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道光皇帝得知英国女王23岁,动了歪心思:收她做后妃,英国成番国

0
分享至

道光皇帝

“内以遣太平天国之大乱,外以开鸦片未有之奇辱。”

道光皇帝的一生,领导过的两次大型运动,应当属“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遗憾的是,均以失败告终。

失败后最直观惨烈的“下场”,就是中国开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里无休止地“沉沦”。

面对种种“败局”,作为整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道光皇帝需要背负的历史责任不可推卸。

可历史是复杂的,彼时中国面对的是一场历史的巨变。即便身为“九五之尊”,也只能在奋斗与挣扎的“汪洋”中度过。

他有幸站在了历史大潮的浪尖,却终究没有能力做那个力挽狂澜的“弄潮儿”。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日,紫禁城撷芳殿传来一阵婴儿啼哭声,爱新觉罗·旻宁降生了。

旻宁幼年的时候,便清楚自己将来多半是要做皇帝的。

那时候,父亲嘉庆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整个大清江山的主人还是他的皇祖父乾隆。而皇祖父非常十分喜欢并看重他。

1783年,乾隆皇帝照例外出行围狩猎。

道光皇帝

年仅十岁的旻宁一同伴驾,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狩猎活动,心情颇为忐忑激动。

看着在狩场上英姿勃发的一众皇子宗臣们,旻宁作为满族人的那份“马上热血”瞬时被激发。

他策马、挽弓,拉箭……动作一气呵成。只听咻——的一声,一只壮硕的鹿应声倒地。

旻宁为自己收获猎物而欣喜不已,却没想到,皇祖父比他还要高兴。

“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老我骢策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家法永遵绵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

乾隆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长篇“狩猎有感”。不论这诗作的水平如何,他老人家的开心和对孙子的喜爱确是实打实的。

道光皇帝

故而,很多人都将接下来两任储君的人选“押宝”在了嘉庆和道光父子身上。

而后来,嘉庆果然成功继位。

身为嘉庆嫡长子的旻宁,虽然没有明旨被册立为太子。但朝野上下,大多都心照不宣地将他视作了“准太子”。

嘉庆十八年的时候,紫禁城突然爆发了一场起义活动。

旻宁彼时正在陪嘉庆一同巡狩木兰,可谁知天空不作美,天子仪仗刚到木兰不久,天气便由晴转阴。

后来干脆下起了雨,数日来阴雨绵绵。别说是狩猎了,就连日常出行都成了问题。

嘉庆皇帝感到扫兴,可难得出来一次,又不愿意这般空手而归。思来想去,便将旻宁叫到跟前。

素来天气突变,木兰之行恐有推延。恐京中长久生事,你当先行,代理京中事宜。”

这不是旻宁第一次替嘉庆暂代朝事了,他二话不说,便奉命先期回到京师。

道光皇帝

不知为何,此次回京,旻宁心中总有些烦躁不安。只觉得紫禁城平静的外表之下,似乎潜伏着一片惊涛骇浪。

素日来的阴雨天气,更是让他有种“风雨欲来”的错觉。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他的错觉。

午后,旻宁像往日一样在上书房读书。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躁动,他有些不悦,心底那份焦躁不安也在逐渐放大。

“外面发生了何事?”

“不好了,外面有反徒集结,攻入紫禁城了。眼下,大概有两百多名天理教徒正要朝养心殿冲去!午门守卫将领策凌大人慌不择路,已经跑了!”

旻宁大惊,紫禁城乃天子宫城,怎么会被人说攻下就攻下?更重要的是,守将临阵脱逃,那岂不是整个宫城都乱成一锅粥了?

旻宁清楚此刻比起查清事情的原委,最重要的是要平复这场暴乱。他不敢多加耽搁,很快便整理好了思绪。

“即刻下令,急命进撒袋、鸟铳、腰刀,饬太监登垣以望。”

道光皇帝

在旻宁的指令下,侍卫,太监们纷纷携带武器,把守在何处关卡。只等叛党冲上来,便将他们一一射杀。

没多时,便听到一阵乌央的叫喊声。伴着声音而来的,是一群手持白旗的天理教民。也就是此次的叛党。

旻宁躲在城墙之后,手持猎枪,趁着叛党攀爬宫殿城墙的时候,连开数枪。

“发鸟铳殪(打死)之,再发再殪。”

旻宁虽是养尊处优的皇子,可面对暴起的叛军。临危不惧,英勇作战,先后击杀数人。

等叛乱稍加平复之后,旻宁便立刻“飞章上闻”,将京中发生的事情奏报给了嘉庆。

道光皇帝

接着又下令肃清其余乱党,“严命禁城四门”,不放过一个活口。宫城极少有过这种肃杀的血腥场景,旻宁担心储秀宫中的皇后担心惊惧,特意前去探望安抚。

一切安排好后,他便亲自率领侍卫到西长街一带访查。确保宫城再无半分危险隐患。

这场来势汹汹的暴乱,被旻宁以“雷霆之势”镇压。紫禁城很快便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庄严。

等到嘉庆皇帝从外地匆匆赶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处理妥当了。经此一事,嘉庆看到了旻宁身上果敢的一面,深觉他将来是一个可造之材。

很快,旻宁便收到了恩封他为“智亲王”的诏书,另外增加岁俸一万二千两。就连他在平定暴乱时使用的那支猎枪也被赐名为“威烈”。

道光皇帝

皇恩浩荡之下,是越发坚定的天子之心:爱新觉罗·旻宁将会是大清王朝的下一任帝王。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皇帝突然暴毙。

8月22日,嘉庆帝的灵柩从避暑山庄运回到北京。旻宁一路跟随灵柩而行,并已开始处理朝中大小政务。

到了8月27日,旻宁正式即位于太和殿,颁诏天下,成为了大清入关以来的第六代皇帝——道光。

从此,旻宁便开始了他颇具争议的30年执政生涯。

虽然史书上对道光帝的评价总是偏向过大于功,但他本人还是非常倾向于做一位好皇帝的。

换言之,道光皇帝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他也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振大清国威。

道光刚一上位,便下令重组军机处,裁减官员。将那些精力不济,只图安心“养老”的老臣“踢”出军机处,另外选拔了一批年轻的重臣上位。

道光皇帝剧照

他的初心是好的,只可惜那些被他委以重任的臣子有精力,却没能力。救国治世的能力平平不说,还极度信奉“多磕头,少说话”为官哲学。

一群人不是想着如何匡扶社稷,辅佐君王,而是天天溜须拍,媚上欺下。

为此很多时候,道光的一些“宏伟政策”都施展不开。

一来是他本人信念不够坚定,另一方面,和朝中风气不正,缺少忠臣直臣有必要关联。

因为乾隆皇帝喜好挥霍,致使国库空虚。到了孙子道光这一代,国库更是吃紧得厉害。

是以后人提起道光,常常冠上“抠门”、“吝啬”的字眼。他甚至还被称作清朝最“抠门”的皇帝。

道光皇帝剧照

道光身为帝王,自然也想享受富贵荣华。可奈何国库不允许,他本人又算得上“温良”,不愿意铺张浪费,搜刮民财。是以,只能越发的节俭。

“自御极至今,凡批览章奏,引对臣工,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不敢自暇自逸。”

道光的节俭不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他是真的将节俭贯彻到衣食住行全方面。甚至穿的裤子上,都缝有补丁。

大臣们看到皇上如此节俭,也开始纷纷效仿。以至于带起了朝服带补丁的风气。

看到官员如此,道光心中颇为感慨。

只觉得自己的行为成功影响到了大臣们,长此以往,定能肃清朝堂骄奢淫逸,奢靡浪费的风气。

他却忘了,一味地注重节流,而不懂得来源。即便他本人再节俭,国库也不会丰盈起来。

一位皇帝愿意节俭,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作为一位君主,更重要的是要看他能否在历史潮流中,将国家带领在最前方。看他在国家与民族利益上,能否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

道光皇帝剧照

否则,他便只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不称职的君王。道光皇帝,便败在了这上面。

鸦片流入,由来已久。早在雍正皇帝时期,便已经开始禁烟。乾隆、嘉庆年间,也屡令禁烟。只可惜收效一直甚微,且愈演愈烈。

到了道光年间,鸦片走私极度嚣张。其中一年突破30000箱,流失白银高达3000万两。

这不仅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还极大的摧残了国内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精神面貌。

是以,禁烟势在必行。

彼时朝臣对禁烟政策有两派意见:以许乃济为首的弛禁派,以林则徐为首的严禁派。

道光皇帝剧照

朝廷大臣发生两派观点并不奇怪,关键是道光皇帝如何决策。

道光自然是想要做一位好皇帝的,他清楚鸦片的危害,也明白禁烟的意义。

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他是的确想要严禁鸦片的。只是后来随着事情的发酵,战事的颓势,他逐步动摇了。

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广州禁烟,而后,有了“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历史事件。

英国不满清政府的禁烟行为,为了谋求更多的资本利益。以此次禁烟为借口,直接“炸开”了中国国门。

1840年,47艘英国战舰,4000人陆军。在英国海军少将乔治·懿律的带领下,杀向了亚洲最古老的帝国—中国。

彼时的道光全然没有将来势汹汹的英国军舰放在眼里,丝毫不知“暴风雨”即将来临。更不知这场暴雨,“侵虐”了中国近百年。

“轰!轰!轰!”

林则徐

远坐在紫禁城龙椅上的道光都能隐隐听到那震天动地的火炮声,他忍不住低下头颅眺望远方。

第一次,他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强大力量,神秘而未知。令他生出可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因为未知,一切都显得格外茫然无措。

然而久坐巅峰的道光,并没有太过在意。或者说是因为自信而不屑在意。

在他眼中,对面金发碧眼的英国人不过是一群空有蛮力的蛮夷罢了。根本不足为惧。

然而在现实面前,道光皇帝和整个清政府的自信都显得那样无知而可笑!

英国战舰一路打到天津海口,清政府节节败退,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以道光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被现实打了一个结实的“耳光”!

应战之初,他们是自大膨胀。战败之后,他们是委曲求全。

林则徐

英国表示之所以会出战,是因为清政府的官员欺压了英国的商人和官员。英国政府迫于无奈,才出兵讨说法。

这不过是英国发动野蛮侵略的借口罢了,偏偏对于英国人的说法,道光皇帝信了。

他很是“大度”的回复英国使者。

“对帝国居民和海外番国之民,一直是一视同仁,外番之民,若有冤屈,一定会严惩不殆,目前已经派遣官员调查此事,为英国主持公道”。

于是,先前极力主张禁烟的林则徐被第一时间问罪革职了。

道光皇帝近似天真的以为,替英方处罚了当事人,便能终结这场“贪婪”的侵略战争。

因为在他看来,对待低级属国,稍加抚慰和补偿,便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对方不敢,也没能力和中国叫板。

时至今日,道光皇帝还没有意识到英国并非寻常周边属国,中国也无力抗争刚取得工业发展成果的英国。

身为一国之君,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却连对方的真实实力都不清楚,道光作为领导人,也是相当失败的。

林则徐

道光火速撤了林则徐的职务之后,另外派了钦差大臣琦善与英国谈判讲和。

他的本意是不愿战事扩大,息事宁人。

只是没想到的是,琦善在谈判过程中,擅自将香港割让给了英国。

彼时香港在清政府眼中,只是一个小海岛。舍弃它一个,换取整个大清的安宁,是相当划算的。

道光很是震怒,作为“天朝上国”的帝王,割地赔偿无异于奇耻大辱。他虽想求和,却也不愿意一再退让。

于是,双方再次开战。

遗憾的是,清政府再次以失败告终。这一次战败,清政府最终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林则徐

至此,道光皇帝终于为他的无知和自大付出了代价。

即便如此,道光在面对英国的俘虏时,依旧只是问了英国有多大、骑马多久能到达……的浅薄问题。

对于敌国的军事实力,工业发展,经济地位……通通缄口不提。

甚至在听闻对方国家的女王年仅二十三岁的时候。还同身边的大臣说出“收她做后妃,英国就是番国了”的荒唐言论。

何其可笑!

“君子消沉,小人猖獗!”

道光皇帝继位之后,清政府便是在走下坡路了。荒淫而腐贤的朝廷、丧无秩序而贪污的政府,被叛乱弄成百孔千疮的帝国……

道光皇帝

他虽有“恭俭之德,宽仁之量”,却不能采纳忠言,更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定。

换言之,以他的智力和魄力,根本无法振衰起弊,开创国家新局面。所以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国步之濒,肇端于此”。

而道光皇帝作为中国两千年帝制史上,第一个同西方殖民者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皇帝。旻宁想做一位好皇帝,可最后,他的名字也只能永远地写在中华文明史的耻辱柱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清诺晗
清诺晗
历史和哲学负有多种永恒责任
1186文章数 41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