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1 小编看法院】古冶张媛:法徽闪耀下的奉献

0
分享至

在唐山法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闪光的镜头,定格了法院的风采瞬间;用正义的笔触,讲述了司法的动人故事;用传播的力量,让人民群众亲近司法。他们努力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扎一线,创作了很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让更多人看见法院人,见证公平正义。

唐山中院微信公众号推出《小编看法院》栏目,透过基层人民法院新媒体小编的视角带您回顾2021年唐山法院走过的坚实足迹,带您走近更加真实的唐山法院人。

小编看法院 第四期

张媛 古冶法院新媒体小编

法徽闪耀下的奉献——记我眼中的法院

自从19年进入法院工作以来,一直在新闻宣传的岗位上忙忙碌碌。

每当我不知道该写什么素材时,便“厚着脸皮”向几位庭长询问有没有什么值得宣传普法的案例,并一遍遍给大家提醒:下次再有比较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记着拍照片,不要光埋头办案,你们没时间我来给你们写。

有时,忽闻某个庭现场化解了矛盾,或者调解了纠纷让双方当事人都非常满意,或是依法判决维护了公平正义,我便急忙询问这么好的素材怎么没有及时告诉我,得到的多数回答都轻描淡写:“这都是应该的,工作的常态,没有什么可夸奖的。”

原告年过九旬因摔伤卧床不起,几个儿女因照顾老人的问题产生分歧,纠纷亟待解决,古冶法院法官为便利原告诉讼,手抬国徽来到原告老人家中进行庭审

慢慢地,接触多了,经常看到大家忙碌的背影、深夜加班的灯光、摞的高高的案卷,我才惊讶到,原来,“法院人”一天要忙这么多事。后来,在我笔下的一个一个案例中,我看到,十几年没追回来的钱经过法官调解一个月便讨回来后,当事人拉着法官的手感激地不放;我看到,面对发生口角一时冲动想要离婚的老夫妻,基层法庭的法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劝解,帮助他们解开心扉,最终使得老两口同归于好,而这样涉及家长里短的案件可能有上百件;我看到,当事人前来送锦旗表达谢意,而法官正在开庭没有时间见面,当事人执意要将锦旗送到法庭并留下自己一个人与锦旗的合影……等等等等,让我对这个群体有了更深的思考。以前我认为,法院是庄严的,法庭是严肃的,法官是严厉的,而现在我会想,天平衡量之处、法徽闪耀之下,也象征着无数“法院人”实实在在的奉献。

古冶法检“两长”送法进企业

当事人向法官送锦旗和感谢信

回望过去的一年,工作量的陡然增大,让我也曾一度崩溃。每当此时,我都会想,还有很多人比我更忙碌,他们忙着维护公平正义,忙着化解矛盾纠纷,忙着维持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我也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一年,是快速成长的一年,也是突破自我极限的一年,然而,我仍充满着动力。未来的一年,将会继续笔耕不辍、笃行不怠,为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略尽绵薄之力。

代表作品

人民日报

唐山古冶区法院:便民服务显司法温情

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一户人家中,发生了感人的一幕:年过九旬、因生病行动不便的老人齐某某躺卧在床上,床边坐着身着法袍、手握法槌的古冶区人民法院法官李冰,老人的3个女儿作为被告依次在房间端坐,书记员在旁记录。

随着李冰的一声“现在开庭”,一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庭审在当事人家中开始。庭审期间,阳光照进屋中,放在窗台上庄重的国徽闪耀着光芒,也让百姓在家中感受到了法院便民服务的司法温情。

一场不一样的庭审

这是一起涉及赡养的家庭纠纷。原告齐某某今年92岁高龄,共有2子4女,长子已经去世。自1996年老伴去世后,齐某某便一直跟随次子生活,由次子及儿媳照顾其生活起居。

2019年10月,齐某某因摔伤导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这进一步加大了次子的护理难度。

2020年9月,次儿媳不慎摔伤,由于要照顾两个病人,次子深感有心无力,于是提出自己与4个姐姐一同照顾老人的要求。

后来,经子女们协商一致,为了共同照顾老人,由次子代为租赁了一处位于一层的两居室房屋,5名子女约定每人轮流看护父亲3天。但两个多月后,子女们在购买日用品等细节问题上意见不一致,经常发生口角,甚至动了手。

虽然经民警调解暂时平息矛盾,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赡养问题,这使得老人整日愁眉紧锁。此后,除大女儿外其余3个女儿因种种理由未再轮流照看老人。2021年10月,齐某某委托次子、次儿媳作为诉讼代理人,将3个女儿诉至古冶区法院,要求三被告履行赡养义务。

古冶区法院林西人民法庭庭长李冰受理此案后高度重视,她深知,虽然家事纠纷案件一般事实清晰明了,但若只是简单判决,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只有理清细节才能更好地化解纠纷,让家庭和睦、子女理解、老人舒心。

本着家和万事兴的原则,法庭多次组织几个儿女进行调解,但碍于其兄弟姐妹间积怨较深,几人始终未能就如何照顾老人达成一致。李冰考虑到原告齐某某年事已高且卧病在床无法出庭,为了方便老人行使诉讼权利,决定去老人家中开庭审理此案,将庭审搬进当事人家中,让群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司法服务,在庭审过程中发挥法治的教化作用。

开庭前,李冰团队考虑到当事人之间曾发生因赡养问题吵闹、动手甚至报警的行为,为防止在家中开庭时矛盾再次升级,除法官及书记员外,还有两名法警全程协同,负责维持庭审秩序。

开庭当天,审判团队未直接到老人租住的房屋内,而是先到了老人居住十几年的单元楼,向老人的邻居了解其平时的赡养情况。

到达老人家中,庭审正式开始前,法警依次摆放好国徽、安排好原被告位置,李冰郑重告知各方当事人本次庭审全程录音录像,希望当事人遵守庭审纪律,如违规将依法采取训诫等相应的强制措施,之后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庭审正式开始。

李冰首先认真听取原告齐某某的诉求,由于原告耳背,她便趴在床边耐心与交流沟通,直到原告清楚完整地作出表述。随后,被告3人及老人的次子轮流就自己赡养老人的做法进行自述。

在庭审调查的举证、质证阶段,几个子女在矛盾的起因及赡养方式上争论较为激烈,未遵守法庭秩序,在李冰当庭制止并给予训诫后,法庭秩序恢复。

庭审中,李冰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3名被告进行感情疏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她们一一解开误会、真诚相待,并详细向老人的几个儿女释法明理,用更加生活化的语言将法律法规表达清楚。整个庭审过程庄重严肃,流程规范。

解开心结情结法结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庭审,案件情况基本明晰。李冰向几个子女说:“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子女应怀感恩之心,主动孝顺老人,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安享晚年,而不应让耄耋之年的老父亲因赡养一事告上法庭,希望你们能好好反思一下。”

最后,她强调:“在赡养老人的过程中,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人力、物力、距离均不相同,要尽各自所能赡养老人。大家是兄弟姐妹,是亲人,从小一起长大,互相之间多些体谅,都是当长辈的人了,不要再因为琐事吵架、打架,也要为自己的子女和孙辈做出榜样。”

几个儿女在李冰庄严的话语和苦口婆心的规劝中面露惭色,对法官的问话和劝诫表示心服口服,都表示愿意根据法院的判决结果履行赡养义务。

庭审结束后,齐某某握着李冰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李法官上门来为我主持公道。我老了,以后就希望家里和和睦睦的,几个孩子常来看看我就好。”

几天后,古冶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老人依旧由次子照顾,3个女儿分别给付赡养费并定期看望老人。原被告对判决结果均无异议,并立即执行。

本案的巡回审理,既走进了老人家中,解开了老人的心结;也走进了兄弟姐妹心中,解开了亲人之间的情结;还走进了社区,解开了居民的法结。

小案件彰显司法大担当

基层人民法庭所处理的纠纷多为涉及婚姻家庭、赡养抚养继承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妥善处理这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纠纷对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有非常大的作用。

法官们在田间地头和百姓家中开庭,让审判更加接地气,既方便了群众,也进一步延伸了人民法庭的法治触角,不仅达到以案释法的目的,也能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真正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意义。

此次在当事人家中开庭,是古冶法院一直以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加强便民利民服务、最大程度减轻当事人诉累的一个缩影,李冰也是古冶法院众多依法办案、履职尽责的法官中的一员。

多年来,古冶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目标,致力于用人民满意的公正审判维护司法权威,用高质量的司法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民生稳定、建设法治社会。在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小案件中彰显出司法的大担当,让法徽闪耀在百姓之间,让司法光明照亮社会每一个角落。

人民法院报官方微博

河北法制报

河北高院官方微博

策划、编辑:何佳星

唐山中院微信公众号

唐山中院微博

唱响法院好声音

传递法治正能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唐山中院
唐山中院
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5523文章数 15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