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生活、工作、待遇、改革等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辅警资讯,请微信、微博关注“辅警故事”,辅警故事讲述你我她的故事。
老吕其实并不老,也不过刚刚过了不惑之年。可他已经在公安系统工作了26个年头,更或许是他长得有点着急的缘故,熟悉他的人都把他称之为“老吕”,据说这个称呼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今天我们就讲一讲老吕的故事。
老吕名叫吕学印。是济南市公安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支队莱芜大队的一名辅警。
在1996年6月,他怀着对金色盾牌的憧憬,进入原莱芜交警系统,成为了一名辅警。不同的肩章,同样的担当,26年,9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历经多个岗位,始终与民警并肩作战,践行使命,风雨同舟,砥砺前行,续写忠诚。
无私奉献铸就为民情怀
他是我们的贴心人。时隔14年,在莱芜区牛泉镇经营摩托车生意的鹿忠回忆起老吕的点滴,依旧深情的如是说。
1998年,当时鹿忠的摩托车销售生意才刚刚起步。生意不好做,要想干好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加努力的艰辛。当时,鹿忠审时度势,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出了买摩托代挂牌服务。由于需要兼顾店里的摩托车售后维修,就把带领客户到交警队挂牌的任务交给了新婚不久的妻子。
为其办理车管业务的老吕看到一个怀孕的女同志骑着摩托车灰头土脸的辛苦模样,说:要不你别来了,每周六我休班的时间到你们店里去上门挂牌。于是,从每周一次,到每五天(大集)一次,再到每半月一次,风雨无阻,一坚持就是6年。为什么反倒延长成了15天一次,无他,只因为老吕上门“送牌”的商铺发展到近30家,至少15天才能一轮。
“这人准时准点,言出必践”。钢城区颜庄镇经营摩托车销售的蔺玉峰回忆道,“别人,下雨刮风什么的就找个借口不来了,可他不一样。他说,定下来的事就得办,不能让群众空跑”!
6年的时间里,莱芜各个乡镇大大小小的摩托车销售点基本都有老吕的足迹。在他的建议下,莱芜交警开启了“三小车辆”注册登记上门服务的新业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苦心钻研练就火眼金睛
“这家伙干啥都有一股钻劲!”原莱芜交警开发区大队大队长许其松说。2004年,老吕从方下中队调至高庄中队,与时任中队长的许其松开始了8年的朝夕相处。
调到高庄中队后,由于路面警力不足,老吕由以前单纯的车管内勤岗位兼顾路面巡查岗位。新岗位、新任务,一切都得从头学习,面对境内假牌车较多实际,老吕虚心向其他同志学习,从车牌的颜色、字体、安装、新旧度等细节入手进行研究,迅速掌握了一手“一眼识别真假好牌”的绝活。2006年,老吕协助执勤民警查获伪变造、挪用号牌376副,并参与查获盗抢机动车14辆,受到《莱芜日报》报道。
2008年,调到开发区大队担任大队长的许其松,面对一穷二白的新选址,找到老吕:有个新挑战,你敢不敢答应?于是老吕调入开发区大队办公室开始了“爬格子”的日子。
面对挑战,勇于超越。6月6日调入开发区大队,8月7日一穷二白底子的开发区大队竟然召开了全市交警系统正规化建设暨档案管理现场会。可这背后,有谁知道老吕2个月的不眠之夜。
2008年至2014年在原莱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开发区大队工作期间,老吕累计发表各类宣传稿件1000余篇,先后被原莱芜电视台、电台、日报社多次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六年被原莱芜市高新区工委、管委会评为“先进工作者”。2010年12月,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公安厅举办的“山东省第六届交通安全宣传作品评选中”,所撰写文章获得征文类一等奖(鲁公发〔2010〕311号)。
善无小事打造人格担当
熟悉老吕的人常常说他是一个单纯的傻子,因为太多时候,他喜欢管闲事。
作为一名收入不高的辅警,他把稿费所得捐给留守儿童;面对迷失的精神病人,他端上热菜热饭积极联系回家;见到人身安全受到侵犯的群众,看病路上的他大喝:住手,我是警察!
“这个人一霎也不让人放心,整天管闲事的时候,就不想想我和孩子!”说起老吕,他的妻子简直是满满的抱怨。
2013年6月的一天深夜,加班回家路上,他对一名酒后逞凶的瘾君子怒目对视,竟硬生生将其瞪的“萎”了回去,不再纠缠路边的群众;2014年正月十四的凌晨,在路口执行任务即将结束的他,面对北京一名驾驶人寻找98号汽油的请求,他转了半个城。
面对荣誉,他选择默默付出,甘做幕后英雄。2016年大年初六,值班的他接到病重儿童堵在路上休克的警情,他请示领导在高速上上演最美逆行,协调警车开道、协调医院准备,一路风驰电掣,终于转危为安,被央视报道。2021年9月,北京车辆高速缺油抛锚,车内老人和孩子不耐高温,情况危及,他积极汇报领导调派警力及时处置,被83岁老人称为“人民的好勤务兵!”事迹被中央级媒体报道,而他只是默默地躲在镜头后,记录下战友的瞬间。面对家人的不理解,他从不解释。只不过看着受助群众逢年过节发来的问候短信,自己偷着乐。
创新思维开拓原生动力
2015年初冬,一起死亡两人的交通事故,颠覆了他对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的认知。在原莱芜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负责秘宣工作的他,在一线信息采编中,面对死者家属的哭泣,再也无法淡定。高速公路桥梁无地温易结冰的交通隐患如何解决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闭眼似乎事故死者的面孔充满期待。他积极向领导反映,并利用工作之余着手开展大量的实验和论证,主导研发了“高速公路桥梁路段融雪设施”并取得国家专利,在2017年12月省公安厅举办的“全省公安机关基层技术创新竞赛”评选中获得优秀创新成果奖(鲁公传发〔2017〕2988号)。
从采编素材警示入手,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新媒体宣传,可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他着手从新闻线索中凝练总结,发现、分析,主导研发了“高速公路疏流岛智能管控平台(高速公路导流线违法停车自动警示驱离装置)”,并取得国家专利。2015年开始,面对高速公路次生事故,提出了“高速公路机动车财产损失交通事故微信自助处理系统”解决方案,并在2016年12月省公安厅高速总队金点子评选中获得优秀奖(鲁公高[2016]52号)。
为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服务于交通事故预防效应,他积极向领导建议,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严重交通违法的车辆实名曝光。所运维的政务头条号、政务一点号、政务微博多次入选全国政务榜单,领跑全国交警。2017年5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公安部交管局与北京字节跳动公司(今日头条)举办的第一届“交警沙龙”。2017年被省公安厅高速总队评为“优秀高速交警新媒体编辑”(鲁公高【2017】34号)。2019年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第一届“四个一百”政法新媒体账号评选中,所运维的政务头条和短视频双双上榜,位居全国政法新媒体第一方阵。
时代感召叫响我愿当先
“老吕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同事对他的评价,也是肯定。工作中,他识大体顾大局,充分发挥“老同志”示范、发扬“一块砖”精神,哪里需要哪里搬,在辅警队伍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文字材料急报送,加班凌晨从不过夜;新闻素材要整理,第一时间撰写上报;党建文体要策划,精雕细琢务求特色;隐患排查要加强,拍照固定即时推送;巡逻管控要落实,放下纸笔整装待发;支队任务要完成,一叫必到随时待命……
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面对严峻地形势,他不顾身体不好孩子尚小,第一个向组织提交了请战书,申请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去,在做好日常防控工作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一线的“精彩”,讲述济南交警好故事,发出疫情防控好声音,有力的凝聚了士气,鼓舞了警心。
“几度春秋,试问云和月。几分寒暑,试问雪与风。几多苦累,试问人车路。谨守初心,担当尽责,笑对春夏秋冬”。
因为圣洁的信仰,踏实的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在平凡岗位上毫无保留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对警服的敬畏,时刻牢记人民警察的使命荣光,对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带给身边同事满满的正能量,这就是我对老吕的印象。
END
来源:辅警故事
免责声明: 本文转自网络,转载此文章仅为个人收藏,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基层,共战友!
辅警故事,讲述你我!
扩散给身边的战友,让更多战友都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