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潮汕人爱潮汕”,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
在潮汕地区,只要“时年八节”一到,潮汕人便会做粿。
在潮汕地区,只要有喜事,潮汕人也会做粿。
在潮汕地区,每到拜“老爷”(潮汕人对各类神明的统称)的时候,潮汕人更会做粿。
因此,做粿已经成为潮汕人、特别是潮汕女人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有一句潮汕俗语“潮汕姿娘会做雅粿”,就是说潮汕女人要会做好看的粿,这也说明了做粿成为潮汕女人的“必修课”。而做粿必定要用到做粿的“神器”——粿印。
潮汕地区的粿,指的是用粘米磨成粉制作而成的食品,它们因馅料不同而有了各自的名称。传说源于南下定居在潮汕地区的中原人,苦于没有面食可以祭拜祖先和神祇,便因地制宜,取南稻代替北麦,于是就成了“粿”。
粿品的种类繁多,不尽相同。上了年岁的家庭妇女都会“做粿”,粿皮包馅料之后,离不开用粿印模的印制,粿做得“雅”,也全靠“雅粿印”。
粿印的种类繁多。
根据粿印的材料可分为木制粿印和塑料粿印。
传统的粿印,大多是木制的红漆印模,以桃形为主,或上红漆或为原木色。在一方带柄的方形(或圆形)木块上凹雕出桃形的图案,饰以其它花纹,并于印中间雕一篆体“寿”字,以作印模的主题。而现代的粿印有很多是塑料的。
根据粿印的形状可分为桃形、圆形、扇形、鱼形,椭圆形、石榴形、八卦形、龟形三角形、多角形等。
潮汕人最常用的是桃形,潮汕人拜“老爷”用的红桃粿就是用桃形粿印做成的。桃形粿印上尖下平,呈现出一种带圆弧的三角形态,是一个符号化、抽象化的桃印形状,“桃”字象征长寿和春天之意。桃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对潮汕本土文化影响的体现之一,桃文化决定了潮汕的粿品以桃为参照主体。
在潮汕人心中,“桃”还是婚姻和春天的象征。因此,大部分粿印是用桃木来做的,这反映了潮汕人运用桃形来表达一种对幸福美满、延年益寿、吉祥如意等追求。
“石榴”裂开时露出无数的种子,喻多子多福之意。潮客地区用石榴粿的场合有:新婚,摆满月酒,祝寿,拜神祈福等。圆形主要表达团团圆圆,鱼形表达年年有鱼。龟形有长寿之意,八卦形则有辟邪保平安之意。
根据粿印里面的雕刻可分为福、寿、植物、辅助几何形等。
寿字纹是粿印的主体,长型寿字寓意为长寿,反映了潮汕人民对长寿的祈望。这个“寿”字,因为书写方法众多,在粿印上的表现形式也略有不同,这也体现了潮汕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还有很多平时不常见的印模,比如月糕印、糕仔印菊花糕印,长条形的花形印和铜钱印等等,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在不同场合,潮汕人都会用不同的粿印做出不同的粿,这也体现出潮汕人的细心和对艺术的追求。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做粿已经逐步退出u普通潮汕人的家庭。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做粿。当“时年八节”需要粿时,人们往往都是直接到商店购买。所以,粿印也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到了现在,粿印的传统手工艺已不再只是用来满足它最原始的功能而存在的。或者说,现在粿印的收藏研究价值远大于它的使用价值。
不知道大家的家里还有粿印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编后语】如果大家喜欢更多关于潮汕的内容,别忘了常来今日头条看看“潮汕人爱潮汕”或搜索微信公众号“潮汕人爱潮汕2”。我的口号是: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