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导弹女神魏诗卉:33岁攻克祖国50年导弹研发难题,让老美羡慕不已

0
分享至

我们都知道,在科研领域,想要做出卓著的成果是相当困难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吃透基本理念,挖深挖深再挖深,才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做出重大的突破。

因为科研的门槛很高,因此那些在科研领域做出突出成就的,往往年事已高。而那些年纪轻轻就在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便容易受到世人的瞩目。

2020年,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上,那些为数不多的青年女科学家们便站上了颁奖台。

在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上,有一个身穿绿色军装的女科学家尤其引人注目,那就是魏诗卉。

其中,有一个身穿绿色军装的女科学家尤其引人注目,她容貌清秀,微微含笑,气质沉稳而大方。

这位女科学家就是有着“导弹女神”之称的魏诗卉,那一年不过四十三岁。

听到“导弹女神”这四个字,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她是一个导弹领域的专家。当在场的人听说她的身份时,不禁都有些意外——

这个看起来略显文弱的女子,整日竟然与那威力巨大的庞然大物天天打交道,而且还是此方面的顶尖专家,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斩获的奖项,更是数不胜数。她曾先后获得26项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等荣誉。

而她所做贡献中,最令人称道的,则是她在导弹零件上的成就。

零件?一个微不足道的零件,能有多么重要呢?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关键的零部件,竟然困扰了我国的科学家足足五十年。

原来这种零部件虽小,却不可或缺,是助力导弹飞航的换件器件,它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对导弹的威力影响巨大。

然而这种零件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这种零件的保存时间只有一年。如此一来,将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在这种导弹上投入的成本以及实战打击的精度。

而魏诗卉在得知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科学家们五十年后,依旧毅然决定,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最终,魏诗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又有着怎么样的科研经历和令人钦佩的科研精神呢?

魏诗卉曾取得的部分证书

一.不爱红装爱武装

采访魏诗卉的时候,记者曾对她优雅的气质而印象深刻。这位天天与导弹这样的重武器打交道的女科学家,外表却如此清秀,说话时也沉稳大方,不紧不慢。

接受采访的魏诗卉

而在媒体的几次采访后,魏诗卉也逐渐为大家所知,有了一些名气,网友们更是因为她清秀的外貌而称他为“科苑超女”。

对于网友们的称呼,魏诗卉却只是微微一笑,谦虚地摆摆手:“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

可是魏诗卉的一生,其实是相当不平凡的。比如魏诗卉的家庭,就决定了她这辈子注定不爱红装爱武装。

1978年,魏诗卉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在富有军旅气息的环境中长大。

为何说是世家呢?先说她的外公。魏诗卉的外公可是大名鼎鼎的杨云卿。他原本就读于西南联大,对建筑研究极为痴迷,如果不是抗日的战乱,他或许会安分地做一个建筑师。

然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国难,杨云卿毅然弃笔从戎,选择战场报国。直到战乱结束后,杨云卿才回归建筑领域,为大西北的建设出一份力力,还受到过周总理的接待。

而魏诗卉的父亲也很了得,在那个飞行员如金子一般珍贵的时代,他的父亲作为一名空军战斗飞行员为国家服役。

在这个三代从军、流淌着军人血液的家族里,魏诗卉虽为女子,却从小耳濡目染着民族英雄的故事,在红色的氛围中长大,并有了从军报国的梦想。

怀揣着这个梦想,魏诗卉努力学习,一路向前,在十八岁时如愿进入了她想进入的军事院校——大连舰艇学院。

大连舰艇学院

大连舰艇学院,被称为中国版的“西点军校”,进了这个学校,意味着要吃数不尽的苦。但魏诗卉的父母非常开明,一直予以魏诗卉源源不断的支持。

该学校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于1949年创办,历史不可谓不悠久。1986年时,该学校便被改为大连舰艇学院,属于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大连舰艇学院招收学生的条件相当苛刻,那一年在天津,该学校只招收两名女学生,而魏诗卉则凭借自己扎实的功底,考入了这所学校。

被录取后,魏诗卉的父亲摸着她的录取通知书,骄傲地留下了眼泪,同时作为一名父亲,他也为女儿未来将要面临的艰辛深感心疼。

一开始,魏诗卉进入的并非导弹研究专业,而是测绘专业,二者关联甚小。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她决心转变自己的专业呢?

魏诗卉上学那个年代,国际局势骤变,美苏冷战结束后,中美双方关系也产生一系列敏感变化。

这与导弹带给她的触动大有关联。那时候,银河号事件和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刚发生不久,国人对此事深感愤慨。

毕竟我国走了一百多年,一步步洗刷国耻,走向独立富强,此刻为何还要受人宰割?

而在其中,导弹显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001年,魏诗卉本科毕业,继续攻读军事运筹学硕士。这个时候,魏诗卉已经24岁,她在一次调研过程中看到了极具威慑力的导弹配件。

带队的领导告诉她,这些部件可不能小看,它们对战略导弹的腾飞具有强力的助推作用。这次在实验室中的初见,让她从这些导弹部件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能量”,从此和导弹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之后,魏诗卉又在学校组织的内部观摩中,看到了对她人生有着重大影响的影响资料——海湾战争。这次她更是强烈地体会到先进的火箭导弹技术在当代战争中的意义。

自此,魏诗卉彻底对导弹着了魔,并作出了让身边的人极为意外的决定——她决定跨军种、跨专业,将读博的目标定在了火箭军工程大学攻读制导与控制专业。

海湾战争的影像资料

这个决定对于常人而言是很难做出来的,不仅身边的同学,连她的父亲都一再严肃地告诉她:“你可要想好啊。”

可是火箭导弹带给她的震撼实在太难忘了,哪怕再困难,她也不愿放弃,铁了心要为祖国的导弹事业为贡献,让中国免受他国的欺辱。

大连舰艇学院只收两个女生,她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困难能阻挡她呢?

就这样,心潮澎湃的魏诗卉勇敢地踏入了这个陌生而艰难的领域。

二.扎根导弹领域,解决重要难题

这时的魏诗卉在火箭导弹领域面前,还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行人,别提那些高深的内容,连一些最基本的内容,她也一无所知,学起来自然比那些早就进入这一领域的人要难上无数倍。

不过在她看来,困难就是用来被攻克的,只要潜心钻研,就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她。

横在她面前的第一关是考博,为了方便解决她心中的疑问,她特地住进了学校门口一个条件简陋的招待所,就为了及时向老师提问。

影响魏诗卉科研生涯的“贵人”肖龙旭

这一住,就是两个月时间,冬季的寒冷让后来的她印象深刻。

不过面对这一本本“天书”,魏诗卉的确犯难了。她一个从零开始的外行人,想要理解导弹领域的奥秘谈何容易?

就在这个时候,魏诗卉的“贵人”们出现了。他们就是导弹领域素有威望的资深导师——王海明教授与肖龙旭研究员。

就凭着这股子冲劲和“贵人”的指导,魏诗卉真的考上了博士。当然,这一切对她而言,还只是刚刚开始。

而读博的时候,魏诗卉曾参与了一项重要且困难的课题,与导弹火力运用有关。

这个课题难度非同一般,涉及光学、天文学、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在肖龙旭看来,像魏诗卉这样的新人哪怕再努力、再有天赋,面对这种难度的课题恐怕也难出成果,毕竟这个课题别说她这个博士生,连许多科学家们也对此束手无策。

魏诗卉

可是魏诗卉却丝毫不服输, 她大量翻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整天要么泡在研究院和图书馆里,要么走访至其他图书馆,深夜仿佛感受不到困意,依旧在不停演算,并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那时候,你能看到她的书柜里满是收集来的资料,复印的论文资料也堆得有两米多高。

这个研究成果对国家贡献不菲,将国家某型导弹的技术准备时间缩短,魏诗卉因此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从而声名大噪。

声名对于魏诗卉而言,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她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因为在她眼中,只有导弹的进步这一件事。

魏诗卉对导弹的痴迷,让她在博士毕业后,又进入到了她的恩师肖龙旭所在的火箭军研究院。

魏诗卉

而这时候,她发现了中国导弹的一个明显薄弱的环节——在导弹的某个关键性零件上,存在寿命短、高速运转下性能保持差的问题。

这个问题,显然制约了我国导弹的寿命和军队的战斗力。

要知道,一枚导弹本身就造价高昂,所以国家通常在对导弹进行运输或储存时都会小心翼翼,尽大可能地减少磨损,保持导弹的寿命。

可是因为这种关键部件的寿命只有短短一年,导弹的寿命也不可避免被缩短,如此一来,我国就会在导弹方面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大量,大量堆积制作导弹的成本。

魏诗卉

看到这一问题的魏诗卉便下定决心,攻克这一难关,推动中国导弹事业的发展,让中国成为令他国不敢小觑的武器强国。

然而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易事,五十年来,多少科学家投入到这个问题之上,却只能灰溜溜地摇头放弃。而此时的魏诗卉不过三十多岁,她真的能解决那些资深科学家们都无力解决的难题吗?

在魏诗卉看来,这个问题虽难,却可以解决,她坚信自己能够成为这个问题的终结者。

于是内心坚定的她,就这样投入到研究中去。这期间,魏诗卉没有个人生活——或者说,她的生活就是工作。她不断加班,为了节约黄金的每一分钟,她甚至不回家,直接在实验室里过夜,仿佛感觉不到疲惫一样不断工作。

魏诗卉

魏诗卉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之上,带着自己的团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模拟实验,无论实验前后,她都会审慎推演,不敢有一丝马虎和懈怠。

可是研究了几个月后,还是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魏诗卉忽然想到,会不会是自己被此前的研究思维给局限了?

毕竟这种思路在国际上已经流传很久了,如果有突破,早就应该有了。如果至今难有突破,就只有一种可能:这条路本身是走不通的。

想到这里,她忽然心中一亮:如果这样的话,即便沿着之前的思路想太多,也只是徒劳打转,不妨换一个新的思路去尝试。

这时候,就体现出了魏诗卉作为年轻人敢于创新的一面。她根据我国的国情,大胆放弃之前的思路和演算数据,另辟蹊径,终于开发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型算法。

这样一来,这个器件的使用寿命就被大大延长,性能也被大大增强。这在我国的火箭导弹史上,可谓是非常出彩的一笔,让我国的导弹武器快速机动发射有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可走。

基于这一杰出贡献,魏诗卉被破格晋升为导弹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而这一年的她,才刚满33岁。因此当这一成果面世之后,连美国的导弹专家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一个困扰中国几十年的问题,竟然让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给解决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就是江山代有人出。

年纪轻轻能斩获如此傲人的成就,对于绝大部分研究者而言,已经是一个极为傲人的事情。可是魏诗卉仍不满足,在她看来,导弹研究永远没有终点。

魏诗卉曾说过,她的目标从来不是让中国导弹赶上西方国家,而是超越他们!

三.“拼命三娘”的爱国情怀

在零部件的问题解决后,魏诗卉又着手于导弹的准确度问题。要知道一枚导弹射程再远、威力再大,若不能实现精确打击,也只是个无头苍蝇,终究不符合现代军事博弈的要求的。

然而我国在研究出北斗导航系统之前,一直依赖于惯性制导,在精确度上把握性却不够高,实战中极易吃亏。

因此魏诗卉对这个问题极为重视。她又如同以往一样,进入“拼命三娘”模式,将个人生活置之度外。

魏诗卉

她又带着铺盖,将自己从早到晚关在实验室里研究,废寝忘食,不知疲倦,甚至连自己肚子里有小宝宝这件事,她都抛在脑后。

在她看来,自己是一个母亲,但更是一个中国人,因此她的精力很少放在宝宝身上,更多放在了导弹之上。

她连对待自己的宝宝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她的身体承受了多大的负荷。

可是人的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是有限的,魏诗卉长期如此工作,给身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医生见她工作过量,给她开了假条,可是她依旧执着于研究,不断演算,想尽办法突破这个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艰苦努力再一次获得了回报。她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导弹飞行方式,让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最极致的发挥。

如此一来,导弹突破敌方防区,也不用担心弹道变化的问题了。我国的导弹仿佛像开了“天眼”一样,哪怕遭遇电磁辐射的干扰,也能实现精准打击。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又让我国的导弹研究步上了新的台阶。

从此,魏诗卉和她的团队便在科研中积累经验,又将积累的经验应用于科研,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魏诗卉和她的团队

2016年时,他们的团又在导弹领域有了新的突破。他们与控制系统关键单机惯组接触多年,通过各种评测和实验,让火箭军导弹武器型号竞争研制迈向了下一个阶段。

而魏诗卉面对科研任务,甚至将科研放在自己的生死之上。

这不是夸张,每当科研实验开始时,她就会守在实验场的最前沿,目的就是为了以第一时间以及最近的距离体验导弹发射的细节。

有一次,她为了验证全新制导控制方法的实弹发射效果,竟然违背规定,选择在距离发射点不足一百米处观测导弹发射的过程。其中危险她何尝不知,可是对她而言,科研比她的生命还要重要。

面对采访,魏诗卉曾说:“能早一天完成研究,我的战友们就能够早一天拥有可靠的装备。”

“她有一股拼劲闯劲儿,搞导弹科研事业,没有这股劲儿也不行。”肖龙旭是如此评价魏诗卉的,在学界,大家对他的严格是有共识的,可是到了魏诗卉这儿,肖龙旭却也对她有着极高的评价。

魏诗卉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停止”这两个字,导弹事业对她而言从来没有“完成了”,而是“正在进行”,她所追寻的,是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也是为国家不断做出贡献的热切渴望。

魏诗卉

这种对自我的标准如果放在他人身上,的确会显得过于残酷和严苛,但对她而言,却是理所当然。也正因如此,她才在青春时便淬炼出了锋利的剑刃。

对于魏诗卉这样的人才,美国人自然眼馋不已。她的意志力、她的科研能力,是中国所需要的,也是美国所忌惮的,因此美国想方设法想让她为美国服务。

为此,美国直接向她发出邀请:如果魏诗卉肯为美国的科研服务,美国愿向她奉上极高的待遇以及令人垂涎的社会地位。

面对美国的百般诱因,魏诗卉却不为所动,断然拒绝了美国的邀请。功名?利禄?在她眼中,永远只有祖国的科研事业。

她的血液之中,永远只流淌一种颜色,那就是中国红!

编辑:小仙

责编:林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泽连斯基:神秘大国打来电话,绝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

泽连斯基:神秘大国打来电话,绝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

史政先锋
2024-06-16 18:51:25
达摩院现场记录姜萍做题视频,不被定义的人生谁都可以是黑马

达摩院现场记录姜萍做题视频,不被定义的人生谁都可以是黑马

宝哥精彩赛事
2024-06-17 12:19:09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烧光百亿,离奇破产!顶级天才,让广东损失惨重

金错刀
2024-06-16 15:47:42
复旦教授称95%的数学专业学生写不出姜萍那样的答卷,校方回应“她考621分为何上了中专”

复旦教授称95%的数学专业学生写不出姜萍那样的答卷,校方回应“她考621分为何上了中专”

极目新闻
2024-06-17 10:50:44
太突然了!山东菏泽曹县翰林府长达7分29秒视频,为何引发热搜?

太突然了!山东菏泽曹县翰林府长达7分29秒视频,为何引发热搜?

火山诗话
2024-06-16 16:42:18
江苏入梅有消息啦!

江苏入梅有消息啦!

淮安网
2024-06-16 16:13:52
中国女排放弃总决赛争冠!张常宁有望带队,庄宇珊将获得机会

中国女排放弃总决赛争冠!张常宁有望带队,庄宇珊将获得机会

跑者排球视角
2024-06-17 07:57:24
身高191体重180火遍全网的马丁-亚当:上届欧洲杯我在家喝酒

身高191体重180火遍全网的马丁-亚当:上届欧洲杯我在家喝酒

直播吧
2024-06-16 17:34:10
处罚俞莉博士的医学院,膝盖跪肿了

处罚俞莉博士的医学院,膝盖跪肿了

宾语观世
2024-06-17 10:38:39
村民被控无证卖烟后提起行政诉讼,烟草局清晨“补证”被监控拍下

村民被控无证卖烟后提起行政诉讼,烟草局清晨“补证”被监控拍下

澎湃新闻
2024-06-17 14:18:39
40岁美女房东,睡了壮房客后又找小10岁男友,结果成了杀人犯

40岁美女房东,睡了壮房客后又找小10岁男友,结果成了杀人犯

胖胖侃咖
2024-06-13 08:00:08
王思聪终于回复黄一鸣,网友直接笑不活

王思聪终于回复黄一鸣,网友直接笑不活

菠萝小九
2024-06-17 10:59:13
天水烟草工作人员伪造证据,致农民获刑5年!网友:毁三观

天水烟草工作人员伪造证据,致农民获刑5年!网友:毁三观

三月柳
2024-06-17 12:08:08
经济日报: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也能赚到钱,大家都赚到钱了没?

经济日报: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也能赚到钱,大家都赚到钱了没?

兵哥闲聊
2024-06-17 08:48:10
河南一冷藏货车违规带人致8死,村民称都为女性,知情人讲述详情

河南一冷藏货车违规带人致8死,村民称都为女性,知情人讲述详情

潇湘晨报
2024-06-17 13:06:08
39岁中国跑酷元老因心脏病去世,曾是甄子丹御用替身

39岁中国跑酷元老因心脏病去世,曾是甄子丹御用替身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6-17 07:59:52
丑陋的1-0!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3张王牌打废了

丑陋的1-0!欧洲杯15亿豪阵险翻车:半场梦游,3张王牌打废了

叶青足球世界
2024-06-17 04:55:36
上海蓝天应急救援:队友万光超意外离世,年仅35岁

上海蓝天应急救援:队友万光超意外离世,年仅35岁

澎湃新闻
2024-06-17 06:58:28
1992年在法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发现保留了79%的原始输出功率

1992年在法国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发现保留了79%的原始输出功率

cnBeta.COM
2024-06-17 03:09:06
中方邻国爆发粮食危机,失去中方援助后,反华总统被美彻底抛弃!

中方邻国爆发粮食危机,失去中方援助后,反华总统被美彻底抛弃!

绝对军评
2024-06-17 09:11:21
2024-06-17 15:10:44
真猫爷的渔场
真猫爷的渔场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1765文章数 160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为什么你的iPhone,肯定用不上"苹果AI"?

头条要闻

媒体:和平峰会或让泽连斯基落寞 美带头早退德日跟上

头条要闻

媒体:和平峰会或让泽连斯基落寞 美带头早退德日跟上

体育要闻

豪华阵容,原始战术 英格兰10亿天团就这?

娱乐要闻

上影节红毯:倪妮好松弛,娜扎吸睛

财经要闻

省市级税务人士:目前没有全国性查税

汽车要闻

传奇新篇章 全新一代大众迈腾来了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游戏
旅游
时尚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影之诗》续作宣布延期:明年春季推出

旅游要闻

游客放狗进赛里木湖追天鹅,景区回应!

40岁女人的气质穿搭,释放“女人味”自然才最耐,你也能很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