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现在买50万保额,20年后还有用吗?

0
分享至

大家好,我是专心君。

从事保险这么多年来,接触过各行各业的人,对保险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

曾经有个朋友,主业是投资,有一次聊到保险,就被他吐槽了一番:

现在通货膨胀这么严重,我买50万保额重疾险,二三十年后肯定就不值钱了,还不如把钱省下来,自己去投资,还划算些。

是不是感觉挺有道理的?很多稍微懂些投资的,持这类观点的特别多。

但实际上,这里面隐藏了许多偏见和谬误。

今天好好和大家说说这件事。

风险不只在20/30年后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商品,买了之后都会贬值,比如衣服、汽车、洗衣机、空调...

那我们为啥还要去买呢?

很大原因是,我们当下要用。

「50 万保额,20 年后就不值钱了」这句话看似很合理,但实际上预设了前提:买了保险当前是没用的,只有二三十年后,年纪大了,才能用得到。

从概率上说,确实如此,年纪越大,疾病风险越大,这是我们的常识。

但概率针对的是对群体,对个体而言,是否发生风险,只有 0 和 100% 的区别。

而且年轻人发生疾病、意外的概率并不低,根据平安人寿 2020 年第 3 季度的理赔报告:

其中理赔占比最高的是 41 - 60 岁年龄,18 - 40 岁理赔紧跟其后。

也从侧面说明了,风险并不是几十年后才发生的,而是当下就有。

(注:61 岁以上理赔占比低,并不是因为他们疾病发生率低,而是这代人往往没有保险。)

很多客户之所以纠结,还是“获利思维”在作怪:

一年一万保费,二十年交 20 万,保额 50 万的重疾险。

假如刚交 1 万块出险,感觉保险很有用;交了 5 年出险了,5 万赔 50 万,保险也有用。

但交了保费,2、30 年后才出险,很多人就感觉没啥用了。

我非常能理解这种感受,一方面,保费累积也有 2、30 万了,理赔的保额 50 万,杠杆变低了;另一方面,多年以后,赔付这 50 万可能还不够用。

但实际上,保额通胀的同时,保费也在通胀。

保额通胀,保费也在通胀

比如某重疾险,张三现在购买了 50 万保额,缴费期 30 年,每年 6000 元。

假设未来通胀率为 3%:

30 年后,50 万的保额只相当于现在的 20.6 万;

保费呢,6000 元只相当于现在的 2400 多元。

虽然保额缩水了,但保费的压力同样也减轻很多。

而且,这 30 年里,我们的收入和家庭财富还会继续增长。

过了些年,看到 50 万的保额,感觉不顶事了,一方面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更有钱了。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否认当初保障计划的合理性,而是要思考当前的保障是否足够充分。

保险行业一直有个「双十原则」,即家庭保障支出要占到总收入的10%,保额要能覆盖未来10年的收入。

当然,这只是个理想状态,大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

但这个原则传达的思路更重要,保险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要随着通货膨胀、家庭财富的变化不断调整。

刚入社会,30万的重疾保额,可能就让我们倍感压力;但工作多年以后,不断升职加薪,保费支出在家庭财务支付的比例会越来越少,30万的保额可能也起不到什么保障作用。

这时候,适时地增加点保额,才是更加合理的选择。

毕竟家门口的茶叶蛋都涨价了,我们的身价难道不跟着涨点吗?

不必每一分钱都要抗通胀

通胀对家庭财富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能关注通胀这个话题,说明大家对于理财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显然,通胀绝不是靠一类产品就能解决的,它需要的是一套完整的资产组合。

我们没必要让每一分钱都抗通胀,只要家庭整体财富能够跑赢通胀就够了。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模型——标准普尔家庭资产四象限。

虽然被人辟过谣,说这不是标准普尔公司发布的,但不可否认,这个模型代表的资产配置理念,依然很值得借鉴。

家庭的各项收入,剔除日常开支之后,结余的钱可以分成 4 笔,放入四个账户。

  • 日常开销账户,就是日常要花的钱。要能覆盖 3 - 6 个月的生活支出,不管是存银行活期,还是放余额宝,总之流动性要好,要随时能够拿出来用。
  • 杠杆账户,保命的钱。通过一小部分资金购买保险,即使发生大病或者严重意外,也不至于“一夜回到解放前”。
  • 投资账户,生钱的钱。主要是为了博取高收益,比如股票、基金、投资性房产。
  • 长期收益账户,稳健增值账户,比如养老金、教育金,牵涉到整个人的投资规划,收益不见得多高,主要特点是稳,是家庭财富的压舱石。

具体某一部分分配多少比例,大家可以调整,擅长投资的,投资账户多分配点,不想亏损的,不碰股票基金也没问题。

这四个账户中,投资账户是对抗通胀的主力,长期收益账户也能对抗一部分通胀,但作用相对较弱,更多的是保住财富不流失。

日常开销账户、杠杆账户,则很少考虑通胀。

很多时候,大家谈抗通胀、跑赢通胀,本质上还是在谈收益率,它更适合归类于投资,而不是保障。

强求保障、保本的钱去跑赢通胀,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很多传说中能跑赢通胀的产品,比如股票、基金,都是有风险的,如果投资过程中没有赚钱,反而亏了,又谈何跑赢通胀呢?

所以,要想跑赢通胀,只能平衡着来,通过资产组合来实现最终目的,而不是错把保障、保本的钱,拿去抗通胀。

未来一定会有通胀吗?

过去几十年,我们国家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伴随而来的就是比较高的通货膨胀。

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通胀膨胀率也可能大幅放缓。

如果我们也进入发达国家阶段,通胀说不定会更低,比如日本,过去 20 年中,有不少时间都是通缩的。

所谓通缩,就是钱变得越来越值钱了,今年卖 100 块的东西,明年可能卖90块。

我们总是基于历史来做未来的判断,但经济是很难预测的,未来是否真的会有严重的通胀?其实我们是不知道的。

所以,大家没必要那么焦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下的保障问题远比几十年后的通胀问题,更紧迫,也更现实。

最后再说几句:

通胀带来的财富缩水,它不仅是保险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所有资产都要面对的问题。

保险归根结底只是一个风险管理工具,既要要求它便宜,还要要求它能对抗通胀,甚至再来点收益,本身就是不现实的。

而且,保险配置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时间流逝,财富的增长,很可能都会出现保额不够用的时候,时不时回顾一下自己的保单,保额不够了再加点,让保障匹配上自己的身价,这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一场意外,赔付200万,四大险种是如何起作用的?

保障一样,为什么线下保险要1万,线上只要5000?

真怕你以为买过百万医疗就高枕无忧了!

更多保险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专心君哦~

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赵丽颖古早黑历史曝光,惊人往事让人不敢相信,疑似没文化还当三

花哥扒娱乐
2024-04-18 22:17:33
江苏考生用了一下橡皮,监考老师直接叫来武警,一查多人被判刑

江苏考生用了一下橡皮,监考老师直接叫来武警,一查多人被判刑

老黑谈历史
2024-06-14 10:17:25
安与骑兵:从巅峰到落寞只用了3年,如今成了夫妻没了事业

安与骑兵:从巅峰到落寞只用了3年,如今成了夫妻没了事业

综艺拼盘汇
2024-06-15 14:12:01
中产家庭消费降级的也是厉害

中产家庭消费降级的也是厉害

悠闲葡萄
2024-06-13 11:10:15
去医院实习,我在深夜的值班室里发现了娶妻不选护士的真相

去医院实习,我在深夜的值班室里发现了娶妻不选护士的真相

洛苏故事会
2023-05-30 20:20:58
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

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

金台资讯
2024-06-12 18:25:28
网传某高校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办法,基本工资2570元/月,岗位津贴最高4038元

网传某高校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办法,基本工资2570元/月,岗位津贴最高4038元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14 16:25:01
媒体:曾表示不与共产党人共事的阿根廷总统将访华

媒体:曾表示不与共产党人共事的阿根廷总统将访华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4-06-14 15:05:45
马云采访中一度哽咽,几次抬头止住眼泪说:都难,现在大家都难

马云采访中一度哽咽,几次抬头止住眼泪说:都难,现在大家都难

元气科技馆
2024-05-20 17:52:48
今天气温逼近高温线 下周申城或入梅

今天气温逼近高温线 下周申城或入梅

新民晚报
2024-06-15 13:02:40
重庆某银行女员工表白60后副行长,不雅视频曝光,网友:为上位?

重庆某银行女员工表白60后副行长,不雅视频曝光,网友:为上位?

三月柳
2024-06-15 10:32:28
欧洲股市“崩了”!法国股市本周市值蒸发约2100亿美元,法国财长警告!普京重磅发声,泽连斯基拒绝

欧洲股市“崩了”!法国股市本周市值蒸发约2100亿美元,法国财长警告!普京重磅发声,泽连斯基拒绝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15 10:17:11
中国男篮天亮了!CBA第一窝里横未能进国家队,新生力量值得期待

中国男篮天亮了!CBA第一窝里横未能进国家队,新生力量值得期待

弄月公子
2024-06-14 09:55:49
总决赛8强定6席!意大利携手日本提前出线,中国女排暗藏出局危险

总决赛8强定6席!意大利携手日本提前出线,中国女排暗藏出局危险

侃球熊弟
2024-06-14 19:32:57
穷人试错成本有多高?7年前逆袭考上央美保安哥,如今月入千元

穷人试错成本有多高?7年前逆袭考上央美保安哥,如今月入千元

青栀伊人
2024-06-14 21:55:23
动真格了!2024年中央大力整治基层五类问题!

动真格了!2024年中央大力整治基层五类问题!

帝都观日记
2024-06-14 23:31:35
1.49亿,重签快船!管理层成冤大头,伤病或使你注定无法追逐伟大

1.49亿,重签快船!管理层成冤大头,伤病或使你注定无法追逐伟大

呆哥聊球
2024-06-14 21:14:43
“结婚33天俩人都不愿做饭”冲上热搜,全靠下馆子,家里碗筷落灰

“结婚33天俩人都不愿做饭”冲上热搜,全靠下馆子,家里碗筷落灰

番茄说史聊
2024-06-14 18:14:59
“70后”王正英已任省级政府党组成员

“70后”王正英已任省级政府党组成员

鲁中晨报
2024-06-15 14:43:07
太狗血,37岁前国门私生活曝光,曾诚人设崩塌,300万补偿成空谈

太狗血,37岁前国门私生活曝光,曾诚人设崩塌,300万补偿成空谈

九霄云者
2024-06-14 10:26:31
2024-06-15 18:22:44
专心保
专心保
专注保险科普与测评
94文章数 1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新情况!高层对人民币的态度180°转弯

头条要闻

英媒劝美:少把精力放在压制中国科学上 不如自己进步

头条要闻

英媒劝美:少把精力放在压制中国科学上 不如自己进步

体育要闻

残暴的德国战车,和苏格兰的祖传倒霉蛋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科技要闻

TikTok开始找退路了?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母亲的第六感能可怕到什么程度?网友的分享真的是细思极恐了!

旅游要闻

如何文艺消夏?乌镇10大活动开启古镇消夏节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普京提停火和谈条件 美防长迅速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