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羽生结弦微博
坚持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本能期待,带着爱的放手才是为人父母的智慧。
作者:霈然;本文来源:公众号“果壳童学馆”(ID:guokr_kid)。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退役后的羽生结弦,开启了爽文模式。
首次训练直播吸引百万人线上观看,开通社交账号七小时吸粉58万。在网上有关他的一切商品一经发售就会被抢空。由于订购羽生结弦邮票的人太多,导致网站直接瘫痪。
他宣布退役后,印有他照片的报纸也被炒到了原价70倍以上。在无纸化办公的今天,人们竟然亲眼见证了一次“洛阳纸贵”。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纪录片《运动员之魂——羽生结弦17岁的挑战》
为啥喜欢大家都喜欢羽生结弦?
我觉得央视在冬奥中的那段解说词,可谓给出了最完美的答案:
“其面如玉,其姿如玉松,其姿如游龙。他提醒我们,命运向勇士低语,你无法抵挡风暴。当勇士们窃窃私语时,我就是风暴。”
够帅!够美!够努力!够勇敢!
而且,还有他的教养、谦虚和忍耐。
作者供图:羽生结弦为金博洋整理国旗后被黑,华春莹特意发文表示尊重
冬奥会过后,我身边不少家有儿子的老母都表示:“要是我儿子也有这样的精神就好了!”
可是,如果真的有一个天赋的孩子,就真的能把天才培养成人才吗?
坦雅·哈丁(Tonya Maxene Harding),被誉为美国花滑项目的“天才种子”选手。她却在母亲的教育下成为了羽生结弦的B面。
作者供图:根据坦雅经历改编的电影《我,花样女王》,也被译成《老娘谭雅》
这两位花滑选手都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都在4岁时开始接触滑冰,都是在花滑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作者供图:电影《我,花样女王》再现了母亲对坦雅的言语暴力
19岁时,羽生结弦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奥运冠军,坦雅赢得了美国滑冰比赛;
21岁时,坦雅成为美国第一个完成阿克谢尔三周半跳的选手。而羽生结弦则22岁时,成为男单正式比赛中完成后外结环四周跳的第一人。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纪录片《运动员之魂——羽生结弦17岁的挑战》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gettyimage
可是坦雅却在23岁时,因为惊世骇俗的行为被美国花滑协会宣布剥夺全锦赛冠军、终身禁赛,背着丑闻消失在公众视线中。
同是天才,羽生结弦活成了A面,坦雅活成了B面。
而这一切,都要从成长经历说起。
贫穷不是原罪
没有爱的抚养才最可怕
羽生结弦出生在日本东北部的宫城仙台,父亲在学校担任教导主任兼棒球教练,母亲则是全职主妇,家境非常一般。
作者供图:图源:纪录片《羽生结弦16岁》
4岁那年,羽生结弦开始与姐姐一起学习滑冰。
但这个决定与他的天赋无关,只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护。2岁时羽生结弦被查出患有哮喘病,为了让儿子有个健康的身体,父亲决定让羽生结弦学习滑冰。
作者供图:小羽生结弦在溜冰场上
让所有人都很意外的是,小小年纪的羽生结弦很快就适应了冰场,并自如地滑了起来。但其实最开始羽生结弦对滑冰并不感兴趣,但在姐姐的影响下,决定坚持下来并把普鲁申科作为偶像。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羽生结弦的成长纪录片:右侧是羽生结弦的姐姐,她比弟弟大四岁 。
花滑是个花费高昂的运动项目,但羽生结弦的父母从没因为钱,苛待过孩子。
但也不得不因为钱做出一些妥协:家里没钱给孩子买昂贵的滑冰服,妈妈就选择自己做。
5岁那年,羽生结弦第一次参加比赛,他要求妈妈给做一套盖亚奥特曼滑冰服。
妈妈二话不说就开始干,最终羽生结弦穿着这套衣服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有了这次比赛好名次的激励,羽生结弦信心大涨,也对滑冰的兴趣大涨。
作者供图
但是他毕竟是个孩子,一时的热情总会被日复一日枯燥艰苦的训练消磨。
上三四年级时,羽生结弦还有另外一个兴趣,就是打棒球。他会偷偷地溜走,跟朋友练习打棒球。
有一次非常认真地跟爸爸说:“我有点讨厌滑冰了,不想要继续了。”说这话时,他心里很忐忑,因为他知道为了滑冰父母付出了很多。
但意外的是,爸爸却很轻松地说:“棒球花钱更少,如果讨厌滑冰的话,放弃也可以啊!”
随后爸爸还跟羽生结弦约定,用一段时间好好想想,不管是否要放弃,都要跟家人说。
这让原本压力山大的羽生结弦瞬间放松了下来,反而开始思考到底要不要真的放弃滑冰。
没有选择权,就没有存在感;没有存在感,努力和奋斗就都没有了意义。
拥有选择权的羽生结弦第一次有种当家做主、掌控人生的感觉并认真思考“要怎么活”这个严肃又重大的人生课题,认真考量过后他还是选择要滑冰。并在11岁立下了一个宏愿:拿下奥运冠军。
作者供图
2011年日本仙台发生9级地震,当时羽生结弦正在冰场训练,危急关头来不及穿冰刃保护套的他只得穿着冰刀避难。
所幸家人无碍,但他们一家人只能在灾民收容所度日,那时他刚刚完成首个成人赛季,成为最年少的得奖者。
家乡满目疮痍,羽生结弦再次心生退意,而妈妈却说道:“咱们把冰刀送去修修吧!”
随后,妈妈开始四处联系冰场。最终以60场赈灾演出,换来了进入训练场的机会。
灾后第10天,羽生结弦重返冰场,继续练习。
在之后的赈灾演出中,羽生结弦慢慢体会到坚持的力量,他说:“我不可放弃。我,只有滑冰!”
2014年中国杯比赛热身时,羽生结弦与闫涵相撞严重受伤,头部、下颚、大腿、脚关节都受伤了。几分钟内,他躺在冰面上动弹不得。教练让他退赛,可羽生结弦绑着绑带就走上了冰场。比赛结束后,他几乎已经没法行走。
作者供图
这次伤病,让他一度萌生放弃滑冰的念头。
但妈妈再次提醒他:“你是因为喜欢花滑才开始练习滑冰的。你每天上冰滑一会儿,说不定状态就好了呢!”
在成绩面前,妈妈更关心孩子的健康,是否受伤;在金牌面前,妈妈更关心孩子是否享受努力的过程。
所以,每一次比赛羽生结弦都有种与妈妈一起战斗的感觉。
失败也好,成功也罢,与不断挑战自我、追逐体育精神相比,都不那么重要了。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纪录片《运动员之魂——羽生结弦17岁的挑战》
今年北京冬奥会上,羽生结弦在挑战4A(阿克塞尔四周跳)时失败,重重地摔倒在冰面上,错失奖牌。他在媒体采访环节中用戏谑的口气说:“我可能被冰讨厌了!”
在比赛落幕时,他俯下身轻轻地抚摸着冰面,并向全场的观众弯腰致谢。
我看到这一幕时瞬间想起“冰上贵公子”这个称号,在失败面前坦然淡定,在失落之后选择和解。
没有爱做支撑
天赋也填不满内心黑洞
坦雅·哈丁的爸爸没有稳定的工作,到处打零工。她妈妈做过各种工作,服务员、调酒师、厨师,收入也不高。
作者供图:图源wikipedia:少年时期的坦雅
与羽生结弦一样,坦雅也是从4岁开始正式学习花样滑冰的。但才半年她就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奖牌。
关于童年,坦雅和母亲的说法并不一致:
坦雅用“有毒”和“虐待”来描述。她说自己几乎每天都会受到妈妈的身心虐待,殴打和谩骂随时都可能发生。
这个情节在根据她的经历改编的电影《我,花样女王》中有所体现。
因为不听话,坦雅被妈妈拉进溜冰室的卫生间,用梳子使劲儿打。
作者供图:来源:电影《我,花样女王》
坦雅还说上高中时自己和妈妈发生争执,妈妈情急之下向她扔了一把牛排刀,刀落在了她的前臂上,这点也在电影中有展示。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于电影《我,花样女王》
而坦雅的妈妈只承认自己用梳子打过女儿,否认经常殴打女儿,也否认扔过牛排刀。至于喝酒,她解释“那只是喝咖啡的调味料”。
作者供图:坦雅的妈妈接受采访
自成年以后,坦雅和妈妈就没有说过一句话。哪怕妈妈想要弥补,坦雅也选择了拒绝:
“我不想让她靠近我,她想要成为家庭的一员,没门。”
作者供图
可在妈妈嘴里,母女关系又似乎没有那么糟糕。妈妈说,坦雅是她的小星星,小发电机。
女儿第一次踏上冰面时,她就敏锐地发现了她的滑冰天赋。4岁时,她决定请专业教练教女儿练习滑冰。
为了支付高昂的课程费、服装费和比赛费用,她“每天早、中、晚都在工作,试图挣钱让她去滑冰和上课……为了维持生计,有时不得不每天打两三份工作。”
“我的确会在女儿想要休息或偷懒时大喊大叫,逼她好好训练,也会在她达不到期待时动手,但我不认为这是虐待。”
这是一份困境中的母女关系。妈妈忍受的艰辛和痛苦挣扎是真实的,而坦雅记忆中的那些殴打、谩骂和绝望也是真实的。
在成年后的坦雅眼中,她认为妈妈的举措并不是出于爱,而是一个贫穷的母亲发现女儿有天赋,从而希望借女儿出人头地,从而改变全家的命运。
母亲的严厉和苛责,让她丝毫感觉不到爱和温暖,更谈不上感激。
作者供图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羽生结弦是前者,坦雅是后者。
在一段时间里,尽管坦雅有实力但仍被评委刻意打低分。
这让渴望赢的坦雅既气愤又失落。因为她输不起,一旦失败,失去的不仅是奖牌还有妈妈的肯定。
严重缺爱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容易被廉价的爱感动。坦雅也不例外,为了得到一点爱,她把尊严、荣誉、天赋都踩在了脚下。
只因为前夫夸一句“你很漂亮”,坦雅就陷入了爱河,并选择在19岁时嫁给对方。
作者供图:坦雅与前夫
前夫家暴她,坦雅却还是没法离开对方。两个人结婚两次又离婚两次,纠缠在一起。这段充斥着暴力、虐待、神经质的婚姻,成了她事业上的终结者。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于电影《我,花样女王》
1994年1月,坦雅长期以来的竞争对手,被誉为“冰上公主”的美国花滑运动员南希·克里根( Nancy Kerrigan)遭到陌生男性攻击,对方专挑她的膝盖用工具殴打,导致南希受伤。
作者供图:图源wikipedia:南希克里根生长在和睦富裕的中产之家,外形甜美,仪态优雅,比起力量派的坦雅更受人们喜爱,人们猜测这或许是仇恨的另一重来源
经FBI调查发现,坦雅的前夫是始作俑者,前夫供认是坦雅指使自己这么做的。虽然坦雅否认自己知情,但还是被美国花滑协会宣布剥夺全锦赛冠军,且终身禁赛。
这件事成了美国花滑史上最大的丑闻。
走投无路的坦雅,最终选择依靠曾经伤害她的“暴力”活下去。她成了一名拳击手,理由是“暴力她最熟悉”。
这个一度成为全美第一、世界第二的天才选手,成了拳击场里被人围观的人肉靶子。
作者供图:坦雅转行拳击不成功
竞技场上
每个人都终将失败
体育是一项残酷的竞技,有成功就会有失败,而且相较于成功,失败才是更频繁的常态。一个人该如何面对失败,折射出一个家庭在养育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羽生结弦的父母用放手让孩子拥有了不断挑战、享受失败的智慧,而坦雅的妈妈用控制和逼迫把一个天才变成了缺爱、为争夺胜利而不择手段的人。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纪录片《运动员之魂——羽生结弦17岁的挑战》
夺得金牌是举世瞩目的成功,但其实绝大多数运动员拼尽整个职业生涯,都难与金牌有缘。
因此,当一个运动员敢于坚持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时,同样体现出竞技之魂,照样值得掌声和尊重。
更何况,竞技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路,人生的挑战又何止一块小小的赛场。
作者供图:图片来源:纪录片《运动员之魂——羽生结弦17岁的挑战》
羽生结弦的父亲说:“我之所以给他取名‘结弦’,一是对应他的星座(射手座),一个是希望他张弛有度。”
但看完羽生结弦父母的教育方式后我发现,“张弛有度”更是这对夫妇对自己的要求。
作者供图:坦雅高调出席了《我,花样女王》的首映活动,并与女主演玛格特罗比携手登上杂志封面。据报道,她已切断了一切和母亲、前夫的联系,带着儿子专心从事园艺、粉刷工作。
坚持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本能期待,带着爱的放手才是为人父母的智慧。
“果壳童学馆”是果壳旗下的儿童教育公众号,这里有可信赖的育儿科学知识,随时随地的家庭STEAM教育。 帮你成为具备未来视野的家长,帮助孩子探索世界、学会思考,培养属于未来的优秀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