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生活工作,电动自行车是人们重要的出行工具,随着科技发展,高续航和超便捷的车辆产品层出不穷。常年生活在湖北武汉,发现在洪山区珞瑜路广埠屯附近,不但有数码产品一条街,还隐藏了电动车一条街。这个电动车一条街位于广埠屯地铁e出口旁,汇聚有十几个电动车品牌店,商铺低矮、装修豪华,人气还不低。路过随拍,看到买车、试车和修车的人络绎不绝,相当热闹。
前往这个电动车一条街,非常容易混淆概念,因为同样是在广埠屯,更多本地土著印象里会本能认为它是数码产品一条街,对于电动车和电动车一条街,反应总有不及时。实际上,如果抛开广埠屯,以这个电动车一条街最近的卓刀泉天桥为界,称之为卓刀泉电动车一条街,那记忆起的人肯定会多一点。乘公交车从珞瑜路卓刀泉站点下,或者乘地铁二号线在广埠屯站下,顺着珞瑜路辅路近研究所一侧的人行通道步行,看到路边一排低矮的商铺,那里就是电动车一条街。
从外观来看,这样的电动车一条街实在低调,因为与一般的临街商铺并无两样。相同的单层大平层楼栋,平均分布独立的格子间商铺,临马路而建,甚至连门头招牌的高度都保持一致水平。可能唯一的区别在于,所有商铺的老板很齐心,将新的电动车统一停在门前的人行过道一侧,摆放一致,看着像是共享单车,但实际是各个商铺的“私人货”。一个品牌的门前停几排车,相互凑在一起,看着非常壮观,再有路人和顾客路过,基本不用介绍,从新车外观区分,就可以知晓各个品牌车的差异来了。
顺着研究所大门开始,走进电动车一条街,十几个品牌的电动车商铺一览无余。首先看到的第一家是圣宝龙,店铺门头和logo用的红色主题色,装修有些年头,估计是第一批入驻的老商户。圣宝龙电动车的门面很大,双开大门,落地窗设计,但看到商铺里的车辆似乎不多,且以工具和配件为主。铺子的老板坐在大门外,表情很悠闲,它面前停着一辆电动车,成色老旧,二手车无疑。与老板一样,电动车主也是淡然,坐在一旁与老板闲聊,看样子是老朋友。
与圣宝龙电动车一样,隔壁的是小刀电动车的铺子,它里面的人气也很低调。成品车不多,配件和工具布满房间,装饰和宣传的材料丰富,“没电也能跑”的文案字符,让人觉得熟悉又陌生。从车子款型来说,小刀电动车和圣宝龙很像,老款的多,大小功率的都有,宣传页上标的丰富,实际成品都需要预订,之后再拿车。与之不同的是,在隔壁的爱玛和雅迪电动车铺子,风格完全相反,不但铺子里遍布成品车,大门前的人行通道上也停满了新车。顾客看车选车,看好预订,都能直接拿车走人。
继续顺着电动车一条街往卓刀泉方向走,里面还有十几个品牌车铺,除了有新日、绿源、王派这类的老品牌,其它新锐的车品牌不在少数。近卓刀泉高架桥这边有一家九号电动车,门头装饰与周边车品牌不同,主题色以橙色和白色为主,突出“智能车”的定位。铺子里成品车很少,放了一辆机器人,还有展示的视频区,装修格调充满科技感。看到有工作人员推出成品车,很快围观上来一群人,车子外形确实不一样,流线型的元素随处可见,轮胎和龙头设计出众,特别是车控显示区,完全是一体化的钢化玻璃,确实漂亮。
相比之下,同在一旁的小牛电动车也丝毫不让。铺子装修不大,但很精致,颜色以黑色和红色为主,充满高端和神秘感。小牛电动车的成品,亮点多,造型另类,像它的龙头把手、轮胎、车控显示盘,刹车盘等,用色和外观完全区别于其他车辆,停车杆造型更像是运动赛车的颜值,可能更受年轻人的喜爱。小牛电动车也有成品停在外面,挂着红丝带,一幅大红榜的气质。
从电动车一条街走出来,来到了卓刀泉公交站点,背后的一条街,地势稍高,上面停放的车辆,连成一条线。相比较机动车,小巧的电动自行车,在机动性和舒适度上没法比,但它的行驶更加自由,作为代步工具,短距离上下班、外出买菜,方便实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