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种包谷、种菜头,现在我的地全部种上了油茶,而且加工厂就开在了村口,务工一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再加上分红,比起十年前,收入多得多。”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涪陵区同乐镇解放村1组的刘素芳喜笑颜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同乐镇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奋进,一条条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产业项目落地生花,铸就了同乐镇发展的“黄金十年”。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翻番,农业产业从传统粮猪二元型向多元化转变,招商引资为乡村建设插上翅膀……这十年,同乐镇连续6年获评经济社会实绩考核出色完成单位,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同”心致祥,同“乐”致胜,正是同乐干部群众的奋进姿态。
产业更兴 乡村振兴打开新局面
在坪上后山地区,当地群众一直以来都种植玉米、水稻、青菜头这些传统作物。为了增加大家的收入,同乐镇党委、政府积极寻求合作,引进附加值高的农作物,从2014年开始,首批1300亩油茶种植园初具规模。
“今年我们油茶的深加工厂就要建好,到时候就不用再送到外面去加工了,仅此这一项就直接为当地群众增收200万元。”当地油茶种植合作社的李代华激动地说。
目前,同乐镇的油茶产业已经从当初直接销售油茶籽到初加工、再到深加工转变。全镇14个村(居)都种上了油茶,面积达到12000亩左右,建成油茶产业示范园、油茶精加工厂配套工程项目,开发生产出更多本土山茶油,建成种、产、销一体化油茶产业链。
只有产业兴,才能百姓富。围绕特色农业产业,不仅要一枝独秀,更要百花满园。
十年来,同乐镇深度利用好“三位一体”的茶旅融合休闲体验园,持续做强做亮雪峰“盛茗”白茶品牌。发展胭脂萝卜至6000亩,推进胭脂萝卜产业升级发展项目,延长产业链,生产上市“涪州红”腌制萝卜干,促进胭脂萝卜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册“同乐羊肉”餐饮商标、地理标识,实施涪陵渝东黑山羊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生产同乐羊肉预制食品,持续壮大“同乐羊肉”品牌。做大雪峰山旅游开发,引导企业围绕“游山、玩水、享林、归田”四大主线打造旅游产品。培育完成1500头肉牛养殖基地,实现“同乐鹌鹑”销售至重庆主城乃至全国。
城乡更美 道口经济呈现新气象
道路建设、农网改造、污水处理、农田整治……十年来,同乐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对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当地老百姓拥有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田头的生产便道都硬化了,哪还像过去走一路都是稀泥巴?三轮车直接就开到田边,不用背也不用扛,真是方便多了。”同乐镇雪峰村村民杨远强开心地说。
完成150公里生产便道建设,硬化“四好农村路”250多公里,全镇的路网就像毛细血管,延伸到了家家户户。
与此同时,当地还配合推进武两高速建设,完成乡村振兴配套道路(一期),启动实施乡村振兴二期、三期配套项目,分批有序推进实施寿坝至雪峰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同乐镇对口协同武隆发展产业道路项目、仁寿至南川道路升级项目。完成同乐和聚宝两个场镇升级改造工程、同乐和聚宝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S529同乐场至聚宝场油化升级改造工程。正在实施完善场镇配套设施项目(新建与时路-绕场路快速通道、2个农贸市场、5个停车场、2座二类公厕),实施同乐场镇雨污分流建设项目。完成场镇入口、绕场路一期环境整治,启动实施一级路同乐段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争取实施寿坝至雪峰美丽家园项目,打造寿坝至雪峰景观带。完成14个村(居)农网改造,完成6个村土地整治1万余亩,完成4个村880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正在高标准整治寿坝村4200亩农田。
生态更好 绿色发展谱写新篇章
市级文明镇、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区级卫生镇、区级园林单位……一顶顶桂冠让山情水韵的幸福同乐更加魅力四射,也让居住在这坪上小镇的人们更加神采奕奕。
近年来,同乐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工作模式,点燃人居环境整治“动力引擎”。该镇正扎实推进市级卫生镇、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梨香溪同乐河段综合整治工程,保障河流生态流量,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深入开展“四清四化、五改一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村道25公里,新增公共场所绿化8.24公顷。健全垃圾桶、垃圾平台、垃圾站的清运链条,建设分类垃圾平台127个,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害化处理率100%。增设场镇车辆摄像纠违系统,持续规范场镇商业经营秩序。建成投用农村居民点5个,改善6160余户农户住房条件,广泛组织单位、村居、农户开展植树栽花,实施庭院绿化1123户;全面整治村组道路边沟,整治修补破损道路,维修美化候车亭;拆除农村危旧房12万平方米,新增、修复镇村两级路灯1100余盏。
百姓更富 社会和谐取得新成效
2012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6511元,2021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同乐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正是抓住稳定就业和民生改善两个关键。
务工收入是同乐镇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该镇通过就业培训、岗位推荐、鼓励外出务工、发展一二三产业提供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丰富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镇劳动力转移人口1.3万人,80%的农户均有家庭成员在外务工。
近年来,同乐镇发扬“人人都是招商参与者”的招商精神,现有各类企业47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限额以上批零企业8家,规模以上交通企业6家,规模以上建筑业7家,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200余个,本级地方财政收入由552万元增长到1627万元,年均增长12.5%。同时,培育致富带头人70余名,回引35名年轻党员回村任职。
十年是民生的改善,也是承诺的兑现,同乐镇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围绕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力行为民之举,务求利民之实,发展实绩有“高度”、惠民答卷有“温度”。
聚宝九年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13年获全区一等奖。新建改建村卫生室7个,建成同乐敬老院,推进实施同乐镇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引进国家森林康养中心建设项目,建成投用“栖湖悦”民宿,构建多层次的康养服务体系。整治同乐文化广场,打造雪峰健身步道、田园漫生活步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与此同时,聚力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发挥“五治”结合优势,激发乡风文明治理新活力。
组织更强 班子队伍展现新气象
同乐镇镇长陈云胜说:“下一步,同乐镇将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 ‘1235’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坪上后山特色产业集聚高地,积极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和卫生镇,努力建设全市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油茶、白茶、胭脂萝卜三大产业基地,全力构建农旅融合乡村旅游区、雪峰山旅游度假区、生态农产品供给区、农耕文化体验区、高山休闲养老产业区,争当涪陵对口协同武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加快建设‘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城乡美、生态好’的山水同乐。”
十载春华秋实,十年辉煌征程。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变化,谱写着同乐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奋斗篇章。“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矢志不渝,振兴乡村的路上,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加饱满、更加持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