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庆六年(1801年)六月,京师(今北京市)曾暴雨成灾,自初一开始,大雨连续下了五昼夜,前后霪绵二十余天。当时皇宫宫门处的水深有数尺,有很多房屋倒塌,当年的顺天乡试都推迟到了九月。
钦天监(古代负责观察天象、制定历法的官署)上奏朝廷说:积阴之后,阳气必亢,恐虞地震。
朝廷因此下诏书,召集道侣在大髙殿祈晴,可是没有什么效果。
有个全真道人自己来到礼部,自称能祈晴,礼部上奏后,朝廷就批复让其在南郊设坛祈晴
礼部问道士所需祭品,道士说只需焚一炉沉檀香即可,其他一概不用。设坛焚香后,道士跌坐坛上就开始闭目诵经,时间不长,就看到香炉里一缕青烟直冲到空中,空中的湿云就开始慢慢解散,天空随即晴朗起来。
嘉庆皇帝听闻这事后,龙颜大悦,下令重赏道人,道人坚辞不受,并且说:晴雨由天,怎么能增减呢?我只是把这里的雨移到了山谷中,为了保护京师而已。
后来朝廷就送了一些布匹给道人,道人叩谢后就飘然离去了。
这事记载在清代汤用中写的《翼駉稗编》中,朝廷因这次洪灾也曾编写《辛酉赈灾纪事》。至于道人祈晴的事是真是假,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现代人看这类事就似神话一般,或许多年后,我们的后人读现今的奇葩事件记载,也如看神话故事一般吧!
资料来源:【清】汤用中著《翼駉稗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