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这个人是近现代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一个改变历史的人物。只是后期陈独秀并没有坚定地走下去,这个出生在清朝,成长在新文化时代,又经历过乱世的觉醒人物,如果用一两句话,用一两篇文章评价他,很难把陈独秀说清楚。但在陈独秀身上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倔强,甚至有些事情,他碰了南墙也不回头。这个性格让陈独秀晚年失去很多机会。
01
陈独秀是安徽安庆人,出生于1879年。从小就学四书五经,想考取功名。他爷爷小时候就对陈独秀有过评价:“此儿将来不成龙,便成蛇”,于是给孙子起名“陈独秀”。可见陈独秀从小就被家庭赋予较高的期望值,那就是要“一枝独秀”。
陈独秀17岁时考中了秀才,别小看秀才,这在当时也是考功名的第一关,也是有身份的人。但陈独秀还想通过考举人、进士,完成祖上交给功名之路时,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废除了,于是陈独秀就去日本留学。
1901年,陈独秀数次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认识了黄兴、邹容、陈天华、章士钊、苏曼殊等革命党人,也加入同盟会,还为革命写文。后来陈独秀回国,在安徽芜湖中学当老师。
蔡元培赏识陈独秀的才气,1916年12月,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到北大任文学长。陈独秀北上开始觉醒之路。陈独秀之所以出名,因为他在北京挂牌创办杂志《新青年》。
1915年至1922年,陈独秀的《新青年》出来百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新青年》竟然提出打倒孔子,甚至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旧礼教,提倡自由婚姻,还推崇进化论。陈独秀写的《文学革命论》成为当时青年人生导则。还有胡适写的《文学改良刍议》,也被青年学生所推崇。
创办《新青年》后,陈独秀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只是宣传共产主义和苏俄文章,对马克思理论有所感觉,而且陈独秀的文章写得好,受到学生的推崇,认为他就是革命“导师”。
其实陈独秀后来之所以成为我党第一任负责人,而且是在未参会情况下成为负责人,主要是列宁推荐。列宁认为中国无产阶级还走上政治舞台,需要有一个有名气的人担当负责人。马林在会上宣布了这一决定。
02
当上我党负责人后,陈独秀也有自己的主张,他眼中左和右有他自己的分析。他认为张国焘与刘仁静很左,因为两人都主张社会主义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认为两人是做梦,没有看清当时的情况,根本不能进行革命,两人太幼稚了。
他还认为李汉俊很右,李汉俊认为能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不能搞革命。甚至认为我国无产阶级太落后了,如果像俄国那样,至少需要几十年。
在一大时,两种倾向都被拒绝,当时章程按照列宁建党原则制定,比欧洲其他国家的党章要全。二大时,制定了党纲,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大阶段。但领导权的问题没有明确。陈独秀认为并不是他把领导权让给国民党的,而是本身没明确,不是他的责任。
三大时,主要是建立联合阵线,张国焘反对与国民党合作,更反对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他认为我党应该单独进行革命。张国焘的意见,被陈独秀认为是左倾。他认为按照共产国际进行合作,并不是投降国民党。
五大时,陈独秀被骂右倾机会主义。他承认自己的思想保守。他认为自己主张北伐战争,然后打倒军阀后再与国民党分开,并不是机会主义。他对同志们批评他机会主义很生气,认为自己没投降。陈独秀还举了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牺牲的例子,认为老蒋杀了自己两个儿子,他都未投降,怎么是投降主义?
03
陈独秀谈到汪精卫问题时,他认为当时汪精卫很革命,而且认为他是左派,他说斯大林也这样认为。斯大林告诫他应该与左派联合,不能过早地与国民党闹翻了。陈独秀认为这是共产国际给的指示,他是在执行指示。他认为不应该把投降主义、机会主义的屎盆子全扣到他的头上。
印度人罗易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代表,他传达共产国际指示,提前把共产国际给我党的指示拿给汪精卫看。这本身就违反组织规定,但没人敢阻止这个印度人。共产国际说得很清楚:要求我党组建10个师的部队,进行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汪精卫看完害怕,认为共产国际指示如果实施起,对国民党很不利。因此,汪精卫决定反共“清党”。陈独秀认为这是罗易的错误。但共产国际指示来得太慢了,早已经错过了时机。
据资料称陈独秀看不上农民运动,认为过火了。对10万农民围攻长沙的事,后来中央下令撤退,而这个决定,罗易是赞同的。
对于大革命的失败,从主观上说,我党当时没有斗争经验,更没有打大城市的经验。从客观上看,国民党反对派力量数倍于我党,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陈独秀在大革命失败后,他曾说自己是“斯大林的替罪羊”,认为斯大林也这样分析过,不应该把机会主义的责任全算在他的头上。
04
“八七会议”后,陈独秀负责人职务被撤,于是他到上海过起了隐士生活,继续研究自己的喜欢的文学,不再过问政治。
陈独秀当时还有党籍,但他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让陈独秀写悔过书,陈独秀认为没什么悔过的,他认为是替斯大林悔过的。他说只要斯大林认识错误,他就悔过。
陈独秀很倔强,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1928年时,共产国际让他到莫斯科任东方部长,他竟然拒绝了。认为骂他是机会主义,出卖革命,现在又让他去莫斯科当部长,他坚决不去。
1937年8月,陈独秀被释放出来后,董必武曾去看他,劝他以国家民族为重,不要太固执,写个检讨书就可以回去工作了。陈独秀说,让他工作可以,但绝不写悔过书。
老蒋也欣赏陈独秀是个人才,就派人去劝他出任劳动部长,但被陈独秀拒绝。在陈独秀眼里,他不可能跟老蒋干。
陈独秀死不认错,这样的性格从小就有。他认为不是他的错,却给他扣上,他坚决不认,即使杀了他也不承认!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