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世间的父亲大抵如此 | 梁晓声说亲情

0
分享至


《人世间》里周秉昆说过一句台词:“觉得苦吗?嚼嚼咽了。”梁晓声说,这句台词也可以概括我父亲的一种性格。
在散文集《梁晓声说亲情》(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9月)里,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梁晓声回忆了与父亲交往的点点滴滴。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工人,梁晓声的父亲是威严的、刚强的,秉承着“万事不求人”的人生原则。但同时,也是因为愚昧而给家庭带来了磨难、使家人之间产生了隔阂。在父亲老去后,父子关系渐渐和解。当年轻的儿子也成为中年人,才开始慢慢体会父亲深沉的、丰沛的爱。
从年轻时候靠出卖体力来维持家里的吃穿用度,到年老后做群众演员的经历,以及那些与亲朋、邻里交往的小故事……父亲的往事就像《人世间》里演绎的一样——平凡却熠熠生光。
世间的父亲大抵如此。沉默的、无声无息的,却也包孕苦难、遮蔽风雨。
父亲(节选)
——选自《梁晓声说亲情》
关于父亲,我写下这篇忠实的文字,为一个由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树碑立传”,也为一个儿子保存将来献给儿子的记忆……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绝对权威。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的人,恩人,令我惧怕的人。
父亲板起脸,母亲和我们弟兄四个,就忐忑不安,如对大风暴有感应的鸟儿。
父亲难得心里高兴,表情开朗。
那时妹妹未降生,爷爷在世,老得无法行动了,整天躺在炕上咳嗽不止,但还很能吃。全家七口人高效率的消化系统,仅靠吮咂一个三级抹灰工的汗水。用母亲的话说,全家天天都在“吃”父亲。
父亲是个刚强的山东汉子,从不抱怨生活,也不叹气。父亲板着脸任我们“吃”他。父亲的生活原则——万事不求人。邻居说我们家:“房顶开门,屋地打井。”
我常常祈祷,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因为我听邻居一位会算命的老太太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人胸中一口气。”按照我的天真幼稚的想法,父亲如果能唉声叹气,则会少发脾气了。
父亲就是不肯唉声叹气。
这大概是父亲的“命”所决定的吧?真很不幸!我替父亲感到不幸,也替全家感到不幸。但父亲发脾气的时候,我却非常能谅解他,甚至同情他。一个人对自己的“命”是没办法的。别人对这个人的“命”也是没办法的。何况我们天天在“吃”父亲,难道还不允许天天被我们“吃”的人对我们发点脾气吗?
父亲第一次对我发脾气,就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一个惯于欺负弱小的大孩子,用碎玻璃在我刚穿到身上的新衣服背后划了两道口子。父亲不容我分说,狠狠打了我一记耳光。我没哭,没敢哭,却委屈极了,三天没说话。在拥挤着七口人的不足十六平方米的空间内,生活绝不会因为四个孩子中的一个三天没说话而变得异常的。全家都没注意我三天没说话。
第四天,在学校,在课堂,老师点名,要我站起来读课文。那是一篇我早已读熟了的课文。我站起来后,许久未开口。老师急了,同学们也急了。老师和同学,都用焦急的目光看着我,教室的最后一排,坐着七八位外校的听课老师。
我不是不想读。我不是存心要使我的班级丢尽荣誉。我是读不出来。读不出课文题目的第一个字。我心里比我的老师,比我的同学们还焦急。
“你怎么了?你为什么不开口读?”老师生气了,脸都气红了。
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从此我们小学二年级三班,少了一名老师喜爱的“领读生”,多了一个“结巴磕子”,我也从此失掉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
我的口吃,直至上中学以后,才自我矫正过来。我变成了一个说话慢言慢语的人。有人因此把我看得很“成熟”,有人因此把我看得“胸有城府”。而在需要“据理力争”的时候,我往往成了一个“结巴磕子”,或是一个“理屈词穷”者。父亲从来也没对我表示过歉意。因为他从来也没将他打我那一耳光和我以后的口吃联系在一起……
爷爷的脾气也特火爆。父亲发怒时,爷爷不开骂,便很值得我们庆幸了。
值得庆幸的时候不多。
母亲属羊,像只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所“统治”。如若反过来,我相信对我们几个孩子是有益处的。因为母亲是一位农村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文字。遗憾的是,在家庭中,父亲的自我意识,起码比“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这条理论早形成二十年。
中国的贫穷家庭的主妇,对困苦生活的适应力和忍耐力是极可敬的。他们凭一种本能对未来充满憧憬,虽然这憧憬是朦胧的,盲目的,带有浪漫的主观色彩的。期望孩子长大成人后都有出息,是她们这种憧憬的萌发基础。我的母亲在这方面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我认为是高于许多母亲们的。
关于“出息”,父亲是有他独到的理解的。
一天吃饭的时候,我喝光了一碗苞谷面粥,端着碗又要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不敢再盛。
父亲却鼓励我:“盛呀!再吃一碗!”
父亲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是都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我第一次发现,父亲脸上呈现出一种真实的慈祥、一种由衷的喜悦、一种殷切的期望、一种欣慰、一种光彩、一种爱。
我将那满满一大碗苞谷面粥喝下去了,还强吃掉半个窝窝头,为了报答父亲,报答父亲脸上那种稀罕的慈祥和光彩。尽管撑得够受,但心里幸福。因为我体验到了一次父爱。我被这次宝贵的体验深深感动。
我以一个小学生的理解力,将父亲那番话理解为对我的一次教导、一次具有征服性的教导、一次不容置疑的现身说法。我心领神会,虔诚之至地接受这种教导。从那一天起饭量大了,觉得自己的肌肉也仿佛日渐发达,力气也似乎有所增长。
“老梁家的孩子,一个个都像小狼崽子似的!窝窝头,苞谷面粥,咸菜疙瘩,瞧一顿顿吃得多欢,吃得多馋人哟!”这是邻居对我们家的唯一羡慕之处。父亲引以为豪。
我十岁那年,父亲随东北建筑工程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父亲离家不久,爷爷死了。爷爷死后不久,妹妹出生了。妹妹出生不久,母亲病了。医生说,因为母亲生病,妹妹不能吃母亲的奶。哥哥已上中学,每天给母亲熬药,指挥我们将家庭乐章继续下去。我每天给妹妹打牛奶,在母亲的言传下,用奶瓶喂妹妹。
我极希望自己有一个姐姐。母亲曾为我生育过一个姐姐。然而我未见过姐姐长得什么样,她不满三岁就病死了。姐姐死得很冤,因为父亲不相信西医,不允许母亲抱她去西医院看病。母亲偷偷抱着姐姐去西医院看了一次病,医生说晚了。母亲由于姐姐的死大病了一场。父亲却从不觉得应对姐姐的死负什么责任。父亲认为,姐姐纯粹是因为吃了两片西药被药死的。
“西药,是治外国人的病的!外国人,和我们中国人的血脉是不一样的!难道中国人的病是可以靠西药来治的吗?!西药能治中国人的病,我们中国人还发明中医干什么?!”
父亲这样对母亲吼。
母亲辩驳:“中医先生也叫抱孩子去看看西医。”
“说这话的,就不是好中医!”父亲更恼火了。
母亲,只有默默垂泪而已。
邻居那个会算命的老太太,说按照《麻衣神相》,男属阳,女属阴,说我们家的血脉阳盛阴衰,不可能有女孩。说父亲的秉性太刚,女孩不敢托生到我们家。说我夭折的姐姐,是被我们家的阳刚之气“克”逃了,又托生到别人家中去了。
一天晚上,我亲眼看见,父亲将一包中草药偷偷塞进炉膛里,满屋弥漫一种苦涩的中草药味。父亲在炉前呆呆站立了许久,从炉盖子缝隙闪耀出的火光,忽明忽暗地映在父亲脸上。父亲的神情那般肃穆,肃穆中呈现出一种哀伤……
我幼小的心灵,当时很信服《麻衣神相》之说。要不妹妹为什么是在父亲离家、爷爷死后才出生的呢?我尽心尽意照料妹妹,希望妹妹是个胆大的女孩,希望父亲三年内别探家。唯恐妹妹也像姐姐似的“托生”到别人家中去。妹妹的“光临”,毕竟使我想有一个姐姐的愿望,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种补偿性的满足。
父亲果然三年没探家,不是怕“克”逃了妹妹,是打算积攒一笔钱。
父亲虽然身在异地,但企图用他那条“万事不求人”的生活原则遥控家庭。
“要节俭,要精打细算,千万不能东借西借……”父亲求人写的每一封家信中,都忘不了对母亲谆谆告诫一番。父亲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足以维持家中的起码开销。母亲彻底背叛了父亲的原则。我们家“房顶开门,屋地打井”的“自力更生”的历史阶段,很令人悲哀地结束了。我们连心理上的所谓“穷志气”都失掉了……
父亲第一次探家,是在春节前夕。父亲攒了三百多元钱,还了母亲借的债,剩下一百多元。
“你是怎么过的日子?啊?!我每封信都叮嘱你,可你还是借了这么多债!你带着孩子们这么个过法,我养活得起吗?!”父亲对母亲吼。他坐在炕沿上,当着我们的面,粗糙的大手掌将炕沿拍得啪啪响。
母亲默默听着,一声不吭。
“爸爸,您要责骂,就责骂我们吧!不过我们没乱花过一分钱。”哥哥不平地替母亲辩护。
我将书包捧到父亲面前,兜底儿朝炕上一倒,倒出了正反两面都写满字的作业本,几截手指般长的铅笔头。我瞪着父亲,无言地向父亲声明:我们真的没乱花过一分钱。“你们这是干什么?越大越不懂事了!”母亲严厉地训斥我们。父亲侧过脸,低下头,不再吼什么。许久,父亲长叹了一声,那是从心底发出的沉重负荷下泄了气似的长叹。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父亲叹气。我心中倏然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怜悯。第二天,父亲带领我们到商店去,给我们兄弟四个每人买了一件新衣服,也给母亲买了一件平绒上衣……父亲第二次探家,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错了,我是大错特错了!”一一细瞧着我们几个孩子因吃野菜而浮肿不堪的青黄色的脸,父亲一迭声说他错了。“你说你什么事错了?”母亲小心翼翼地问。父亲用很低沉的声音回答:“也许我十二岁那一年就不该闯关东……我想,如今老家的日子兴许会比城市的日子好过些?就是吃野菜,老家能吃的野菜也多啊……”父亲要回老家看看。如果老家的日子比城市的日子好过些,他就将带领母亲和我们五个孩子回老家,不再当建筑工人,重当农民。
父亲这一念头令我们感到兴奋,给我们带来希望。我们并不迷恋城市。野菜也好,树叶也好,哪里有无毒的东西能塞满我们的胃,哪里就是我们的福地。父亲的话引发了我们对从未回去过的老家的向往。
母亲对父亲的话很不以为然。但父亲一念既生,便会专执此念。那是任何人也难以使他放弃的。
母亲从来也没有能够动摇过父亲的哪怕一次荒唐的念头。母亲根本不具备这种妇人之术。母亲很有自知之明,便预先为父亲做种种动身前的准备。
父亲要带一个儿子回山东老家。在我们——他的四个儿子之间,展开了一次小小的纷争。最后,由父亲做出了裁决。父亲庄严地对我说:“老二,爸带你一块儿回山东!”老家之行,印象是凄凉的。对我,是一次大希望的大破灭。对父亲,是一次心理上和感情上的打击。老家,本没亲人了,但毕竟是父亲的故乡。故乡人,极羡慕父亲这个挣现钱的工人阶级。故乡的孩子,极羡慕我这个城市的孩子,羡慕我穿在脚上的那双崭新的胶鞋。故乡的野菜,还塞不饱故乡人的胃。我和父亲路途上没吃完的两掺面的馒头,在故乡人眼中,是上等的点心。父亲和我,被故乡一种饥饿的氛围所促使,竟忘乎所以地扮演起“衣锦还乡”的角色来。
父亲第二次攒下的二百元钱,除了路费,东家给五元,西家给十元,以“见面礼”的方式,差不多全救济了故乡人。我和父亲带了一小包花生米和几斤地瓜干离开了故乡……
到家后,父亲开口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他妈,我把钱抖搂光了!你别生气,我再攒!”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父亲用内疚的语调对母亲说话。
母亲淡淡一笑:“我生啥气呀!你离开老家后,从没回去过,也该回去看看嘛!”仿佛她对那被花光的二百多元钱毫不在乎。
但我知道,母亲内心是很在乎的。因为我看见,母亲背转身时,眼泪从眼角溢出,滴落在她衣襟上。
那一夜,父亲翻身不止,长叹接短叹。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再见巴萨!曝曼城接受分期,无力承担2500万年薪,巴黎捡漏签B席

再见巴萨!曝曼城接受分期,无力承担2500万年薪,巴黎捡漏签B席

夏侯看英超
2024-05-31 15:36:52
闹大!上海女保安拒绝残疾军人先上车:正面曝光,上海受牵连

闹大!上海女保安拒绝残疾军人先上车:正面曝光,上海受牵连

花小萌和你聊情感
2024-05-31 13:33:12
八路军最严重的叛逃事件,气走旅长,朱德与彭德怀为此事发生分歧

八路军最严重的叛逃事件,气走旅长,朱德与彭德怀为此事发生分歧

吴学华看天下
2023-10-24 10:18:01
台媒爆!汪小菲婚后首次飞台北,避免大s提告,履行承诺陪孩子!

台媒爆!汪小菲婚后首次飞台北,避免大s提告,履行承诺陪孩子!

阿芒娱乐说
2024-06-01 02:19:35
马筱梅旧照曝光,脸比现在自然,前夫两次回应其再婚,曾被骂是蛆

马筱梅旧照曝光,脸比现在自然,前夫两次回应其再婚,曾被骂是蛆

非常先生看娱乐
2024-05-30 23:53:06
伊利“天价牛奶”事件和解后续,全品牌岌岌可危,官方回应震惊!

伊利“天价牛奶”事件和解后续,全品牌岌岌可危,官方回应震惊!

皖声微言
2024-05-31 10:14:27
中央督察组暗查重庆: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中央督察组暗查重庆: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户外小阿隋
2024-06-01 01:28:04
云南“奇葩”景区,众佛像中惊现女性生殖器雕塑,引起广泛争议

云南“奇葩”景区,众佛像中惊现女性生殖器雕塑,引起广泛争议

吃鱼思故渊
2024-05-31 22:14:02
鹈鹕必须在6月2日11点59分前通知湖人 是要17号签还是推迟到明年

鹈鹕必须在6月2日11点59分前通知湖人 是要17号签还是推迟到明年

直播吧
2024-05-31 22:05:20
俄军摧毁乌克兰军用机场,俘虏多名美国现役军人,攻克大批据点

俄军摧毁乌克兰军用机场,俘虏多名美国现役军人,攻克大批据点

星辰故事屋
2024-05-30 18:11:55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曝45岁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原因揭晓,71岁百亿丈夫只说6个字

深度知局
2024-05-20 19:25:53
警示全国!如果京东倒闭,必将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巨大悲哀

警示全国!如果京东倒闭,必将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巨大悲哀

说故事的阿袭
2024-06-01 01:22:23
中国女篮再负澳洲!罚球28中13辣眼睛 篮板21-37输了16个

中国女篮再负澳洲!罚球28中13辣眼睛 篮板21-37输了16个

橙汁的味道123
2024-05-31 21:24:37
外媒:中国将对恒大的审计公司普华施以创纪录罚款

外媒:中国将对恒大的审计公司普华施以创纪录罚款

头条爆料007
2024-05-31 17:46:55
长的就是俏皮

长的就是俏皮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5-29 15:11:24
张维迎:我国过去五百年没有做出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发明创造

张维迎:我国过去五百年没有做出一项可以载入史册的发明创造

芯怡飞
2024-05-31 17:21:36
印媒:中国未来50年,必打6场大战,台海首战,终战对手不是美国

印媒:中国未来50年,必打6场大战,台海首战,终战对手不是美国

文雅笔墨
2024-05-31 15:48:00
上海某主任医生实发工资曝光,网友:真是让我羡慕,这也太多了

上海某主任医生实发工资曝光,网友:真是让我羡慕,这也太多了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5-31 21:16:42
浜崎步现身儿子学校公开课,豪车亮相引爆全网!

浜崎步现身儿子学校公开课,豪车亮相引爆全网!

小日子万象
2024-05-31 14:09:02
外交部:中方重视日本各界希望恢复免签政策诉求,我们希望日方能同中方相向而行

外交部:中方重视日本各界希望恢复免签政策诉求,我们希望日方能同中方相向而行

环球网资讯
2024-05-31 15:46:10
2024-06-01 08:10:44
法阅
法阅
传播法治理念
173文章数 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香会"见面 两个关键细节最值得说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香会"见面 两个关键细节最值得说

体育要闻

欧文:当老二怎么了?硬就行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证监会: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

科技要闻

业务不卖了,字节跳动重新做游戏

汽车要闻

外观内饰升级/六项权益 全新哈弗H6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亲子要闻

她居然还是跳的最好的一个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