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农村搬迁“以房换房”,却被农民拒绝,村干部:住新房不好吗?

0
分享至

现在很多农村地区都在面临着重新规划,要建设新农村,有的是因为想要统一规划,将所有村民集中在一个地方,盖一样的房子,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比如说将更多的土地拿来搞旅游业、种植业等等。

还有的是因为原来的地方不太适合住了,不够安全,改造的难度也很大,比如说一些农村位于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地方,对于这种地方,那自然是要以整村搬迁为主了,另寻合适的地方重新建村。

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都要农民搬离原有的居住地,离开属于自己的宅基地,然后官方会统一盖房,让农民以房换房,得到新的居所。但是,很多农民对这种以房换房的形式是拒绝的,不少老农民甚至拒绝搬入,只想住自己的老房子。对此村干部也觉得奇怪,难道住新房不好吗?其实,农民也有自己的担忧,主要有3点原因。

第一点:新房未必质量就好

回迁房和安置区的房屋质量差,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了,质量好的那简直是凤毛麟角,很多人兴冲冲地搬进新房,结果却发现新房质量极差,建筑施工极其敷衍,墙壁都能用手扣掉,这都快成为危房了,好心情一下子没有了。

对于这样有质量问题的房子,农民是很无奈的,你说要让建筑施工方来解决,或者是换一套好的房子,那是很困难的,很多农民只能是默默接受,住进了质量很差的房子里。由于这种事太多了,农民也知道了统一建设的新房未必就是好的,所以不少人就拒绝搬入新房。

相对于新房来说,农民自己盖的房子,虽然说外观没那么好看,户型布局也没那么合理,但至少在质量上是很靠谱的,因为是自己的房子,农民都会尽最大努力把质量搞到最好,这可是可以传家的房子啊,对比起来,统一建设的新房在质量上真的不能跟自建房相比,也难怪农民看不上新房了。

第二点:住新房的花销更多

很多农村在搬迁之后,给农民安排的新房子是小区形式的,把村民赶上楼,住进商品房里。这种房子对于农民来说弊端很大,首先就是院子没有了,不能在家里养家禽、种菜和晒东西了,那些务农工具也没有地方存放了,这简直就是一下子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

而且,搬进商品房之后,农民的生活花销会越来越多,比如说水电费,虽然说在农村也有水电费,但是价格没有那么高,而且使用频率比较低,比如说很多农村人是不会使用空调的,他们乘凉可以靠大树。还有电梯维修费,在农村这是完全没有的费用,而住进商品房小区就不得不缴纳了。

更贵的是物业费,农村是没有物业费的,毕竟那是自家的房子,而商品房小区是必须交物业费的,物业费还按房屋的面积来交,连公摊面积都算上,一个月下来费用也是不少的。对于农民来说,离开了农村本就没有赚钱的途径了,再来这么多的生活花销,那是真的承受不住,还不如住在农村老宅呢。

第三点:住新房就没有了邻居

在城市里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不管在一栋楼里居住多少年,基本上都是没有邻居的,住几十年都未必知道对门的邻居姓什么。这是城市商品房所特有的畸形现象,在农村,这是不可能的。

农村地区往往住在一起的,很多都是同一个姓的,往上数几代,甚至都有共同的祖先呢,所以邻里之间都是互相认识的,平时还会串门,一起吃吃饭喝喝茶。对于那些在农村住了一辈子的人来说,搬到商品房小区里,他们会觉得更加孤单,因为没有人陪伴,对邻居也不认识,和原来的生活环境剥离了,会一下子无所适从的。

因此,很多农民就不愿意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哪怕是新房子也不想去住,只想守着自己的老房子,和老邻居唠家常。

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很多地方只想着赶农民上楼,让农民脱离了原有的生活环境,还失去了可以长期维持的赚钱途径,离开了土地,那还是农民吗,那还怎么赚钱?这种暴力的做法引起了很多农民的反感,纷纷拒绝搬进新房里。

其实,新农村建设完全不必那么粗暴的,除去那些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其他农村完全可以因地制宜,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让农民生活得更舒服,也让农村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本·拉登藏身地:院子外墙厚6米,从不出门,散步也会贴着墙走

本·拉登藏身地:院子外墙厚6米,从不出门,散步也会贴着墙走

讲故事的大翠花花
2024-05-25 12:32:38
中朝关系突生变故?朝鲜罕见被激怒,紧急时刻,中方挑明立场

中朝关系突生变故?朝鲜罕见被激怒,紧急时刻,中方挑明立场

星辰故事屋
2024-06-12 15:53:04
约基奇突然决定加盟!NBA,真怕了!这可是今夏第一重大对决……

约基奇突然决定加盟!NBA,真怕了!这可是今夏第一重大对决……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13 15:09:41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花哥扒娱乐
2024-04-18 22:17:33
指导价 718 万元,全新红旗国礼车型正式上市

指导价 718 万元,全新红旗国礼车型正式上市

IT之家
2024-06-11 21:42:20
国民才女武亦姝清华毕业,爸爸简历被扒,网友们都炸了!

国民才女武亦姝清华毕业,爸爸简历被扒,网友们都炸了!

财经要参
2024-06-12 08:23:08
可怕!网友:一个个被忽悠得连裤衩子都不剩,还唤醒最美的自己?

可怕!网友:一个个被忽悠得连裤衩子都不剩,还唤醒最美的自己?

火山诗话
2024-06-12 05:40:45
增幅257%!华为首度登顶!

增幅257%!华为首度登顶!

EETOP半导体社区
2024-06-13 11:34:00
菲舰断粮20天,美双航母抵近中国家门口,外交部:允许菲方撤离

菲舰断粮20天,美双航母抵近中国家门口,外交部:允许菲方撤离

武事汇
2024-06-13 09:36:17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宣布:连胜文将率团参加第十六届海峡论坛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宣布:连胜文将率团参加第十六届海峡论坛

新京报
2024-06-12 17:30:16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温州六中46名学生出游溺亡,头七集体回教室上课,到底是咋回事?

阿胡
2024-06-06 12:38:23
又一国宣布出手,否认南海属于中方领土,中方恐提前打响第一枪!

又一国宣布出手,否认南海属于中方领土,中方恐提前打响第一枪!

绝对军评
2024-06-13 07:50:08
周琦下家大爆料?某知名大V发文,这座城市的体育局太牛

周琦下家大爆料?某知名大V发文,这座城市的体育局太牛

体坛狗哥
2024-06-13 09:48:38
浙江海宁试点商品房“以旧换新”:存量住房评估总价不得高于新房总价60%

浙江海宁试点商品房“以旧换新”:存量住房评估总价不得高于新房总价60%

澎湃新闻
2024-06-13 14:36:28
绿军3-0拥百分百夺冠概率:逼近第18冠 压湖人独占历史第一

绿军3-0拥百分百夺冠概率:逼近第18冠 压湖人独占历史第一

醉卧浮生
2024-06-13 11:04:57
22岁小伙雇45岁保姆后,整天不出门在家过二人世界

22岁小伙雇45岁保姆后,整天不出门在家过二人世界

牛城王小帅
2024-06-12 13:48:47
外交部领事司: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帕劳旅游

外交部领事司: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帕劳旅游

新京报
2024-06-13 12:49:13
开播就霸榜的吃播博主“福宝”高清壁纸来啦

开播就霸榜的吃播博主“福宝”高清壁纸来啦

环球网资讯
2024-06-12 13:42:28
新加坡门将拯救国足后,一夜收了近百万元打赏,名记:简直疯了!

新加坡门将拯救国足后,一夜收了近百万元打赏,名记:简直疯了!

十点街球体育
2024-06-12 18:12:57
亚美尼亚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亚美尼亚退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米丽塔爱好者
2024-06-13 10:39:31
2024-06-13 15:58:44
财文馆
财文馆
读懂生活里的有意思的现象
1155文章数 53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沂蒙山区持续干旱:桃农排队浇地 玉米种了不出苗

头条要闻

山东沂蒙山区持续干旱:桃农排队浇地 玉米种了不出苗

体育要闻

杰里·韦斯特:为什么他是LOGO?

娱乐要闻

森林北报案,称和汪峰的感情遭受压力

财经要闻

徽商银行的影子 借基金向地方城投放贷?

科技要闻

"在小红书,员工是实验品,不好用就扔掉"

汽车要闻

升级8155芯片 新款卡罗拉锐放将于今日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家居
时尚
公开课

手机要闻

OPPO Reno 12系列将于下周全球发布 但芯片被大砍一刀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家居要闻

大城小室 质朴自然的心灵居所

中年男人放任老态的体现:POLO衫配西装裤、系皮带塞裤腰,太油腻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