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是湖南韶山人,如今的韶山是革命圣地,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但这是近几十年才发生的事情,以前我们国家的旅游事业不够发达,很少有人外出走动。有人可能不知道,毛主席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故乡看看,这也是叶落归根想法的体现,只可惜没能如愿。
01
70年代中期,随着很多老一辈革命家相继离世,年过八旬的毛主席也对死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当然,毛主席并不忌讳谈论死亡,他甚至多次当众表示,很快就会和马克思见面了,但他仍然有个愿望没有实现,就是在去世前再回到家乡看看。
时间来到1976年,周总理的去世,让毛主席变得更加憔悴,身体状态越来越差,最后已经失去了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尽管如此,毛主席还是心念家乡,希望能够回去看看,他经常对身边人表露心迹,但大家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流泪。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14次回到韶山,但是由于工作繁忙,他并没有停留很长时间,基本都是待上几天就会离开。随着年龄增长,毛主席对家乡的思念越深,除了他本人之外,李讷最理解这种情感。
02
李讷是毛主席的小女儿,出生于1940年,母亲就是江青。当然,江青作恶多端、性格诡谲,并不意味着李讷也是坏人,她性格善良,凡事为他人着想,她一直记着毛主席想回家乡的愿望。
李讷出生的时候,抗日战争形势依旧严峻,很多问题需要毛主席处理。平时工作的时候,毛主席根本没有太多时间管李讷,但只要两人相处,他都表现得十分慈祥,尽可能满足李讷的合理要求,看起来就像是很普通的父亲。
毛主席为人幽默,喜欢和人开玩笑,在和李讷相处的时候,他就发挥了自己的幽默特长。当时物资条件艰苦,延安虽然地处后方,但是粮食短缺,大家平日里基本只能吃南瓜这类食物,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正处在长身体阶段的孩子,他们受到的影响最大。
李讷从小身体瘦弱,显得头部比较大,毛主席就给她起了一个“大头娃娃”的外号。有一次,毛主席的警卫员实在不忍心看着李讷挨饿,就偷偷给她拿了几块饼干,这在当时是紧俏物资,前线将士都吃不到,毛主席听说后非常生气,狠狠地批评了警卫员李银桥。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李讷的个人品质肯定没得说,她时刻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从不搞特殊化。上大学后,李讷离开了父亲,两人只有在假期里有时间相处,不过感情还是很亲密,还经常通过写信沟通。
离开大学校园后,李讷进入日报工作,这在当时是非常好的职位,毕竟绝大多数女性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少部分即便参加工作,也只能进工厂,可见李讷的个人能力非常优秀。不过,李讷的表现太突出,再加上父亲是毛主席,导致没有年轻男性敢追求她。
03
眼看着李讷就要迈入30岁大关,毛主席很着急,但思想开明的他不搞包办婚姻,只能相信缘分。没过多久,特殊时期到来,李讷被迫下乡,在劳动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年轻工人,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并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只不过,对方没有受过任何教育,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都很低,两个人平时根本没有共同语言,这就是门当户对重要性的体现。婚姻没办法将就,李讷实在无法忍受,最终选择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
毛主席去世后,李讷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李银桥看着这个孩子长成大姑娘,就想帮她一把。于是,李银桥介绍了一位优秀的男士,他叫王景清,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他和李讷结婚,两人虽然没有再生孩子,但他对李讷的儿子视如己出,一家三口生活得很幸福。
结语
1984年,毛主席去世8年后,李讷决定帮助父亲实现遗愿。那时的李讷只有40岁出头,但由于多年来的磨难,她看起来有些衰老,再加上情绪激动,走起路来都有些步履蹒跚。在几名战士的带领下啊,李讷来到韶山的纪念堂,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在场的人无不感动流泪。这次回到韶山,李讷还探望了很多当地父老乡亲,总算是帮助毛主席完成了遗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