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看看人家是怎么发工资的

0
分享至

我前阵子不是回去探望老人了嘛,奶奶八十多了记忆力不好,年年问我做啥工作的,年年没记住。

在她的认知里,工作只分两种,“吃皇粮”和“缴皇粮”的,其他都不是工作。皇粮是特殊称谓,古代给官员发工资是用粮食结算,这粮食是国家的,所以是“吃皇粮”。

我临走那天,奶奶还催我赶紧去考编,说你堂弟考上那天,我走路腿都不疼了,你再去考个我能长命百岁,考上了就有单位管你一切多好啊。

我心想,她老人家不会现在还认为,我堂弟的女朋友,是单位发的吧。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老百姓会对吃皇粮有执念呢?

其实秦朝以前还没有皇粮的,那时是分封制,贵族们有封地,交完上贡的,其余都是自己的。

后来商鞅老师跳出来了,说:“不行啊,投胎好管P用,得按个人功绩来封官进爵。”话音一落,那些穷且有才华的都来投奔秦国,于是它就成了王者。

西汉起开始正式给公务猿发工资了,叫秩禄制,秩是官位高低,禄是俸禄,意思就是你什么级别,就给你发对应的薪饷,这一制度沿用至今。

汉朝发的东西叫“粟”,又名小米。但光发粮食也不行啊,日用品咋弄,于是汉武帝给改成粮钱各一半,一年发一次,俗称年薪制。

但谁能保证一年家里没点急事呢,于是上面又发明了个“支”字,意思就是可以提前预支,等年底结算再扣除。

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如果你没干满一年就跳槽了,那就真的白干了,年底一分钱都没有。

好在他们还有补贴,也就是灰色收入,比如赏赐,朝廷一年有春赐和腊赐两次定赏,除了发钱和粮,肉也发发。

西汉时还有庆典赏和功勋赏,直接给钱,或者发布匹、酒肉、车马,甚至丫鬟和房子都发,总的来说就是官做的越大,赏赐就越多,多到超过正式工资,靠赏赐就能发财了。

但是吧,这些朝廷赏赐都是高级公务猿才有,到不了普通官员手上,基层的不光工资低,补贴几乎没有,于是他们便向老百姓伸手,没事捞点,逐渐发展成腐败。

晋朝时改月薪制,并出现一种新奇发薪方式——职田,官员在任期内有对应的土地使用权,自己种或雇人种都行,收上来的全归自己所有。

但好像也没啥卵用,该贪污的还是贪污,于是乎历朝多数官员都是低薪,因为默认了你会贪的嘛,甚至有段时期,当官都没有工资,这事发生在北魏。

北魏属于马背民族,不设俸禄,收入多少全靠拼杀的来的战利品。这种没底薪的方式,打仗时还行,安顿下来了后就出问题了。

官员们多上有老下有小,老婆们也没工作,孩子一窝窝的,总不能眼睁睁饿死吧,既然没工资,只能想别的法子了,于是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成风潮,甚至有些地方官都被当地大土豪给包养了。

南朝好点,有工资了,但又跟汉朝反过来了,做京官不如地方官实惠,因为地方上补贴多。

除了有基本的菜田外,还享受“杂供给”,就是地方上自行征收的东西,有的是钱和粮,还有的是鸡鱼肉蛋,收上来当官员的福利。

有些地方官比较狠,说是去老百姓家征鸡蛋,结果不光收蛋,还拎回来几千只鸡。

除了杂供给,他们还能公开收礼,叫做“迎新送故”,意思是地方官调进调出,单位都得表示一下,饷馈当然是百姓出。

送故三年为期,离任三年内,原来的任职单位都要孝敬老领导,为此还设专门岗位叫“送故主簿”。

迎新送故的金额没统一规定,富的就多送,没钱的就少送,但迎新的礼金肯定比送故的多,原因你懂的,有的新官上任第一天,收礼都能收到腿软。

也因为这个,不少京官们都想调到地方去,皇帝也把这个当福利赏给宠臣。南朝梁武帝看到扬州刺史府的萧介很穷,就给吏部尚书打招呼说,他太穷了,给个地方官做吧。

从上到下都想着捞老百姓的油水,结果当然是王朝短命,很快的唐朝就登场了,他们的薪水是半年领一次,叫做“禄米”,也给职田。

补贴则以现金或券形式发放,叫做“俸料钱”,俸是工资的现金部分,料就是类似餐费补助、岗位津贴啥的。

到了盛唐,有了公务用车制度、差旅津贴和退休金,像白居易一言不合就被贬,每月还能领到人民币一万五左右,已经算很好了。

有意思的是,那个时候长安城流行工资快递的服务,就是如果你不能亲自去领,可以让快递员送货上门,出点快递费就行,也是很潮了。

宋朝是史上公务猿过的最快活的朝代,因为封建经济最发达,他们的工资分正俸、加俸和职田三类。

加俸主要有职钱、衣粮、餐钱、茶酒厨料、薪火炭盐等,职钱你可以理解为是职务补贴,主要加给有大学士职称的官员。

另外还有“公使钱”,也就是接待费,官员们可以用来下馆子,买礼品,出行的交通工具和住宿费也是可以报销的,可以说工资基本上花不到。

宋朝奉行的叫高薪养廉,只要你任上不犯错,包你一辈子锦衣玉食,目的是想通过高薪避免官员腐败,高到什么程度呢,王安石老师每月的工资换算成人民币是100多万;

包拯包大人在开封府任职,收入包括正俸、茶汤钱、车马费、厨料、薪柴……各项加起来是人民币是1367万元,这还不包括皇上的赏金。

我滴个乖乖,就这薪水,什么中金公司互联网大厂都弱爆了,我有点明白他为啥铁面无私了,对苦孩子出身的人来讲,这个工资真的是够够的了。

北宋公务猿福利惊人,两点很关键,一个是它中后期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和平,让老百姓们不用逃难,也不用承担巨额军费,就安心挣钱,使得经济发展很快;

另一个则是,除了王安石变法和蔡京新政两个阶段之外,朝廷采用黄老之治,不约束民间经济让其自由发展,这让商业非常发达。

老百姓有钱了,国库就充裕了,国家也就乐意给公务猿发钱了,哪怕是到了南宋,边境打仗导致财政吃紧减薪,也是瘦死骆驼比马大。

像岳飞将军的所有收入加一块,能达到人民币816万/年,这水平不要说以前了,就是放现代也是全国前列的了。

有撑死的就有饿死的,明朝是公务猿收入最低的朝代,实行薄俸制。

首先是禄米数量大幅下降,接着职田也没有了,退休金也给取消了,一品大员也就10万不到的薪水,基层公务员一年下来不到2万块,所以海瑞死后都没钱安葬了。

薄俸制和明太祖朱老师的经历很有关系,他是苦出身,对官僚阶层发自内心的鄙视和厌恶,不光少发钱,还严惩贪污,一言不合就剥皮。

但即便这样,公务猿在明朝仍属特权阶层,可以免税免徭役,这也算是变相的工资补贴了。

但底层的官员因为工资少,搜刮百姓非常厉害,杀都杀不完,这也是朱老师做梦都没想到的吧。

清代公务猿待遇也好不到哪去,但清廷吸取了明朝薄俸易发贪腐的教训,增加了他们的工资性补贴。

比如镇守边疆的官员可以享受“养廉地”补贴,然后地方政府会在实物征税时向百姓多征,截留下来发福利,这个多出的部分叫“耗羡”。

雍正当皇帝后,改革财税制度,把耗羡也充公了,但考虑到榨干了也不行,于是首创“养廉银”制度,发一笔远高出正俸的补贴给地方官。

京官则是实行“恩俸”制和“双俸”制,双俸就是再领取一份和正俸一样的补贴,也就是“双工资”。

根据史料记载,一品官的一年禄米和俸银加起来是300万元人民币,九品官文官则一年只能挣2万人民币,武官还要更少些,这贫富差真就还蛮大的。

基层官员吃不饱,物价又涨得快,那就只能在其他方面做手脚了,鸦片战争时期,北洋海军和日本人打仗,用的炮弹都是沙子做的,可见贪腐到啥程度了。

以上就是封建社会体制内发工资史,从中我总结了三个规律:

1.公务猿收入高低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商业发达他们的薪水就高,反之就迟早要降薪;


而商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管,管得少就容易繁荣,管得多了就会萧条。

2.不管是低薪还是高薪,还是无底薪,都会引发腐败问题,没办法,这就是人性,跟钱多钱少没关系。

而腐败也不光是现代社会独有的问题,它是从古至今人类都没解决的大问题。

3.“学而优则仕”是古代所有读书人的梦想,但这个十年寒窗苦,也不是白苦的,成功了之后除了有钱有声望之外,物质上的获益也是不少的。

倒不是说贪污什么的,而是对比被反复剥削的老百姓来说,做公务猿不光不用交钱,还能领钱。乱世中还有什么比这更诱惑人的呢?

而对统治阶层来讲,这更是个天才闭环,学成了能为我所用,没学成,一帮热血青年读圣贤书,也比没事在家煮酒论英雄,喝大了高呼取而代之要好。

要不唐太宗李老师看到赴京赶考的人那么多,怎么会高兴到舞起来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所以你明白为啥我奶奶那么羡慕吃皇粮的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樊振东和女朋友的感情 原来是女朋友主动表白的 东哥女朋友太可爱了

樊振东和女朋友的感情 原来是女朋友主动表白的 东哥女朋友太可爱了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4 17:26:55
江青和唐纳的结婚照,看江青的长相,有点不一样

江青和唐纳的结婚照,看江青的长相,有点不一样

华人星光
2024-06-03 17:10:23
美国为什么敢扒掉俄罗斯的核底裤?

美国为什么敢扒掉俄罗斯的核底裤?

思想无疆
2024-05-31 11:45:11
赚个辛苦钱!淘宝商家推出收费安装正版Steam服务

赚个辛苦钱!淘宝商家推出收费安装正版Steam服务

游民星空
2024-06-03 22:12:08
惊天谎言被揭穿!美国,炸锅了!

惊天谎言被揭穿!美国,炸锅了!

大嘴说天下
2024-06-04 21:33:09
每一帧都是热爱。

每一帧都是热爱。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4-06-04 15:16:56
不显老的13个习惯,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

不显老的13个习惯,一定要长期坚持下去

四象八卦
2024-06-04 00:32:52
波尔图官方:孔塞桑单方面宣布终止合同并不再担任球队主帅

波尔图官方:孔塞桑单方面宣布终止合同并不再担任球队主帅

懂球帝
2024-06-04 09:11:17
一个班全在考公务员,谁的悲哀?

一个班全在考公务员,谁的悲哀?

非虚构故事
2024-06-03 22:05:22
换购:那不勒斯希望以奥斯梅恩的交易换取两名阿森纳球员

换购:那不勒斯希望以奥斯梅恩的交易换取两名阿森纳球员

刺头体育
2024-06-04 17:21:30
变脸、摔门、顶嘴,每档节目都“发飙”的何洁,早已被胡彦斌看穿

变脸、摔门、顶嘴,每档节目都“发飙”的何洁,早已被胡彦斌看穿

娱乐八卦木木子
2024-06-04 12:58:24
中国正式宣布成功!德媒:太让大家兴奋了

中国正式宣布成功!德媒:太让大家兴奋了

新时光点滴
2024-06-03 05:20:55
斯琴高娃:74岁被除名“国家一级演员”,儿子入狱、老公去世

斯琴高娃:74岁被除名“国家一级演员”,儿子入狱、老公去世

105度的世界
2024-06-04 14:44:19
我防长发出两岸统一最强音后,赖清德向大陆喊话,美国也不高兴了

我防长发出两岸统一最强音后,赖清德向大陆喊话,美国也不高兴了

DS北风
2024-06-03 16:02:11
医生呼吁:过了65岁的人,宁可在家里躺着,也不要出门做这2件事

医生呼吁:过了65岁的人,宁可在家里躺着,也不要出门做这2件事

今日养生之道
2024-06-01 20:15:52
虽然她50岁了,依然端庄秀丽,风韵犹存,生了三个娃都没有变形

虽然她50岁了,依然端庄秀丽,风韵犹存,生了三个娃都没有变形

粤姐说情感
2024-06-03 11:38:52
2024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到1000万

2024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到1000万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4-06-04 19:08:11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拒绝17分逆转,1分险胜!独行侠逆天改命,悄悄成为总冠军大热门

世界体育圈
2024-06-04 09:48:35
韩剧又出顶级爆款,这是下一个《鱿鱼游戏》?

韩剧又出顶级爆款,这是下一个《鱿鱼游戏》?

影视邪神
2024-06-03 21:46:29
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国资委:各中央企业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

北京商报
2024-06-04 10:57:06
2024-06-04 22:54:44
伢伢复盘
伢伢复盘
欢迎关注伢伢复盘。
268文章数 32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履新两年后 "红都圣地"瑞金市委书记有新职务

头条要闻

履新两年后 "红都圣地"瑞金市委书记有新职务

体育要闻

一位糖尿病患者,和他的24年皇马梦

娱乐要闻

杨幂留言为热巴庆生,姐妹情深惹人羡

财经要闻

卷走53亿 浙江富豪全家跑路了

科技要闻

斯坦福团队抄袭国产大模型后道歉 承诺撤下

汽车要闻

2.0T+云辇-P+天神之眼 方程豹豹8还配软包内装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健康
游戏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年年如此,2024高考准考证“首丢”被吐槽:马上还有人会跑错考场

家居要闻

简而不冷 明朗的治愈能量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LPL:deokdam艾希百步穿杨一发必中,FPX 2-1击败TT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