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兰娟院士: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无需恐慌

0
分享至

  12月8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独家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受访者供图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各地防疫政策逐步优化,从传染病的发展规律来说,释放了什么信号?

  李兰娟院士:现在做出调整,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的,应该说是非常正确的决定。从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来说,传染病流行起始阶段致病率往往很强,大家对病毒也易感,也容易导致重症感染的发生,新冠疫情初期,严格筛查,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每一名患者,使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人民健康。

  随着新冠病毒的变异,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病毒,再到现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率越来越低,这也是符合传染病变化规律的。最近国家出台二十条、提出十条,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水平的精准科学防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目前,有哪些数据可以直接证明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和毒力较原始株有明显减弱?

  李兰娟院士:根据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与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传播性仍较强,但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传播性仍较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侵犯上呼吸道,其导致住院重症或死亡的病例明显少于之前各种变异株,毒力与致病力显著下降。根据新加坡公布的数据,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新加坡2022年1月-11月流行期间的病死率为0.45‰,远低于2021年6月-2022年1月期间流行德尔塔变异株3.6‰的病死率。

  李兰娟院士 资料图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未来我国疫情防控的重点在哪些方面?

  李兰娟院士:未来,无症状感染者不必作为疫情防治的重点,应当主要将防治重心转向“防重症、降死亡”。同时,要加强对新冠重点人群的保护。要继续普及新冠疫苗接种,加强对老年人群和慢性病等免疫功能低下重点人群的保护,保障其基础疾病的治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未来,新冠病毒是否会继续变异?我们应当对病毒的继续变异保持一个怎样的态度?

  李兰娟院士:新冠病毒在未来的自然传播过程中会继续发生变异。像流感病毒一样,新冠病毒变异常常会引起抗原性、传播性、致病性、药物敏感性等生物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当前使用的药物和疫苗的效果。我们还要密切关注病毒变异情况,研究病毒变异与致病力的关系,以及时发现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变异病毒。当前,我国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多个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上市,加上国家在各级医疗资源上的投入和充分应对准备,民众不必对将来病毒继续变异而担忧。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居民应当如何看待,您有哪些建议?

  李兰娟院士:现在全球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

  2022年6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指出,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风险职业人群、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人群等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等途径发现。

  同时,该方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虽然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但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大家无需恐慌。无症状感染在我们传染病学教材中称为“隐性感染”,在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中,无症状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其数量常远远超过显性感染。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后,大多数人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这对于防止流行扩散有积极意义。

  资料图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您有哪些建议?普通居民应该如何做好日常的防护?

  李兰娟院士:首先,要了解现在的病毒即使感染也基本都是无症状感染者,所以不要恐慌。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合理运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到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戴口罩。感染者如果没有症状就无需治疗,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可以对症治疗,症状明显者可到发热门诊诊治。接种新冠疫苗仍是预防重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延伸阅读

  李兰娟:无症状感染不是疾病,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病人,无需恐慌

责任编辑:赵博_NBJS2057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遗忘的战役:20万德军血战190万苏军,杀伤110万,却打出了阴影

被遗忘的战役:20万德军血战190万苏军,杀伤110万,却打出了阴影

老闫侃史
2025-10-31 18:25:03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刘翔近况大揭秘: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一针见娱
2025-10-31 15:28:45
公园人工湖清淤,湖底捞出12辆共享单车,每辆车上都绑一具人形模特

公园人工湖清淤,湖底捞出12辆共享单车,每辆车上都绑一具人形模特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9 13:36:28
3连胜,湖人击败热火,赛后还有4个好消息,詹姆斯可以放权了

3连胜,湖人击败热火,赛后还有4个好消息,詹姆斯可以放权了

邹维体育
2025-11-03 13:20:00
白莲花是内娱“公交车”!女海王X需求大涨!

白莲花是内娱“公交车”!女海王X需求大涨!

八卦疯叔
2025-11-03 11:41:26
前华人首富赵长鹏回国!痛快交531亿罚款,成全球最相信美国大冤种

前华人首富赵长鹏回国!痛快交531亿罚款,成全球最相信美国大冤种

法老不说教
2025-09-15 18:37:28
全网社死!上海出轨律师大有来头,已躲起来,小三航空公司遭围攻

全网社死!上海出轨律师大有来头,已躲起来,小三航空公司遭围攻

小虎新车推荐员
2025-11-03 12:19:53
江西女童黄雨晴去世,年仅3岁半,姐姐也入院,父母悲痛谈原因

江西女童黄雨晴去世,年仅3岁半,姐姐也入院,父母悲痛谈原因

天气观察站
2025-11-02 14:51:04
上海地铁大爷强坐女乘客大腿后续:处理结果引争议,网友:别再惯着

上海地铁大爷强坐女乘客大腿后续:处理结果引争议,网友:别再惯着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03 10:01:28
中美刚休战,俄总理就要访华,普京知道: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中美刚休战,俄总理就要访华,普京知道:留给俄罗斯的时间不多了

标体
2025-11-01 16:12:01
暴雨大暴雨要来了?湖北马上降温

暴雨大暴雨要来了?湖北马上降温

鲁中晨报
2025-11-02 17:47:05
俄媒:红军城被围乌军已开始投降

俄媒:红军城被围乌军已开始投降

参考消息
2025-11-02 09:58:05
戴维-拉亚:海因策是名好教练,我们的防守进步要归功于他

戴维-拉亚:海因策是名好教练,我们的防守进步要归功于他

懂球帝
2025-11-03 13:19:31
香港百亿富豪和小三当众亲热!9年生4个娃,她还是没名分?

香港百亿富豪和小三当众亲热!9年生4个娃,她还是没名分?

小椰的奶奶
2025-11-03 13:00:06
活久见!苏州一男子征婚曝光,把体制内家庭的优越感写得明明白白

活久见!苏州一男子征婚曝光,把体制内家庭的优越感写得明明白白

火山诗话
2025-10-31 13:29:31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健身狂人
2025-11-02 07:59:00
郑丽文抛重磅,第四波人事出炉,连胜文重用无望,卢秀燕无地自容

郑丽文抛重磅,第四波人事出炉,连胜文重用无望,卢秀燕无地自容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03 12:37:25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参考消息
2025-10-31 15:21:06
留给东莞车主停车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留给东莞车主停车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芭比衣橱
2025-11-02 01:53:45
这就是蒋介石4任夫人的真实样貌,罕见修复的老照片,谁最漂亮?

这就是蒋介石4任夫人的真实样貌,罕见修复的老照片,谁最漂亮?

万物知识圈
2025-11-01 09:14:39
2025-11-03 14:00:51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incentive-icons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健康时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29819文章数 4285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健康
房产
家居

手机要闻

vivo X300 系列手机行业首发全新摇一摇群组分享

亲子要闻

双喜临门!她官宣结婚怀孕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