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职场上没有35岁焦虑这件事”

0
分享至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崔璀的第25个小时

崔璀:
好像是去年开始,「35岁+现象」忽然成了一个热门词,一些「事实」一直在反向论证这个现象。
比如,在互联网行业35岁以上求职变得困难;公务员报考35岁是一个硬性门槛……在这些种种限制下,35岁+成了职场人的一个卡点。
上周跟脉脉创始人兼CEO林凡直播,这个跟企业和求职人打了8年交道的创业者说,35岁职场人没有危机,也不值得焦虑。
「在新经济时代,35岁才是王者。」
林凡是一个典型的分析力优势者,他回答任何问题,都是先拆分,再逐一解答。囫囵个的问题,在他的拆解下,常常变得透彻。

按8小时工作制算,35岁的体力当然跟得上

我问林凡,35岁+被大多数人看作职场「分水岭」、「荣枯线」,事实上也有很多隐性门槛,怎么他的观点是反的呢?

林凡提到,真正的35岁+现象,是「大部分接近这个年纪的人觉得自己不行了」。

「理由是,年轻人源源不断出现,他们体力好、学习速度快,能力也不差,我似乎要被这个时代淘汰了。

这要从两个维度去看,先看体力这个点。

实际上,这个社会慢慢地会从996拼体力的状态,进入到 合理的工作状态,就是一天工作8小时。

在这个趋势下,别说35岁,就算是50岁,你的体力也一样能跟得上8小时工作制。

我相信当整个社会的工作强度没有这么暴力的时候,大家都能支撑得住。」

关于体力这一点,我最近遇到很多爆发力特别强的朋友,他们身上普遍有一种现象,就是过度投入和消耗,结果到了35岁+的时候,拼不动了。

一方面是来自其他人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身体承受不了,没有办法延长工作状态。

而我自己这几年有个非常强烈的感受是:状态是很玄学又很重要的事。

你的状态能支撑你的心力,比如能不能保持职业上的好奇、持续学习等。

状态好的时候,就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也不会担心自己会被淘汰;状态不好的时候,就只想下班回家睡觉,是需要随时去调整的。

林凡毕业自清华大学,他说清华有个传统的体育精神,就是「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我一进清华就跑3000米,天天跑。这其实是非常强的训练,延续到毕业之后,所以我到今天为止都一直保持健身。

一个人身体好的时候,精神状态就会好,这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35岁+的职业焦虑,有新的解法
  • 终身学习是职场的标配,跟年龄无关

除了体力上不存在拼不过的情形外,林凡也从吸收新知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我也很认同他提到的终身学习理念,这也是长期主义的一种体现:

「从学习角度来说,我认为今天已经不分35岁还是30岁了,只要你进入到职场,就会进入终身学习的状态。

别以为35岁以后学习很辛苦,25岁的小朋友学起来也不容易,大家都是在辛苦地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像是加密货币、AI等等。都不懂,都得学。

所以终身学习这件事情是职场的标配,跟年龄无关。

还有人担心35岁以后薪资要求变高了,公司不愿意投资在你身上,这也没有道理。

因为经验和能力,包括这么多年职场综合实力的累积,永远都是很值钱的。

从这些原理的角度来看,35岁+是没有值得焦虑的地方的。

但我们确实不能一下子就逃脱内卷的现状。

脉脉上有很多用户会问,自己公司什么时候能够不再996?

大家开始质疑这样的制度,因为这种规定本身就是不合适的。

当有越来越多的员工提出质疑甚至抗议的时候,有些公司的管理层就真的会在脉脉上做出回应,表示公司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这种情况。

大家现在都知道,996确实不是一个职场最好的状态。所以当别人开始不再996、不再那么卷的时候,你也会稍微放慢速度。

现在都在提倡终身学习,在当下的每个时间段,都需要足够多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果每天仍然是卷着做事,做那些低头耕地的事情,就有很大的问题。

  • 瓶颈,可以通过行业交流来解决

另外一些人的35岁焦虑,是因为遇到了工作瓶颈。

怎么解决?林凡非常详细地给出了三种答案。

「工作10年以上的职场人大概会有三种状态。

第一类人是,虽然工作了10年,但我还是不喜欢现在做的事情,只是我有些经验而已。

第二类人比较典型,就是他其实也喜欢现在的工作,但碰到了一些瓶颈。

第三类人可能不会问这个问题,他在工作中一直在快速成长,努力干好眼前的活就好了。

对第一类人来说,他需要研究清楚,自己有没有真正想做的那件事情。

如果不知道,可以去找各种机会接触可能想要去做的事。

这些事有可能是兼职,也有可能是在维持现状的情况下,争取一些有关联的事情。

我自己是技术出身的,在工作两三年后,对做产品产生了兴趣。但我当时是个研发总监,带了一两百号人,突然去做产品也很奇怪。

所以我就去跟产品经理们讨论问题,说出我的想法和贡献,同时我也会向产品经理提问,为什么这个是这么判断的、是这么决定的。

慢慢地,产品经理们也会发现,我这个做技术的人的输出还挺有道理,建议被采纳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我也就在做产品这件事上产生了自信。

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市场部门、研究商业该怎么做。

这些事都不是我的领导任命我、要求我去做的,而是我主动参与到讨论交流学习的这个过程中。

所以我给第一类人的建议,就是去接触更多你可能有兴趣去尝试的工种,如果有正反馈,你就可以换工作,如果没有正反馈,你可以再考虑。

对第二类人来说,我的建议是多去做行业交流。

瓶颈是什么,瓶颈就是通过你自己的认知,怎么思考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很多瓶颈就一定需要通过行业交流来解决。

而我们进入职场,通常就是自己埋头苦干或者就是去问老板,很缺少这样的方法,也就导致了很多焦虑的产生。

我做脉脉的时候也会遇到公司成长的瓶颈。怎么办呢?

我去跟其他的CEO交流,这个过程中发现,别人也经历了这样的困难和问题,我就会心疼自己,『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如果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这个问题是行业难题,那就也不需要担心了,慢慢想办法,总有一天能找到解决方案。

我曾经遇到一个技术人员,他在脉脉上花了很多钱充值买会员。

我问他有用吗?他说非常有帮助。

因为在同一个公司时间久了,接触的技术体系和风格都是一样的,但在脉脉这个平台上,有很多不同公司的不同风格,通过跟其他公司的技术总监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他能融会贯通地去理解技术上的很多问题。」

我突然想到,我们公司每一次有重大突破,都是我们出去聊了一圈回来后发生的。

对职场人来说,当隐隐觉得工作中哪里有不对劲了,往往就是能想的都想到了,以自己的智力、能力和视野,这件事就到这儿了。

但只要跟其他人去聊,走出去交流,就还是会有解题思路的。

  • 超过30岁换行业,选择也可以很多

有用户在我们直播的时候问,31岁了还想换行业,有机会吗?

我和林凡的观点一样:职业选择的空间还很大。

林凡用脉脉上真实发生的案例,回答了这位用户的问题。

「双减政策落实以后,脉脉上有大量的教育行业的员工面临转型的问题。所以我们做了很多活动,帮助大家去牵线、换行。

当时有个在教育行业做招生策略的职员,他的工作是分析各个地方的招生效果。

双减以后他就懵了,教育行业才有招生的事情啊,还有其他什么行业有这个岗位吗?

对他来说,转行无疑是个巨大的困难和打击。于是他到脉脉上和很多人探讨。

大家就问他,那做招生策略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他梳理后发现,原来的工作需要他去判断哪些生源好、转化率高,这些都是数据分析的能力。

有了这个结论,他就有了方向,电商行业里有大量的数据分析的需求岗位。

最后,这个人成功拿到了offer,入职了京东零售的数据分析师岗位。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受制于自己的工种能做什么事,而是去拆分出自己原来岗位上的通用、综合的能力,这样带着这种能力,就可以进入到很多行业。

这也是我做个人成长教育以来,很大的感触。

很多人会忘记,不是行业和岗位限制了你,而是你要往更深一步去想,我这个人的优势是什么。

比如这位从教育行业转型数据分析的人,他的数据分析能力如果再往下深挖,是什么?可能是分析力特别强,擅长逻辑归纳,在复杂的线索中提炼出一些结论来。

这些都是比数据分析颗粒度更细的优势,而且是别人拿也拿不走的、长在自己身上的东西。

这些能力会把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放得更大。

35岁焦虑加重,因为你忍不了做不喜欢的事了

现实里,很多人35岁以后焦虑加重,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林凡依旧笑眯眯,却一句话就戳破了真相:「大部分人并不太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情。」

因为年轻时候没有人帮助自己做过工作选择的指导,所以即使不喜欢的工作,也忍了10年,但人到35岁,快40岁,会开始问自己,还要再忍下去吗?

所以焦虑就会在这个阶段集中爆发。

说实话,这个洞察非常扎心。之前采访脱口秀演员六兽,他有一句话也很扎心,「每个人35岁都会死一次,有的人会找到答案,重塑自己;有的人不会,将错就错了。」

快到40岁,心态是会有变化的。35岁之前,觉得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尝试,可以犯错,甚至有足够的心力「忍受」,35岁一过,心态上就往40岁奔了,有些问题无法再回避。

我们总说持久性,毅力,长期主义,说到底就是要坚持。其实坚持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儿,要忍受很多困难和枯燥,如果没有喜欢,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举个例子,直播这件事,我其实觉得特别辛苦。我没有交往力,最不爱干的事儿,大概就是说话了。

不怕大家笑话,早上醒来,想到晚上有直播——有时候是持续不断地讲两三个小时,体力殆尽,有时候是跟一个我刚刚认识的嘉宾,在众目睽睽之下聊两个小时——我要咬牙才能起床。

同事已经都摸着规律了,哪天看我在公司哼着歌,他们肯定知道,崔璀当天没有直播。

但是我已经坚持直播了两年了。

为什么能坚持,因为我喜欢「个人成长」这件事,直播是目前看上去效率最高的一个动作,那就做了。

小时候老是听家长说,「要有毅力啊,不喜欢就不做了吗?」长大了才知道,不喜欢,真做不了。

所以我们做个人成长,做职业定位,做职场教育,会扎到「优势」里去做,就是要把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给挖掘出来,我们管这个叫做内动力;这时候再研究赛道,研究行业,这叫外动力。

内外结合,对一个人来说才刚刚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蔡斌回应朱婷伤病,袁心玥作检讨,王媛媛情商高,张常宁一战拾名

蔡斌回应朱婷伤病,袁心玥作检讨,王媛媛情商高,张常宁一战拾名

跑者排球视角
2024-06-16 07:26:01
4年2.21亿,再见快船!荣誉不要了,只要钱,哈登成了最大输家

4年2.21亿,再见快船!荣誉不要了,只要钱,哈登成了最大输家

祝晓塬
2024-06-16 03:56:47
科普:怎么rua女友的胸,才能让她更愉悦?

科普:怎么rua女友的胸,才能让她更愉悦?

喜马拉雅主播暮霭
2024-06-13 10:03:38
“商砼”的“砼”字不读quán,也不读shuān,那它的正确读音是?

“商砼”的“砼”字不读quán,也不读shuān,那它的正确读音是?

迷局科普
2024-06-14 11:29:09
万亿利润!马斯克给擎天柱画出“大饼” 但国内人形机器人进厂仍是冰与火之歌

万亿利润!马斯克给擎天柱画出“大饼” 但国内人形机器人进厂仍是冰与火之歌

财联社
2024-06-15 11:02:09
郑恺一家三口韩国度假归来,辣妈苗苗秀小蛮腰,3岁女儿长相秀气

郑恺一家三口韩国度假归来,辣妈苗苗秀小蛮腰,3岁女儿长相秀气

娱絮
2024-06-13 16:35:19
6月15日,以军基地被炸,土耳其不宣而战,菲律宾船员弃船逃生

6月15日,以军基地被炸,土耳其不宣而战,菲律宾船员弃船逃生

笔墨V
2024-06-15 22:49:39
又上当了!老美急哭:我只是想吓吓你们而已,不要当真啊

又上当了!老美急哭:我只是想吓吓你们而已,不要当真啊

芯怡飞
2024-06-10 10:49:06
上海市奉贤区一公职人员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上海市奉贤区一公职人员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鲁中晨报
2024-06-15 17:03:02
美媒晒勇士休赛季交易克莱汤普森组建超级球队方案,1裁2换6签

美媒晒勇士休赛季交易克莱汤普森组建超级球队方案,1裁2换6签

阿雄侃篮球
2024-06-15 22:14:29
合同已到期!Scotto:森林狼担心今年夏天李凯尔被其他球队挖走

合同已到期!Scotto:森林狼担心今年夏天李凯尔被其他球队挖走

直播吧
2024-06-16 10:29:13
倒查30年税务?有企业被要求补齐消费税3亿,网友热议不断!

倒查30年税务?有企业被要求补齐消费税3亿,网友热议不断!

眼光很亮
2024-06-16 08:01:14
荒唐却是事实丨吕迪格成苏格兰欧洲杯历史最佳射手

荒唐却是事实丨吕迪格成苏格兰欧洲杯历史最佳射手

直播吧
2024-06-15 13:20:08
独行侠飞赴波士顿!东契奇打电话欧文大笑 ESPN看好绿军G5夺冠

独行侠飞赴波士顿!东契奇打电话欧文大笑 ESPN看好绿军G5夺冠

罗说NBA
2024-06-16 08:08:59
诗丽吉王后:出轨保镖,背叛深爱她的国王,被丈夫送去“刮宫”

诗丽吉王后:出轨保镖,背叛深爱她的国王,被丈夫送去“刮宫”

让时间说真话
2023-12-03 23:22:03
罗援:悼亲爱的父亲逝世十周年

罗援:悼亲爱的父亲逝世十周年

华山穹剑
2024-06-15 20:15:57
美国一声令下,23国枪口对向中国,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双反调查

美国一声令下,23国枪口对向中国,不到24小时,中方宣布双反调查

影孖看世界
2024-06-15 05:25:34
已婚女人去这里,就是想让你“搞”,男人别错过了

已婚女人去这里,就是想让你“搞”,男人别错过了

故衣谈历史
2024-06-14 16:05:47
越南新主席苏林,和中方大使见完面,转头要和美国强化关系

越南新主席苏林,和中方大使见完面,转头要和美国强化关系

剑哥的思政课
2024-06-15 11:22:45
我的高中同学已有四人离世,每个人离开的方式都令人唏嘘!

我的高中同学已有四人离世,每个人离开的方式都令人唏嘘!

糖逗在娱乐
2024-06-16 07:10:12
2024-06-16 10:48:49
脉脉
脉脉
职场热点解读,尽在脉脉。
1020文章数 102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头条要闻

40余套房屋涉嫌"一房多卖" 有购房者内心积郁因病去世

体育要闻

没人永远年轻 但青春如此无敌还是离谱了些

娱乐要闻

江宏杰秀儿女刺青,不怕刺激福原爱?

财经要闻

打断妻子多根肋骨 上市公司创始人被公诉

科技要闻

iPhone 16会杀死大模型APP吗?

汽车要闻

东风奕派eπ008售21.66万元 冰箱彩电都配齐

态度原创

手机
家居
游戏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这次稳妥了,小米15系列手机发布时间、配置信息都有了准信

家居要闻

空谷来音 朴素留白的侘寂之美

《地狱潜者2》确认不会有故事模式:难度如同打造新作

本地新闻

粽情一夏|海河龙舟赛,竟然成了外国人的大party!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