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梦华录》的持续热播,上到男女主角的颜值,下到幕后编剧的文笔,几乎每更新一集,都让观众们挖掘点新东西热议。
这不,就连剧中饰演“半遮面”茶楼常客袁屯田的刘亚津都跟着再火了一把。
剧中,饰演袁屯田的刘亚津一出场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纵使他童颜白发,持扇有礼,一副宋代文人的打扮,但是标志性的小眼睛,站在那里就透着喜感的气质,让观众想认不出来都难。
更何况,他那精湛的演技,几个镜头塑造起来的人物形象,观众当然对袁屯田是念念不忘,甚至不少人将半辈子一直只演配角的他,归类到了“老戏骨”行列,用以肯定刘亚津的神演技。
刘亚津,1959年生于天津,现在已经63岁了,饰演袁屯田这个角色,多少与他的实际年龄比较相符。
他出身于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亲戚也没有一个从事与文艺沾边职业的人。
好在,家乡天津是中国培育曲艺人才的地方。
于是,课业一般的刘亚津没事儿就跑到公园里跟一群唱京剧的老头儿混。
久而久之,就成了个戏迷,京剧唱得也越来越有架势。
16岁那天,刘亚津的人生第一次有所改变。
当时,天津曲艺团重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这让一直在学校演出的刘亚津第一次有了步入专业团体的机会。
刘亚津靠着他多年扎实的基本功,没费多大力气就成了团里的一员,还有幸成为马志存、王佩元两位捧哏大师的弟子。
之后刘亚津做起了“兼职”,以非科班演员的身份游走于各大剧组。
也基于“挣口饭吃”的想法,没有演戏经验的他从基础学起,一次次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演技。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个演员不能胜任角色可以给出很多原因,但绝不包括迟到、早退、不背台词儿。
从龙套到配角,在北京摸爬滚打了三年的刘亚津出演了第一部电影作品《狂》,也是在那一年,他在北京安了家。
然而,演员终究是个被动的职业。刘亚津的大银幕首秀《狂》,改编自著名作家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是一部讲述十九世纪末,四川农村发生的故事。
1993年他再次登上了央视春晚,与张国立合作了小品《推销》。
可以说,从天津曲艺团到演员,刘亚津始终以学习的态度累积着经验,积攒着力量。
而他的这份坚持,也让他在36岁那年获得了回报。
95年,刘亚津被调入解放军空政文工团,成为一名文艺兵。
此后,虽然他仍然活跃在小品、相声舞台,但更多的工作是出演影视剧。
80后、90后观众耳熟能详的《康熙微服私访记》,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王保长新篇》《老威的X计划》以及情景剧天花板《武林外传》,刘亚津都曾留下过身影。
尽管在演员这条路上,刘亚津几乎从来没有出演过男主角,但是,正如此次《梦华录》里的袁屯田,他的每一次出现,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叫人过目难忘的本事。
从龙套到配角,尽管在很多作品中,他的戏份可能不多,大多出演的是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每每出现,总会像夏天里的西瓜,大餐里的小菜,恰到好处地点缀其中。
真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演员的自我修养》中那个:“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的金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