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即使是战争发起者的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也元气大伤,从二战日本投降后,日本就处于美国人的军事管制之下,开始了艰难的战后恢复与发展
咱们上期讲到日本战后初期进行的“民主化”改革,在美国人的掌舵下,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民主化”进程,为日后日本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太平洋战争的后期,由于美军的频繁空袭,以东京为首的日本本土119个城市遭到了严重轰炸,这当中的代表就是广岛和长崎,遭到了原子弹的毁灭性破坏
所以战后的日本几乎到处都是废墟和焦土,在此基础上,日本人经过战后发展,不但重建了国家,还创造了二战后的经济奇迹!
后来的日本经济在它高速发展的阶段有过所谓的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这三大景气阶段背后实际上是日本经济长时间的持续的高速增长,这不仅在日本历史上罕见,而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从此日本经济腾飞(当然后来放缓,到今天甚至有衰落的态势),跻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列。
那么日本战后经济是如何腾飞的呢?本期咱们以此为主线,聊一聊日本战后的高速发展
经济恢复
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原因,是包含了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其次,日本经济的腾飞也非一蹴而就,它也是有一个起跑、跳跃、飞升再降落的过程,所以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这几个阶段:
1、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
2、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
3、经济低速增长阶段(1973-1990年)
咱们上期讲到的日本各方面的改革大致就处于日本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包括解散财阀、劳动民主化等改革,最终在美国的帮助下恢复了经济发展
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当然当时日本经济能够恢复并发展还是得益于世界大环境,也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抗争(更大的框架其实是文明冲突),即美苏争霸。
在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之下,美国人自然不愿意将日本“搞残”,最好是将其变成美国人的海外基地,也就是让日本成为美国人的小弟甚至傀儡
美苏争霸
然后以日本岛为根据点,逐步扩散至东亚内陆,跟苏联进行对抗。当时美国人在西太平洋地区还有南朝鲜(韩国)、台湾地区(蒋介石残存势力)、东南亚等
所以当时美国人对日本的改革实际上就是让日本“美国化”,接受美国人的思想文化和各种制度,当然今天的日本也确实相当大程度上被“美国化”了
美国人“接管”日本
然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出兵朝鲜,美军总指挥麦克阿瑟更是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
麦克阿瑟
由此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随即开启了抗美援朝。于是乎在朝鲜战争的背景下,日本作为美军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基地,开始充当美军后勤基地
抗美援朝
大家都知道美国本土要派兵、送物资到朝鲜半岛十分困难,于是美国人就以日本为“基地”,直接将一部分生产线搬到日本进行生产、加工军工产品
所以在大量订单和美国人直接的技术帮助下,日本人借着朝鲜战争的东风,靠着生产军需品大大恢复了国内经济,这也是日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垫脚石
当然除了朝鲜战争带来的订单之外(美军在朝鲜和越南战争期间对日采购军需总额达100多亿美元!),从1945年到1952年,美国还以“救济”和“经济复兴”等名义,给日本约21亿美元的“援助”贷款
美国的援助
加上日本新制定的宪法使得日本人放弃了战争权,将军费支出压缩到最低,同时政府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支持了本土企业的生产、发展。最终造就了日本经济“跳跃式”高速发展的物质基础
高速发展
50年代的日本在恢复完气力后,逐渐开始大力吸收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此时美苏争霸正如火如荼,美国人自然更不愿轻易将日本拱手送给苏联,加紧和日本的合作与交流
而这极大促进了日本电子等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和发展,而这些新兴部门咱们都知道,又反过来改变了传统工业部门的技术面貌,加速技术升级换代。
总之因为日本较早意识到这些先进科学技术背后蕴藏的巨大能量,不仅社会上加紧投入和发展,对国民的教育也在“升级”,最终日本在吸收和推广新技术革命成果方面处于了优势,成为技术革命的最大受惠国。
技术革命的影响
当然日本也有先天的劣势,那就是资源的匮乏,大量资源必须依赖进口,像很多高新技术原材料化工原料更是只能靠向外国购买
但当时好在世界范围内,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刚刚独立或者建立的国家迫切需要发展,于是这些国家普遍以资源换资金,这就给了日本以“可乘之机”
加上日本是岛国的自然条件,日本大力发展海上运输,极大降低了运输费用,加强了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再往后就是咱们熟知的经济全球化,日本人又借此东风扶摇直上,达到了日本经济高增长的奇迹
当然这些都只是日本在经济上发展的大致路线和因素,真正日本经济腾飞背后还有政治的因素
政治发展
在上期内容中咱们讲到了日本鸠山一郎的当选,他本人在促成日、苏两国建交后就退居二线,由石桥湛山继任
石桥湛山
而石桥组阁后不久就因身体问题辞职,由当时的外务大臣岸信介接任。而这个岸信介曾经被指为战犯,颇受争议。
岸信介
而岸信介上台之后,目标直指日美安保条约,一心要修改日美安保条约。为此日本政坛上的革新派与保守派两大势力产生矛盾最终进行对决
日美安保条约
两派的斗争最终引爆日本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安保斗争”!当然这之中过程比较复杂,咱就不展开了,最终结果是日美安保条约修订生效,而岸信介也随之隐退
安保斗争
岸信介之后由池田勇人再继任。池田勇人上台后提出“宽容与忍耐”的口号,最后连续三次组阁,但终因患喉癌而辞职。
池田勇人
池田勇人之后由佐藤荣作继任。这个佐藤荣也是连续三次组阁,任期特别长,甚至超过了他的恩师吉田茂和日本明治时代的桂太郎
佐藤荣作
所以这几段时期的日本政坛还是相对稳定的,因为长时间的稳定政策对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很大好处的,最怕的就是执政者三天两头改主意,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意见,结果反倒社会动乱,王莽失败不就是因为太能“作”了吗[捂脸]
而在佐藤荣宣布引退后,日本自由民主党的田中角荣成功当选总裁并组阁。而这个田中角荣咱们就非常熟悉了,他最重要的政绩就是推动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咱们中学课本上的田中访华就是他
田中角荣访华
当然田中角荣除了跟中国建交外,在日本还提出了一个日本列岛改造计划,这几乎就是他政绩的代表。但同时田中角荣也被指责是金权政治,自由民主党随后走入一连串的弊案之中,田中角荣也在1974年11月宣布辞职。
田中角荣
至此,日本经济上的高增长时代结束了(1955-1972),接下来日本进入的就是低速增长的历史时期
日本发展
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至今都被称为是日本经济“奇迹”,这一点不仅日本历史上全所未有,放眼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是难得一见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当时战后战败国当中境况最惨的莫过于日本和德国,而德国更是遭受了东、西分割的命运,而德国同样战后发展迅速,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和德国人身上的确有着值得学习的地方
60年代的日本
因为战后这段时期日本的高速发展,日本由此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时至如今,尽管日本经济经历了泡沫和波折,它依旧是世界经济体当中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与它之前的高速发展有很大关系
日本也由此跃居资本主义经济第二的地位,跻身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列,开启了日后日本发展的新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