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岩寺七佛塔
七佛,又称“过去七佛”,是指释迦牟尼及其成佛之前悟得正觉的六位佛尊,依次为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千佛的三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的四佛。释迦牟尼是最后一位。
据景德传灯录卷一载,此过去七佛各举之得法偈,称七佛说偈。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出于《长阿含》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
“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毗婆尸如来。复次,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复次,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毗舍婆如来。复次,此贤劫中有佛名拘楼孙,又名拘那含,又名迦叶,我亦今于贤劫中成最正觉。”
——《长阿含·大本经》
禅宗以七佛、二十八佛为教祖,《景德传灯录》等祖录,即先举出七佛之事缘,然后各以七言四句之偈颂叙述。而文殊菩萨也为七佛之祖师。又善慧大士登松山顶行道时,曾感七佛在前引导。到后代,禅宗在每天早课时,也有持诵七佛名号的习惯。
供奉过去七佛的华岩寺佛塔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巴利语 Sakyamuni,梵语 Shākyamuni,汉语音译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也。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第四佛。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佛教创始人。成佛后的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意为大彻大悟的人。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释迦牟尼佛是“过去七佛”中距离我们最近的,也是大多数人最为熟悉的一尊佛。他在成佛之前原本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选择出家修道,放弃了自己的王族身份,最后在菩提树下成佛。释迦牟尼的亲传弟子有500人,对后世佛教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法本法无法
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
法法何曾法
客堂电话:15215028041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分享此文,功德无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