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武器驿站被封号了一个月,好在还有备用号military驿站可以继续更新。希望大家能够加一下备用号,这样即便本号再被封,也能够在备用号继续看文章,谢谢大家支持!
歼-20的气动设计是世界一流,而其最初使用的发动机却是世界二流。
因为歼-20最初使用的是俄制发动机,而俄制发动机被称为世界二流水平,一流水平自然是欧美国家的发动机了。
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歼-20副总设计师龚峰就曾直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先进战斗机,每每受制于落后的发动机,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发挥出设计性能。而此前歼-20使用的发动机,并不是为歼-20而量身定制的,飞机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和妥协,无法让歼-20释放出更大的潜能。
即使后来歼-20换装了国产发动机,推力有所上升,但是使用寿命却仍然很低。
目前我国的WS-10“太行”系列发动机,WS-15“峨眉”发动机,纸面数据都已经非常接近美国同类型发动机,但最大的短板就是使用寿命存在巨大的差距。
据说WS-10B的寿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WS-10C为了满足歼-20的推力需求,寿命又回到WS-10A的水平,也就是俄制发动机的水平。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美国F-22战斗机使用的F-119发动机,其设计使用寿命达到了8000小时,而我国引进的俄制AL-31F发动机只有1000小时。
国产WS-10B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相比俄制发动机有了很大的进步,达到了1500-2000小时,但与欧美国家的发动机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
此前有分析认为,歼-20的配套发动机WS-15将有更大的提升,正常寿命在4000小时以上,大修寿命则达到6000小时以上。
不过,最新的消息显示,WS-15的进步可能比这个更大,而且超出外界的想象。
近期,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实施的航空发动机关键构件抗疲劳寿命试验突破5万小时。
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不相信这个数据,但仔细看了央视的报道之后,得到了确认,而且相关专家都亮相进行了解说,比方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汤春峰介绍,到目前为止,已经试验加速等效寿命5万小时还未失效,试验还在进行当中。
也就是说,这5万小时还是目前的测试水平,后面还可能更长。
再比方说,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业介绍说,达到三个极限,极限寿命、极限可靠性、极限减重,也就是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消息实在是太振奋人心了。
这里强调一下,这次披露的关键构件寿命超过5万小时,指的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它可是发动机的中枢。这么重要的关键构件,我们的寿命达标了,那其他的部件,应该更容易解决寿命的问题。
既然我们的院士都说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
这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巨大突破。
前面说过,我们的WS-10、WS-15的纸面数据都不低,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能力是不差的,关键是设计出来了,制造上存在短板。
如今,我们的制造技术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所以说,今后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将走向快车道。
歼-20,将拥有更强劲的“中国心”。WS-15,值得可期!
最后提一个问题:大家认为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技术,再过多少年就有可能与美国持平?
5年?10年?
欢迎大家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