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的末日题材的影片《未来水世界中》中,公元2500年,地球上的大陆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海水,植物和土壤成为了最稀缺的资源。
那么抛开电影情节,如果地球上的所有树木都消失了,人类还能够生存吗?
众所周知,森林是地球之肺和生命线,是大气层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假如树木消失了,那么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无法自由呼吸。
森林为地球提供了碳存储、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水循环、光合作用制氧等诸多贡献,为许多野生动植物及人类提供食物,而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统统离不开森林中的树木。
但很多人想法简单,将树木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似乎使用完树木之后,它们便可以迅速生长,再度被人类利用。
7年前,《自然》期刊上刊登了一篇论文,人类在1万多年前就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从那时起到现在,地球上二分之一的森林被人类砍伐。目前,地球现存31000亿棵树,这些树正以每年160亿棵的速度快速消失。
不无夸张地说,如果森林突然消失,地球上的大部分陆地生物也会随之消失,因为大多数野生动物都依附于森林生存,当它们丧失了栖息地后,等待这些动物的只有死路一条。
在森林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也将随着森林的消失而灭绝,森林消失,那么必定会影响物种多样性。
另外,地球的气候将迎来巨大的变化,森林是“地球之肺”,扮演着“生物泵”的角色,对大自然水循环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树木将地下水转化为蒸腾的水蒸气,在大气中形成了积雨云,影响各地降水。
而沿海沿河区域的森林还可以起到缓冲台风冲击的作用,危急时刻可抵御大洪水的侵袭,保护内陆城市。
木质素诞生以后,维管植物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树木可以储存碳。树木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防止气候变暖,但随着地球上树木的消失,森林之下的生态系统将成为排放二氧化碳的罪魁祸首。
至少有4600亿吨碳将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之中,而低矮的小草等植物虽然也可以吸入碳,但也是杯水车薪,全球气候变暖势不可当。
森林消失后,地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会上升10℃至20℃,森林之外的卵生动物将无法被孵化,同时还将向海洋排放过多的碳,导致海水迅速酸化,海洋中的生物也随之消失殆尽。
人类的种植业也会受到冲击,虽然耕地面积更大了,但像咖啡一样需要遮阴种植的农作物将无法继续种植。
随着气温、降水范围的改变,会使大部分农作物歉收甚至是绝收,土地逐渐失去肥力逐渐盐碱化,粮食危机日益严峻。
树木消失很可能导致爆发瘟疫,这些疾病来源于我们未曾接触过的远古病毒,很可能使人类及动物共患疾病。
这是因为全球变暖后,导致西伯利亚地区的永冻土层逐渐溶解,而千百万年以来,埋藏在地下的远古病毒可能重见天日,人类及动物从未接触过这些病毒,体内并没有其病毒抗体,很可能会爆发瘟疫。
另外,树木也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当病人处在术后恢复期时,如果能看到绿色的森林景观,而不是现代建筑,那么这些病人的恢复周期将大大缩短。
而最近几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草地和森林里玩耍,可缓解多动症儿童的症状,此外,还有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成,而犯罪率就会下降1成,二者成反比关系。
所以,看似与我们毫无关系的树木,其实与人类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树木突然消失,整个世界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