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访台湾,佩洛西究竟打了谁的脸?
不顾中方严厉警告,佩洛西坚持窜访中国台湾,喊着所谓“我们不会放弃对台湾的承诺”。
不得不说,这个82岁老太太的“谢幕演出”,着实高调,也着实让岛内某些人自嗨了一把。
而这几天来,中方的强力反制措施,也着实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围绕佩洛西的窜访和中方反制,人们议论纷纷。连西方世界也开始讨论,佩洛西窜台看起来更像是个昏招。
美国给自己制造麻烦
25年前,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的纽特·金里奇也曾窜访台湾。但金里奇是共和党人,而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来自民主党,金里奇的窜访更多有着给民主党政府找麻烦的意味。
但现任总统拜登和佩洛西同属民主党。
面对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一意孤行,拜登一面表示美国军方并不认为佩洛西窜访台湾是个好主意,一面用“国会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做借口,为自己“劝”不动佩洛西辩解。
但认为拜登政府这番做法不可信、这番解释毫无说服力的,可不只是中国。
“拜登没能劝说同属一个政党的众议院议长,会让人觉得他没多大权力。”曾在澳大利亚政府内担任国防情报分析师的艾伦·杜邦直言,即便是在所有人都知道佩洛西权力不小的澳大利亚,人们也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
《纽约时报》评论称,美国的亚太盟友将佩洛西的窜台之举视作是一次不必要的挑衅。图源:nyt
反倒是,美国政府这般不顾亚太地区盟友感受,放任佩洛西窜访的做法,招来地区盟友的抱怨。“各方都应该考虑如何才能为缓和目前紧张局势做出最大贡献,我们都希望保持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这番发声中的“各方”二字,就让《纽约时报》读出了澳方的这层暗示。
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场不必要的危机。”就像杜邦说的,“这是个乌龙球,是美国给自己制造的麻烦。”
岛内绿营幻想正被戳破
岛内的一些人固然是乐见拜登由着佩洛西耍性子的。
自飞机从马来西亚起飞,到飞机最终飞往韩国,佩洛西的窜访将中国台湾一下子推到了各国媒体的头条位置,也让许多不熟悉情况的外国人终于搞清楚了台湾在什么地方。
但或许在82岁身着一身粉红套装的佩洛西看来,她才这出戏的主角。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台湾问题专家祁凯立认为,用这样一次不计后果的高调窜访为自己的职业政客生涯收尾,是“佩洛西此行的个人动机”。
而在这样的个人动机之下,所谓的承诺自然也是要打个问号的。
美国驻香港总领馆外,抗议人群脚踩佩洛西的照片。图源:卫报
如今,随着大陆停止从台湾地区进口柑橘类和鱼类、停止天然砂对台湾地区出口,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岛周围军事演训的推进,中方的强力反制更是将佩洛西给予岛内一些人“美国将站在台湾一边”的幻想一点点戳破。
“远水救不了近火”,更何况历史经验证明,美国的声明和行动之间向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华盛顿抛弃甚至背叛过自己的很多盟友”,越南军事专家阮明谭说道。日本经济新闻则援引贸易统计数字评论称,跟随佩洛西而来的,是笼罩在阴影之下的台湾经济。
中国的实力得到了展现
“这值得吗?”一家德国媒体则在开篇的第一句就发出了这样的灵魂之问。
德媒报道截图
在德国人看来,佩洛西窜访引发中方在军事上的反应是意料之中的。德国知名学者桑德·施耐德表示,是佩洛西打破了长期以来各方在台湾问题上的默契,激化了矛盾,产生了与西方预期完全相反的效果。
事实上,中方的强力反制,在戳破岛内某些人“仰仗”美国幻想的同时,也戳破了西方世界所谓“海峡中线”的幻想,让更多人见识到了中国在捍卫本国领土完整问题上的坚决。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韩国访问学者李成贤表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佩洛西窜访台湾的处理方式事实上让中国得到了展现实力的机会。“中国可能做出的回应成为华盛顿激辩的话题,这件事本身就凸显了中国地位的上升。”
佩洛西的亚洲行还没结束,窜访台湾的后果还在持续显现。
历史将如何评判她的这次孤注一掷?就让时间来给出答案吧。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齐旭
延伸阅读
直新闻:在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后,外界都在关注中美关系下一步将会如何发展。对此,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注意到,在佩洛西离开台湾之后,原本一度耀武扬威的美军,面对中国大陆正在进行了“封锁台湾岛”演习,也开始在言行上低调起来了。同时,拜登政府也在通过美国媒体刻意对外放风,披露了一些围绕着佩洛西“访台”而在国会与白宫之间产生的矛盾,包括拜登曾经透过多种管道私下劝说佩洛西不要“访台”,在佩洛西不听劝阻之后,拜登甚至抬出了美国军方来压她,并将两个人的矛盾刻意公之于众了。我认为,美方这个风是放给中国大陆听的,目的是要为佩洛西“访台”这件事情来降温,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
而在我看来,美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所有参与台湾问题博弈的各方,都承受不起台海局势彻底破局与崩盘的代价。美国承受不起它所领导的世界秩序尤其是亚太秩序坍塌的代价,台湾承受不起自我毁灭的代价,而中国大陆也不想在这个关键性的节骨眼上,中断自身和平发展与民族复兴的进程。更何况,中美两个都是拥核国家,中国大陆的军事实力不仅远远超过了台湾,而且正在拉近跟美国的距离,这是美国不敢轻易在军事上跟中国大陆破局的理由。
这就是参与台海局势的各方都不得不压制事态不让它失控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也是我们所有关注台海局势期盼两岸统一的中国人,都必须要了解的基本国情与世界情势。
资料图
直新闻:那在佩洛西窜访台湾之后,接下来的两岸局势又将走向何方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在佩洛西离开台湾之后,虽然中美两国仍然会小心翼翼地将关系维持在斗而不破的相对平衡状态。但是,对于两岸局势来说,这并不意味着船过水无痕。恰恰相反,佩洛西离开台湾之后,两岸之间的大风大浪与危机才刚刚拉开序幕。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些人或许会认为,中国大陆在处理佩洛西“访台”这件事情的做法,没有符合他们的预期,这实际上是因为他们看问题不够深刻不够全面尤其是只关注了热热闹闹的军事方面的动作而导致的。在我看来,这次佩洛西“访台”给两岸关系所带来的冲击波,绝对不亚于1995、1996年因美方允许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问康乃尔大学并发表演讲,而带来的第三次台海危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两岸之间在经贸与人员交往方面,远远没有现在这么频密,所以第三次台海危机给两岸关系所带来的冲击,仅限于军事层面,而这一次则是从军事层面扩展到了经济、政治层面,我相信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展到外事层面。而且,对于佩洛西本人来说,她可以过把瘾就跑了,但是对于蔡英文当局以及整个台湾来说,却要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所有后果与代价。
资料图
从中我们也可以再度看出,中国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并非一定要走到军事上彻底破局的那一步,在军事破局之前,我们还有大量的手段可以使用,包括政治、经济与外事层面的。
直新闻:那从军事层面上来讲,此次的事态跟1996年的第三次台海危机有些什么样的不同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大家知道,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机爆发的时候,中国大陆也在台湾岛周边划定了六块区域来进行军事演习,这一次,在佩洛西抵台后不久,解放军也做了同样的安排。但是不同的是,1996年台海危机发生时,解放军划定的六块演习区域都位于大陆沿海附近,两个临近台湾的区域也放在了距基隆港与高雄港三十公里的外海举行,而这一次,中国大陆划定的六块演习区域则基本上围绕着台湾岛划了一个非常贴身的圈,对整个台湾岛几乎是形成了包夹与合围之势。同时,1996年划定的演习区域主要是用来试射导弹用的,而这一次则是解放军的飞机和军舰直接挺进了这些区域。
除此之外,跟1996年相比,这次的军演还有这么几个明显的不同:一是这次军演的大部分区域们于台方所谓的“台海海峡中线”以东,意味这条单方面划定的所谓“台海海峡中线”已经在事实上被抹掉了;二是在这次划定的六个演习区域中,有三个已经进入了台湾方面认为必须死守与碰不得的12海里范围,这在过去的历史上是前所未见的;第三,在这次演习期间与演习所在的区域,无论是岛内还是其他国家的船只与飞机都被明令不得进入。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封锁效应。而且中国大陆在军事上跨出的这一步,未来极有可能会成为常态。也就是说,蔡英文当局所面临的安全环境,将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状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