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醉美团队
汾河,古称“汾”,又称汾水。
汾者,大也,在酒行业,汾酒还有一个很气魄的名字是“汾老大”。
汾酒之“大”,在浩瀚的6000年酿酒历史中,在无垠的绿色原粮基地中,在行走世界的清香酒脉中,在汾酒人锐意改革的气魄中。
如果要为汾酒的“大”找到一种外化的形态,那一定就是位于杏花村的中国汾酒城了。
产能10万吨
中国汾酒城的规模有多大?可以从建筑规模、酿酒规模两个维度来看。
中国汾酒城,占地面积4851亩,差不多有两个平遥古城那么大。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建筑面积为158万平方米,以北京故宫为例,其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以此可推算,中国汾酒城的建筑面积约有10个故宫那么大。
不过,最令人称道的还是中国汾酒城的“酿酒规模”,目前规划原酒产能10万吨,是中国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其中,两个制曲厂建有制曲车间25个单元,386个曲房,年产大曲3.5万吨;四个酿酒厂建有25座酿酒车间,每座车间24个酿酒班组,共600个酿酒班组,年产65度清香型原酒6.6万吨,成品酒10万吨。
除了酿造之外,这还是一座巨大的藏酒城。
中国汾酒城的四周近10公里仿古城墙环绕,城墙内为三层框架结构的城堡储酒库,储酒总量可达20多万吨,堪称“世界藏酒第一城”。
世界一流的酒文化基地
如果仅仅是规模大,显然还是“小看”了这座城。
中国汾酒城不仅规模大、格局大,其代表的产业发展理念也同样超前,具备行业的引领价值。
在汾酒总经理谭忠豹看来,中国汾酒城的建成,涵盖白酒生产、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融合旅游、会展等多种产业,“成为当代中国最具规模、最有特色、理念超前的白酒经营综合体”。
不仅如此,中国汾酒城也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杏花村古镇的内涵,是汾酒集团倾力打造的、世界一流的、杏花村酒文化旅游基地的重要主体。
2018年9月17日,中国汾酒城正式对外开放,也成为了这一年山西(汾阳·杏花村)世界酒文化博览会的举办地。
也是从这时开始,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宾客们开始走进这座“酒城”,亲身体验杏花村的美酒故事。
在这里,游客可以亲眼看到一粒粒优质的原粮、一滴滴深井岩溶水进厂,经过36个环节、183个质量控制点、2061个标准后变成成品酒的全过程。
从酿酒所需要的原粮种植、入库、大曲生产,到酿造过程、储存过程、包装过程等每一个环节,都有精确到位的专检、自检和互检环节,并且每瓶酒上都有质量追溯码,所有关于这瓶酒的详细信息都可以查出来,保证了出厂产品的有据可依,有源可循。
可以说,中国汾酒城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单一的白酒生产基地,而是涵盖白酒生产、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融合旅游、影视、实景演出、会议会展等多种产业,让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物尽其用。
助力汾酒复兴大计
中国汾酒城,是汾酒集团质量、规模、效益、科技复合型发展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汾酒复兴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推动汾酒的原酒产能、储能都将再上一个台阶,这对汾酒未来发展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
今年3月,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带队深入中国汾酒城管理中心/发展区公司调研并召开调研现场会,他用“保障有力、创新有成、管理有序”肯定了中国汾酒城管理中心的工作成绩,并提出,下一步要“强化管理,提质增效,推动内涵集约式发展”。
“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其复兴的阶段性目标,该目标不仅要求销售收入进入前三位,重要经营管理指标都要进入前三位,实现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整个清香品类成为白酒市场的快速增长极。
在中国汾酒城产能、储能和文旅层面的加持下,汾酒在生产基地化、酿酒生态化、销售国际化、产业复合化等方面均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发展,并引领白酒行业的转型与发展,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