进占魏州。梁大将刘鄩偷袭 太原失利,回师河北,营于莘县。李存审屯于莘县西面,日夜监 视梁军。不久,刘鄩偷袭魏州,李有审当即率大军尾随追击,大 败梁军。
李存勖授他为安国节度使,后调任横海节度使,加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贞明三年(917年),晋卢龙节度使周德威在幽州被契丹军重 重包围,晋大将李存审、李嗣源、阎宝奉命领步骑7万向幽州进 发。
李存审鉴于契丹多骑兵、晋军多步兵的特点,提出避免在平原地区与契丹交战的主张。他们经山间险道抵幽州前线。接近契 丹军队时,李存审命步兵列阵于后,以羸兵燃烧柴草,施放烟雾, 迷惑敌人视线。
然后发动步兵直趋敌阵,大败契丹军,彻底解除 了契丹对幽州的包围。李存审灵活用兵,创造了以步兵击败契丹 骑军的重要战例。
贞明四年(918年),梁、晋杨刘之战后,梁大将贺瓌、谢彦 章屯军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北面,坚壁不战。晋王李存勖急躁 轻敌,几次领少量轻骑向敌营挑战,险遭不测。
李存勖有次外出, 李存审拦马哭谏,要求他多从统一中原的大业着想,不要轻易冒 险出战。李存勖不得不勒马还营。后来李存勖得知李存审不在,快 马加鞭,冲出营房,率领数百骑逼近梁军营地,梁将谢彦章以5000 伏兵同时出击,包围李存勖。
李存审及时率援兵赶到,梁兵退走。 李存审对晋王李存勖一片忠诚,在战场上时时关注李存勖的安全, 受到晋方全军上下的普遍赞扬。
贞明四年胡柳陂之战,晋大将周德威战死,李存审、李彦图 父子力战,再败梁军于土山下,与李存勖会师。次年,李存审代 周德威为内外蕃汉马步军总管。
李存审攻取德胜寨,筑南北两城 戍守,与敌军对垒经年,消灭了大批梁军,为后来晋军入汴州创 造了有利条件。 贞明六年(920年),后梁河中节度使宋友谦攻取同州(今陕 西大荔),背梁降晋。
梁大将刘那来攻,晋王李存勖派李存审、李 嗣昭前往驰救。李存审鉴于梁军一贯轻视河中军的骄傲情绪,出 敌不意,选精骑200与河中兵一起攻击刘鄩营垒,迫使梁军“自 是不敢轻出”。晋将李嗣昭等人担心河中军有所反复,提出速决 速战以早定胜负。李存审不肯赞同,坚持“缓师示弱,伺隙出 奇”之计,按军不动。然后指挥军队出击,大败刘鄩,迫使梁军 坚壁不战。
李存审为避免晋军围歼敌人遭到重大伤亡,接着又采取“开其归路,然后追奔”的战术,有意派晋将王建及赴沙苑牧 马,诱使梁军撤退时再次大败之。李存审指挥同州之战,灵活用 兵,步步进逼,将后梁名将刘鄩“若婴儿在人掌股之上”,听其 玩弄,是他军事指挥艺术充分发挥的表现。
龙德元年(921年),成德镇大将张文礼杀死节度使王镕,自 称留后。晋王李存勖亲自出征,接连丧失史建瑭、阎宝、李嗣昭、 李存进四名将领。李存勖改派蕃汉马步总管李存审为北面招讨使, 收复镇州,结束了战争,加李存审检校太傅、兼侍中。
后唐建国前夕,晋王李存勖命李存审为卢龙节度使。李存审抱 病赴任,坐镇北疆。同光二年(924年)五月病死于幽州。李存审 一生用兵作战,巧用智谋,尽量避免过早与敌人展开决战,或派 遣部分精兵潜入敌阵,或散布烟雾迦惑敌人,或通过险隘山道达 到前线阵地,或放开部分阵地诱敌出逃,然后出敌不意,运用奇 兵突然出袭,往往取得重大胜利。李存审和周德威都是后唐军功 卓著的著名将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