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也为后世创建了一个人民可以当家做主的政权。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走到如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让劳动人民不再遭受统治阶级和独裁政府的剥削和压迫。近代历史上数十年的战乱与民族危亡也告诉我们,国防实力的强大是稳固政权的重要基础。
因此,建国后党和国家千方百计地巩固与发展重工业领域,尤其是国防工业与科技领域。随着“两弹一星”的发射成功,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得以稳固,这些都离不开一代代卓越的国防领域专家们。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位,他不但是新中国最早一批的导弹专家,身世更是出人意料。
01
贺麓成,1935年2月出生,建国初期被国防科研部门选中加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26岁成为国内第一批导弹工程师,参与第一颗中近程导弹的研制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导弹控制方案,打破了西方大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垄断。这个从江西永新走出来的优秀导弹专家,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身份与名字。毛岸成,毛泽覃之子,毛主席的侄子。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与家庭环境,他的这个身份直到80年代才被公开,此时的他早已经年近60,生命走过了大半。究竟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贺麓成出生的时候正值工农红军主力辗转开启了长征之路,而他的双亲,毛泽覃与贺怡夫妇则选择留在中央苏区继续从事党的地下革命工作。
02
在他出生刚刚三个月的时候,父亲在一次游击斗争中牺牲了,母亲则时刻面临着反动派的追捕。为了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母亲贺怡只得忍痛将他寄养在老乡家。就这样,他就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14岁才得知自己的身世。当时全国已经解放,暂时完成革命任务的母亲找到了他。
得知父亲牺牲,母亲为了革命事业还要遭受骨肉分离之苦,贺麓成既感动又心疼。然而,母子团聚不过数月,母亲就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生命。同行的他则受了腿伤,不久后被送往上海的舅舅与姨妈身边。说到这里还要简要介绍一下,他的姨妈正是贺子珍。因此,他可以说是毛主席的侄儿,也是外甥,血脉相连。
03
虽然好不容易等来的母子团聚匆匆落幕了,但贺麓成却记住了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期望着将来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为此,他埋头苦学,不到一年就赶上了上海的高中教学进度,且名列前茅。毕业时,以出色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大。一时间,让亲人们都骄傲不已。
与此同时,他一直谨记着姨妈与舅舅的教诲,继续以贺麓成的身份生活下去,不要提起毛家后人的身份。大学毕业后,他原本考上了留苏研究生,却因当时的政局变幻未能如愿出国。此后不久,在钱学森等归国科学家的倡导下,致力于研制导弹的国防科研机构成立了,他作为首批被选中的高材生进入该机构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04
1959年8月,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在京举办了婚礼,婚礼上邀请了不少亲友。原本,贺麓成也是受邀人员之一,却因他当时所在工作单位的保密性未能出席 也因此错过了与大伯见面的机会。当新中国第一枚导弹成功发射升空的时候,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此时的毛主席并不知道,这背后的科研专家中有一位正是自己的亲侄儿。
贺麓成在单位填写的档案中,父母一栏一直写的是“已故”。作为与他血缘关系亲近的大伯毛主席,他从未去打扰过。原本他有很多机会可以见见大伯,只要写封信就能做到,然而却没有这样做。直到1983年,中组部为烈士子女颁发证书,将毛泽谭的相关材料寄到了他所在工作单位,一起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同事们才得知他的真实身份,更为他的默默无闻敬佩不已。
结语
如今社会,很多人为了能够好办事总要托关系走后门,恨不得将七大姑八大姨家的所有人际关系都挖出来借用一番。相比之下,贺麓成这位真正的毛家后人,烈士子女,却如尘埃般低调。他将自己融入到了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当中,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却从不提及家族的荣耀,实在令人敬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